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通讯员 秦雪 马尧
4月21日,世界地球日前夕,在江苏省南京江北新区检察院“向新而行”检察工作站里,“90后”检察官谢阗正在讲解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政策。不久前,他刚刚收到二审法院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刑事裁定,这起由他主办的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虚假证明文件案终于落下帷幕。
由于环境监测涉及废气、噪声等多个领域,受时间久远、证据灭失、取证成本过高等因素影响,认定检测报告“真假”的办案难度极高。面对涉及55家企业、45家环境监管重点单位的85份“检测报告”,青年检察官谢阗从证据固定、法律适用等两方面入手,引导侦查机关逐一查实涉案报告项目、价格及相关负责人具体行为,并从检测报告的整体性、有效性、证明力进行论证,最终审查认定85份检测报告均存在弄虚作假问题,涉案违法所得合计157.9万余元。在综合评估社会危害性的基础上,检察院向一审法院提出了精准量刑建议并判决支持,经二审裁定,目前判决已生效。
像谢阗一样能够办理大案要案、复杂案件的年轻检察官,在南京江北新区检察院不在少数。南京江北新区检察院于2020年8月成立,目前拥有38周岁以下青年占比50%、研究生学历以上人员占比52%。
高学历人才集聚、队伍年轻化特征明显,如何扣好青年干警“第一粒扣子”?该院以青年干警理论学习小组为抓手,建立理论学习“领学导读”模式,组织青年党员参加“三为”青衿学社、“悦读分享会”和法治宣讲志愿服务等,让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该院还研究出台《青年人才培养实施细则》,落实青年干警“列席检委会”“交叉轮岗”“跟班先进找差距”等人才培育机制10余项,指派青年干警参与公安部督办的妨害药品管理案、境外回流电信网络诈骗案等一批重大案件办理,在实战历练中提升履职办案能力。
与此同时,该院还积极引导青年干警谋划“向新而行”检察工作站、“小波热线”等一批创新项目,成立“三为”言法社调研小组、新媒体工作室、案例宣讲队等特色人才培养小组,开展检察服务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300余人次,以共建共学形式与公安、法院、综治局等开展实务研讨,助力青年干警成长成才。
据了解,目前该院青年干警21人已加入中国共产党、5人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5人入选省级检察人才库,7人获评省市业务竞赛标兵或能手,37人次获评省部级以上表彰表扬,办理的2件案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