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喇小青 沈仪
春回大地,走进青海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的沉浸式光影艺术馆,蘑菇灯随着光影变换色彩,生命之树在这里熠熠生辉,这是千紫缘园区前不久开发的“阿凡达梦幻森林”。经过多年建设,这里已成为体验奇幻科技、感受太空魅力、享受田野乐趣的创意乐园。
“因为千紫缘,我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生贵感慨万分。李生贵是小卡阳村的易地搬迁户。早年间,因身体状况不佳,他无法像其他村民一样外出务工,生活困难。如今,随着千紫缘园区规模化发展,李生贵摇身一变成为了基建部主任,每月工资4000余元,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我家最近新买了全自动洗衣机,以后洗衣服就方便多了。”李生贵生活的转变,正是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带动周边28个村700余户农户奔向致富路的缩影。
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曾经,这片土地因沙化严重、作物产量低,大量村民外出谋生。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时任田家寨村党支部书记的蔡有鹏在宁夏朋友处喝到了枸杞芽茶。
“青海也盛产枸杞,但没听说谁在开发枸杞芽茶。咱们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枸杞品质优良,枸杞芽茶一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经过反复考察,蔡有鹏决定流转1200亩荒滩和盐碱地种植枸杞,发展村里的生态种植业。
随后,为提高产值,蔡有鹏又牵头修建扶贫生产车间,在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车间建成后,千紫缘园区具备了独立加工农业原材料的能力,相继研发出以枸杞芽茶为主的38种农副产品。如今,千紫缘已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特色种植产业体系,更打造出太空植物博览园、沉浸式光影艺术馆、室外游乐区等文旅融合新地标。
从智能温控大棚到全自动化生产线,从艺术展馆的光影呈现到游乐区域的电力驱动,千紫缘的稳步发展离不开可靠的电力供应。
2020年底,国网西宁供电公司接到该园区的用电增容申请,考虑到农产品加工时限要求较高的实际问题,国网西宁供电公司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勘察现场、商定供电方案,不到一个月,装表供电工作就已全部完成。随后,为满足千紫缘规模化发展的用电需求,又新增了1台400千伏安变压器和1台500千伏安变压器,架设10千伏线路500米,改造低压线路1200米。通过优化升级电网,不仅解决了千紫缘园区的用电难题,还为村民生活用电提供了保障。
“用电完全不用担心,只需一通电话,网格经理很快就会上门解决问题。”千紫缘园区经理蔡阳春说。依托“村网共建”供电服务模式,国网西宁供电公司为田家寨村配备了1名专职台区经理,专门负责解决用电报修、增容申请等用电问题,并将千紫缘等企业列为重点客户,每月至少两次上门走访,了解用电需求,开展安全用电检查。
从枸杞芽茶到太空蔬菜,从传统耕作到智慧农业,这座科技生态绿色乐园不仅拥有青海省首个专利授权的航天高新技术农业产业项目,愈发完善的配套设施也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千紫缘的团队中,共同走上了致富路。
目前,千紫缘园区拥有工作人员300余人,累计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综合收入达7000余万元,不仅拉动了当地15家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还推动当地40多户农户经营餐饮娱乐业务。园区的月均用电量也从2016年的5600千瓦时增加到了1.5万千瓦时,足足翻了两倍多。
“后期我们还计划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和体验活动,带动更多合作社和农户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让千紫缘的牌子更响亮!”蔡阳春对园区后续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