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王继红 通讯员 陈景安
69.96%!六大标志性产业链占全市规上工业近七成。4月21日,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深入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扎实推进“五链”融合赋能,着力稳生产、优服务、扩投资、提信心,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开门红。
区块行业
拉动首季“开门红”
从生产看,增速逐步回升。一季度,全市实现规上工业产值717.4亿元,同比增长6.1%,比1月至2月提升个4.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比1月至2月提升3.9个百分点。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市县一体强工业,部分区块发力贡献、六大重点产业拉动的结晶。与1月至2月比,全市七个工业区块产值增幅呈现“五升一稳一降”,柯城、衢江、龙游实现两位数增长,常山增速相对稳定,江山、智造新城分别提升4.5和4个百分点。
另一大亮点是部分重点产业拉动。今年一季度,我市六大产业链实现产值501.9亿元,增长10.6%。占到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9.96%。从行业增速来看,六大产业链呈现“五增一降”,除新能源产业链(受产品价格低位运行因素影响)产值同比下降外,其他产业链都实现正增长,其中新材料增长16%,生命健康增长15%,集成电路增长34.6%。一方面是,得益于制冷剂、钴金属价格上涨攀高,另一方面是,得益于智造新城东鹏特饮、先导微电子,常山柚香谷、大和(系)等企业产能爬坡和项目投产拉动。其中制冷剂价格从去年同期至今年4月实现大幅上升。
发展看后劲,投资是关键。从投资看,我市增速略有回落。一季度,全市制造业投资81.8亿元,增长8.8%,比1月至2月回落0.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当前在库的部分重点项目基本完成,转入设备调试及试生产阶段,新开工重大项目尚未完成入库,对投资尚未形成较大的拉动作用。
从效益看,利润增速向好。1月至2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3%,排名全省第3;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营收成本下降1.6%,降幅排名全省第1。
多措并举确保
“二季进”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精准化服务稳增长,加强对行业、企业及产品出口的趋势性、前瞻性监测分析,帮助企业精准研判、精准应对。推动出口企业重点产品工贸联动,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支持企业积极参展,优化产品出口布局,实现出口产品能产尽产、能出尽出。清单化对表拼项目,做好项目投产遇到的各类问题解决,帮助项目早投产、早达产,形成更大的产出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