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钟淑婷
通讯员 曹 旗 章婉婷
“胡奶奶,今天血压、心率都正常,恢复得很不错!”昨天早上8点,嘉兴市王店人民医院老年病区内,老年科主任周乔飞如往常一样,开启了忙碌的查房工作。他走到胡奶奶的病床前,细致询问着她的身体状况。胡奶奶此前因反复头晕入院,在医护团队的精心诊疗与悉心照料下,病情逐渐稳定,精神状态也日益见好。
这看似平常的场景,却是王店人民医院老年病区日常工作的生动写照。这里早已打破传统病房的刻板印象,更像是一个充满关爱的“银发港湾”,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对老年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当下,如何让老年人享受高品质的晚年生活,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2017年,王店人民医院探索成立老年科。自此,这里成为老年患者安心的港湾,从老年疾病的精准诊疗、慢性病的科学管理,到日常生活照料、康复保健指导,再到临终关怀服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服务闭环,全面覆盖健康评估、诊疗、康复、照护等各个环节。
“传统医院分科细致,但老年患者大多身患多种疾病,所以,为他们提供‘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至关重要。”周乔飞在老年科成立的第二年加入,几乎全程见证了科室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2018年,医院老年科成功入选嘉兴市重点学科(扶持学科);2023年,再次入选市县共建学科,实现了连续提质增效。
每年,王店人民医院老年病区要接诊约500人次的患者,其中急危重症病人占比近20%,这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成为全能型“选手”,具备扎实的医疗团队基础和全面的技术水平。多年来,老年科医护团队不断学习,凭借专业的医疗技术和贴心周到的服务,为老年人的健康幸福筑牢了坚实防线。
“2020年嘉兴第一医院常驻专家派驻后,更是给我们科室带来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周乔飞对此感触颇深,遇到疑难病例,下沉专家吴美娟主任会和本院医生共同讨论制定方案,在她的指导下,老年科新增DAS28评分与关节超声检查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超短波辅助抗生素控制感染等多项新技术项目,填补了基层诊疗空白,让患者无需转诊就能享受精准治疗,现在大部分常见风湿病患者可留在本院治疗。
康复治疗是王店人民医院老年病区的一大特色,运动疗法、关节松动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仪等人工与现代设备结合的治疗方案,配合科室的另一大特色传统中医疗法,疏泄得宜,相得益彰。许多老人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后,身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和乐趣。
在全面照护过程中,医院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身心需求,为他们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定期的健康知识讲座,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老人们了解更多健康知识;手指操学习活动,既锻炼了老人的身体,又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刚住进来的时候,觉得自己就是个‘病人’,心里很失落,现在却感觉像住在一个有医生的‘大家庭’里,每天都很开心。”陈爷爷的感慨,道出了众多老人的心声。在这里,老人们不仅能获得专业的医疗照顾,还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和关怀。
“在老年病区的日常工作中,我们深知每一位患者家属都面临着巨大的身心挑战。”护士长周琴君说,为此,医护人员不仅专注于医疗服务,还十分注重为病人家属提供情绪支持,耐心讲解疾病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等过程,缓解焦虑情绪。他们将临床需求转化为人文关怀,在为老人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的同时,也注重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护理团队的用心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中。
68岁的卢爷爷因“韦尼克脑病”入院治疗时基本卧床,有步态不稳、语言不利、认知障碍等症状,为了减轻卢爷爷的痛苦,医护人员每天除基本治疗外,还开展了运动疗法、语言训练、认知训练、舒适照护等特色护理。闲暇时,医护人员都会来到病床前陪他聊天,给予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经过一段时间住院积极治疗,卢爷爷不仅在搀扶下能缓步行走,语言不利、反应迟钝也得到改善。出院后,家属写来了感谢信,感谢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
病人家属的感谢信,还有护士站旁荣誉墙上一面面熠熠生辉的锦旗,都是医护团队最珍贵的礼物。“护士半夜帮我父亲翻身,比亲闺女还细心”“康复师教我用筷子,现在我能自己吃饭了”,这些质朴的话语,见证着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服务宗旨。“每一句感谢,都是对我们医护人员工作的高度认可,再辛苦也值了。”周乔飞说。
王店人民医院老年病区以专业精湛的医疗技术为基石,用饱含人文关怀的服务为画笔,精心绘制出一幅“医、康、护”深度融合的全新画卷。“我们希望每一位老人都能在这里感受到生命的尊严与温度,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有品质。”周乔飞的话语,饱含着对老年医疗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也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不仅是一句承诺,更是所有老年科医护人员不懈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