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防城港发布
在潮起潮涌的北部湾畔,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们汇聚于此,尽管背景各异,却成为防城港“青年与城市共成长”发展主线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近年来,我市紧扣“青年与城市共成长”发展主线,围绕优化青年发展环境、促进就业创业、解决住房问题、服务婚恋家庭、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生活品质、保障权益、增强参与感等重点领域,以系统性政策与服务构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实现青年需求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
打造青年发展生态圈
“防城港正在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政策支持力度大,资源平台丰富,市场潜力广阔。这里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还让我能通过创新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来自河北的青年唐中达于2019年落户我市,创立了防城港港盛空间创业服务有限公司。他的选择,源于我市对青年创业者的系统性支持。我市以《广西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为纲领,建立市县两级青年联席会议机制,统筹住建、金融等部门出台普惠性政策。东兴市成功创建广西首批青年发展友好型县域试点,并申报全国第二批试点,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来自越南的青年武友德于2024年到东兴市开拓跨境电商事业。他表示:“我希望能依托中越边境‘两国一市’区位优势,以‘数字贸易+特色产业’模式搭建起中越商贸的桥梁。”目前,我市正系统构建“环境优化—需求保障—价值实现”三维服务体系,形成“政策供给+平台搭建+服务落地”的闭环生态,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扎根。
激活青年创业新动能
就业是民生之本,青年是就业的主体。近年来,我市建成“青年就业港”4个,累计提供岗位4.5万余个;联合重点企业设立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开展联合招聘会12场,服务大学生实习见习2800余人次;联合中国建设银行防城港分行为5家青年创业企业授信405万元;累计发放青年创业贷款9.4亿元,惠及创业青年近3000人。
此外,我市还举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青年岗位能手大比武等赛事,激发青年创新创业活力。其中,1个项目荣获中国创新方法大赛银奖,1家企业摘得广西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家企业获得广西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形成了“以赛促创”的良性生态。
构筑青年生活新范式
2024年4月,我市首家青年人才公寓、青年人才驿站在东兴市正式揭牌启用,着重缓解来东兴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及各类青年人才求职难问题,提供短期住宿、岗位推荐、就业指导等服务。目前,我市建成青年人才驿站2家,提供房源80余套;开展“好房子・悦生活”安居活动,发布优惠房源信息超500条,为青年们解决了求职和创业初期的后顾之忧。
青年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元。全市打造5家“青年夜校”,开设课程20余期,服务4500人次;青年歌手大赛、街舞大赛、文旅路线“Youth Walk”等活动年均吸引超万名青年参与。针对婚恋需求,“团聚青春 缘满港城”品牌开展剧本杀、露营交友等活动60余场,服务6800人次,推动青年生活品质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
2024年7月,中国农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广西分队参加2024-2025年度广西西部计划志愿者岗前研学营暨“青马工程”广西西部计划专项研学活动,前往支教地东兴市,开启了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近年来,我市实施“青马工程”,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超200名;深化校地共建,引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高校及粤港澳博士团资源;累计选树国家级先进青年集体42个、自治区级764个,树立青年榜样。
青年权益保障同步强化。全市创建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5个,开展法律宣传、心理辅导等活动500余场,服务青少年17万人次;推动团中央“伙伴计划”项目落地,争取资金22.5万元,服务社区青少年2000人次,为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释放青春建功新力量
在北仑河畔,“北仑河卫士”青年突击队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2015年起,这支整合外卖员、邮递员、保安、青年志愿者等群体组建的群防志愿力量,现已成为协助民警维护社会治安的“千里眼”“顺风耳”。
近年来,青春力量已深度融入我市城市发展的脉动。全市累计招募8万余名青年志愿者服务学青会、环广西世巡赛等重大赛事;组建368支青年突击队投身社会服务与项目建设现场,其中“北仑河卫士”“华龙一号”青年突击队入选广西十佳案例。
目前,全市4个集体获评“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8个集体被认定为“广西青年文明号”,14个集体获评“一星级广西青年文明号”,彰显青年先锋力量。
正如北部湾的潮水,防城港正以青春之名,谱写着一曲涌动着创新、包容、担当的“双向奔赴”交响乐。在这里,每个青年的奋斗轨迹,都在重塑城市的未来图景;而城市的每一次跨越,又在为青春创造更辽阔的舞台。我市将以系统化服务让青年“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通过政策、平台、服务的多维联动,实现了青年与城市的共生共荣,书写新时代“双向奔赴”的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