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球的“皮肤”,你了解多少
创始人
2025-04-19 03:25:31
0

转自:光明日报

  【生态讲堂】

  如果说,地球是滋养万物生灵的“母亲”,那地表覆盖的土壤就是她的“皮肤”。没有土壤,便没有土地,无数生命就没有生存与繁衍的根基。那么,土壤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什么作用?良好的土壤能带来哪些益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保护土壤呢?就这些问题,我们征集了网友提问,邀请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授查同刚共话土壤。在4月22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即将到来之际,珍爱地球,让我们先“始于足下”,从脚下的这片土地做起。

  ●网友提问:土壤是如何形成的?

查同刚:土壤的形成漫长而复杂,是自然和人为等多种因素对地表岩层进行的一次次“精雕细琢”。

  首先是“风化”。地表裸露的岩石经长期风化作用,渐渐破碎、转化,变为成土母质。风化作用可不仅仅是风对岩石的侵蚀,还包含温度变化导致的冻融,水、氧气、二氧化碳等引起的岩石化学变化,以及地表下微生物和植物根系的活动导致岩石产生生物变化等。

  另一方面,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形成一种深色的、稳定的、分子量很大(几百甚至几千)的腐殖质。这种或黑色或棕色的有机物质,保水性、保肥性和通气性极佳,与岩石风化的碎屑结合到一起,就形成了具有肥力的土壤。

  同时,气候和地形条件也对土壤的形成产生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土壤会分化为不同类型,比如我国东部由南到北依次分布着砖红壤、红壤、黄壤、棕壤和黑土。而不同地形下,土壤分布也会不同,土壤保水性与肥力也有所差异。

  ●网友提问:土壤里面有什么?

查同刚:土壤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更为人类提供着大量食物,地球上90%以上的食物都来源于土壤。除岩石经风化后形成矿物质、动植物与微生物产生有机质外,水与空气也是土壤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水助力植物生长,也影响着土壤的温度;而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则为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的呼吸提供助益。

  “慷慨”的土壤还为无数生命提供栖身之所。土壤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方。植物的根在土壤中蜿蜒延伸,线虫、蚯蚓、节肢动物等在这里“开疆拓土”,穴居哺乳动物在土壤中相互依偎、繁衍生息。当然,还少不了我们“看不见”的生物——数据显示,每1克的土壤里就有10亿个细菌、数以万计的菌落、超200米的菌丝!别小瞧这些土壤“住户”,它们在养分循环、调节土壤有机质、改变土壤物理结构以及改善植物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壤生物多样性是土壤保持健康的基础,而健康的土壤对人类福祉至关重要。

  ●网友提问:土壤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查同刚:在自然界,土壤似乎随处可见,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其实,土壤是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土壤是一个天然的“过滤器”。水流过时,土壤颗粒与微生物等能够过滤和吸附水中的杂质、污染物和有害物质等,并降低它们的浓度,从而净化水质。同时,土壤具有很强的保水性。当下雨时,土壤就像是一块巨大的海绵,可以吸收水分,从而减少地表径流,保持水土。当干旱来袭,土壤则会把自己储存的水提供给植物,维持植物生长。

  再者,土壤是重要的碳库。有研究表明,全球土壤每年可固定4亿~12亿吨碳。动植物的遗体、枝叶,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会形成大量的有机碳。

  此外,土壤还是气候的“调解者”。白天,土壤吸收热量并转化为热能,夜晚再将热能释放。因此,土壤的温度比空气的温度更加稳定。土壤吸收、蒸发水分也会影响大气温度与湿度。这些作用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

  ●网友提问:土壤会遇到哪些“伤害”?

查同刚:对人类而言,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土壤健康与否关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人类的破坏性活动正在“伤害”土壤。早在2015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世界土壤资源状况报告》就显示,全球土壤整体面临着“十大威胁”:土壤侵蚀、土壤有机碳损失、养分失衡、土壤酸化、土壤盐渍化、土壤污染、土壤滞水、土壤板结、地表硬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以土壤污染为例——固体废物的倾倒、有害废水的渗透、有害气体与粉尘的降落……使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特性发生改变,妨碍了土壤的正常功能和可持续利用。而土壤污染的最终受害者仍然是人类自己,被污染的粮食果蔬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点位污染超标率为16.1%,主要是轻微污染和轻度污染,重度污染点位占1.1%。

  需要警惕的是,土壤污染并不是在污染发生的当下就能被发现,而是隐蔽而滞后的,往往需要对土壤进行分析检验后,甚至是影响人畜健康后才能确定。土壤污染几乎不可逆转,受土壤特质的影响,污染物极易累积,不易被稀释或降解,修复也需要很大的代价或很长的时间。

  ●网友提问:保护土壤,我们应该做什么?

查同刚:土壤看似很“多”,实则很“少”。健康的土壤弥足珍贵,要想形成2—3厘米厚的土壤,至少需要上千年之久。

  保护土壤,迫在眉睫,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我们都应采取相应举措,爱护脚下的土地。

  面对已经“生病”的土壤,首先需要切断污染源,停止不当干扰和过度利用,然后可以让其自然恢复或人工辅助土壤慢慢“恢复元气”。

  要注重增加林草植被覆盖,遵循自然规律,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防治水土流失,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

  在农业、畜牧业生产中,要切忌过度耕作、放牧,保持土壤结构与肥力,避免过度耕作导致的土壤侵蚀和退化,以及过度施肥导致的土壤污染。

  在生活中,养成减少使用一次性制品或塑料制品的习惯,注重垃圾分类,建立完善、合理的垃圾处理体系,从源头防止污染物渗入土壤,造成污染。

  爱护土壤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行动起来,认识土壤,保护土壤,利用土壤,共享绿色家园,创造美好未来。

  (本报记者 李春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文物界“出差天团”进京!猜猜这... 文物界“出差天团”进京!猜猜这些青铜界顶流会说啥?_北京时间现在上猫眼、美团、大众点评、微信,搜索“...
“十二星座”手动上新 全球首个... 转自:央视今天(14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
黑龙江开展全省跨境电商专题培训 转自:新华财经为提高黑龙江省商务主管部门跨境电商业务能力和跨境电商企业经营水平,推动传统外贸企业向跨...
西安鄠邑法院 | “最后一劝”... 保险公司:你在投保时就应当将被保险人之前出现过高热惊厥的病情如实告知给我们。岳鑫:我当时已经向保险业...
冀东水泥(000401.SZ)... 格隆汇5月14日丨冀东水泥(000401.SZ)公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本计划拟向...
网约车座椅靠背张贴“差评者得癌...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自己“五一”假期在杭州打网约车观看演唱会时,网约车前排座椅靠背张贴了一张“差评者得...
甘化科工:公司控股子公司沈阳含... 证券日报网讯甘化科工5月14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沈阳含能生产的钨合金预制...
FOMC今年票委发话:4月低通... 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泼下冷水:最新CPI数据不一定反映出关税的真实影响,或许只是“尘埃飞扬”。芝加...
工行梧州藤县支行成功落地全辖首... 转自:新华财经近期,工行梧州藤县支行深入贯彻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工作部署,落实乡村振兴工作,将普...
爱迪特:公司保持开放态度,持续... 证券日报网讯爱迪特5月14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保持开放态度,持续关注口腔医疗及相关...
中航西飞:公司及子公司陕飞依托... 证券日报网讯中航西飞5月14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及子公司陕飞依托大中型飞机平台,持...
济宁市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推... 转自:济宁政务5月14日上午,济宁市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推进会议召开。济宁市委书记温金荣出席并讲话...
小马智行创始人自愿延长锁定期5... 5月14日,小马智行(NASDAQ:PONY)宣布,董事会主席、联合创始人、CEO彭军,以及联合创始...
北京博物馆头部达人联盟成立 5月14日,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北京博物馆季及“看·见殷商”展即将举行的重要时...
赵乐际分别会见拉丁美洲议会议长...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14日在北京分别会见拉丁美洲议会议长冈萨雷斯、中美洲议...
在古老的意大利科莫歌剧院,廖昌... 转自:上观新闻意大利当地时间5月12日晚,拥有212年历史的意大利科莫歌剧院迎来2024-2025年...
2025 新能源五大标杆车型解... 转自:衡水日报在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技术呈 "井喷式" 发展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车辆的核心诉求已...
紫光原董事长赵伟国被判死缓,紫... 【#紫光原董事长赵伟国被判死缓#,#紫光原董事长曾被称为并购狂人#,紫光集团破产重组后如何“求生”?...
为什么南方人家里都有这种碗? 作者:敏敏 徐可心编辑:陈燕妮如果你来到南方的街头吃饭,很可能会看到一种印着大公鸡的碗。小红书上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