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明:乡间司法路上的温暖守护
创始人
2025-04-20 04:01:03
0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李雯 □ 本报通讯员 张颖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洒在燕赵镇的田间小路上,郑秀明便已经踩着露水走向法庭。她手里攥着的那本泛黄的笔记本,页角卷边处还沾着昨日调解时蹭上的泥土。   郑秀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人民法院燕赵人民法庭庭长,从书记员起步,扎根基层法庭,穿梭在乡间,以法律和温情,在一本本调解笔记上精心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篇章。“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每一秒都无比珍贵,分秒必争才能让公平正义更快抵达群众身边。”她说。   今年2月,郑秀明像往常一样开启了回访工作。此次,她的目的地是一个看似普通,实则藏着诸多故事的家庭。   在之前处理的一起离婚案件里,郑秀明了解到小红(化名)的情况。父母离异后,小红跟随母亲生活,可母亲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无奈之下,小红只能被寄养在舅妈家。长期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原本活泼开朗的小红逐渐变得敏感自卑。后来,小红的父亲找到郑秀明,焦急地说孩子成绩下滑十分严重,希望能够变更抚养权。郑秀明耐心倾听他的诉求,没有立刻给出答复,而是展开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她亲自走访小红的舅妈家,与小红母亲取得联系,还专程前往学校与老师深入交流。   掌握大量翔实资料后,郑秀明组织小红的父母进行调解。调解室内,双方各执一词,情绪异常激动。郑秀明迅速稳定住他们的情绪,随后将小红的真实现状一一陈述出来,听到这些,小红的父母瞬间红了眼眶。郑秀明趁机加以引导,着重强调变更抚养权必须充分考虑孩子的成长环境。然而,这次调解最终没能达成一致,案件不得不进入审判环节。   经过严谨的审理与权衡,法院最终判决将抚养权变更给小红的父亲,这一判决主要是综合考虑到小红当时的心理状态、父亲能够给予稳定陪伴,以及母亲工作繁忙难以充分照顾孩子等关键因素。   判决之后,郑秀明主动联系小红的母亲,耐心地进行疏导工作。经过她细致入微的解释,小红的母亲最终接受了判决结果。   解决了家长们的问题后,郑秀明又积极联系心理咨询师,为小红进行心理疏导。再次回访时,眼前的小红像换了一个人。她热情地迎接郑秀明,兴奋地分享自己的学校生活,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看着眼前这个重新变得开朗自信的小红,郑秀明心中满是欣慰。   在乡间司法的道路上,郑秀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司法为民的深刻内涵。2024年,燕赵法庭新收案件514件,结案505件,结案率高达98.25%,调撤率达80.25%,调解率达48.44%,这些亮眼的数据,是她辛勤付出的有力见证。   “在农村办案,光懂法律远远不够。”郑秀明在调解笔记中这样写到。从此,她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调解前先到现场实地查看,开庭前找村干部了解家族关系,闲暇时跟着老乡学方言土话……   基层法庭的案件琐碎又接地气,家长里短、邻里纠纷,事事关情。“坐在审判台上,我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如今扎根基层法庭,这里是司法为民的最前沿,也是我职业生涯中又一片充满挑战与温情的土壤。”郑秀明深情地说。   此前,一起离婚纠纷案件让郑秀明印象深刻。夫妻两人水火不容,调解工作无法开展。为化解矛盾纠纷,她耐心倾听女方的心声,让她把心中的怨气全都发泄出来,探究出矛盾的根源为婆媳矛盾引发的夫妻失和。找到矛盾点后,男方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承诺女方会跟自己的父母分开住,以后也会把自己的小家庭放在第一位,女方也承诺以后多包容,多体谅男方,夫妻两人相拥而泣,矛盾纠纷彻底化解。   多年来,郑秀明的辛勤付出收获了诸多认可:2013年,她荣膺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的个人三等功;2016年、2018年、2022年以及2023年,在单位年度考核中,她均被评定为“优秀”;2020年,被河北省委组织部评为“冀青之星”;2023年,被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星级法官”。   然而,这些承载着荣誉的证书,被她收进抽屉中。对她而言,荣誉恰似一个个精准丈量司法温度的特殊刻度,无声却有力地见证着她在司法道路上矢志不渝的执着与担当。   夕阳西下,郑秀明又夹着那本磨破了边的笔记本走向村外的田间小路。她是司法路上当之无愧的温暖守护者,让法治的阳光照亮乡间的每一个角落。   图① 郑秀明在亲子探望室与未成年人交流,深入了解其内心真实想法。   图② 郑秀明(中)走进当事人家中,耐心化解矛盾纠纷。   曲阳县人民法院供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闻随笔】“买全球、卖全球”... 转自:光明日报【新闻随笔】   2025年4月18日,为期6天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
一座城市的“请战书”① 转自:沈阳晚报  □伏桂明  走进沈阳的1950-1953,情感总是那么饱满,话题总是说不尽。  以...
以主动“赢商” 转自:沈阳日报  □孙连宇  近日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咬定目标、加压奋进,强攻二季度、...
沈阳全面启动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 转自:沈阳晚报  本报讯(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记者张一弛)4月18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进一步...
什么叫干眼病? 什么叫干眼病?是由于眼镜过度疲劳造成的,干眼病的主要症状是眼睛有干涩,灼痛感,眼屎较多;眼酸、眼痒、...
怎么学会说话与人沟通技巧 怎么学会说话与人沟通技巧要想学好说话与沟通技能,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相应的看些书,然后将书上的这些技能...
“沈水之阳 书韵流芳朗诵会”举...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特约记者刘国栋)4月19日,2025世界读书日“沈水之阳 书韵流芳朗诵会”...
谷雨染春深 转自:沈阳晚报  □侯进元  四月中下旬,晨光悄然融入谷雨的柔情,世界仿佛被一场温柔的梦包裹,变得湿...
东北首个冰淇淋博物馆年底“甜蜜... 转自:沈阳日报  4月18日,米开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辽宁七星方圆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正式签约,米开朗冰...
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商会成...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傅淞岩)4月15日,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商会成...
植下希望 种下美好 转自:光明日报
2025年东北三省一区跳绳公开...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丁瑶瑶)4月19日,“体彩杯”2025年东北三省一...
以“轻量化骨骼”托起C919的... 转自:沈阳日报  在国产大飞机C919翱翔蓝天的壮丽图景中,沈阳昌兴复材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
一季度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需求... 转自:光明日报本报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杨舒日前从自然资源部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一季...
昆剧《世说新语》重构魏晋风度   本报讯(记者 王润)《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体小说,字里行间生动传神的“...
创新“头雁”,还看首都北京!   编者按  AI第一城、独角兽第一城、“小巨人”第一城……提起首都北京,科创绝对是一个高频热词。2...
【我在现场】西辽河“听水” 转自:光明日报【我在现场】   4月6日傍晚,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门达镇四合村党支部书记叶明——记者...
耐心沟通拆除楼顶私搭鸽棚   有市民近日向12345热线反映,西城区南华里社区楼顶有人搭建鸽棚饲养鸽子,不仅扰民,随着天气变热...
《中国2024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转自:光明日报本报北京4月20日电(记者金振娅)中国医学科学院20日在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发布《中国2...
扬帆共启新航途   4月,东南亚繁花满树,青翠满目。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成功召开后不久,习近平主席2025年首次出访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