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实现由大到强的跃迁。如何理解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我认为,自强就是在充分挖掘自身的教育传统、文化和制度等的优势和坚持不懈地走自主发展道路的同时,又能以主动和开放的姿态,博采众长,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构建一个有特色、高质量的自主性人才培养体系,确立一个富有活力、能够摆脱关键与核心技术的对外依赖且对国家乃至世界贡献卓著的科技队伍与研发体系,形成一个主动融入社会和推进社会全面发展与文明进步的优质服务体系。卓越凸显价值内涵,它是自强的目的,就是以优化结构与布局推进高等教育体系的整体顺畅运行和功能的高效发挥,不仅培养大批引领科技前沿的不同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高水平的科技自强提供支撑。而且,通过全面丰富和共享学习资源,实现教育和发展机会的均等,以个性化与多样性的教育,充分挖掘个体的潜能,让每个人成就自我的卓越,在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又能够有获得感和尊严感。
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战略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如何理解这里的龙头角色?在目前普遍的共识即关于高等教育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等之外,还需要对其有基于现实问题意识的思考与理解。高等教育最直接的龙头角色,是它在贯穿不同学段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引领地位。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分化、不同类型机构的特色与发展水平、专业和学科布局以及培养规格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高校的招生政策取向以及选拔依据和标准是单一还是多样性等等,都会对基础教育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事关基础教育整体良好生态与氛围的营造,甚至关联到每个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发展。因此,如何提升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水平,让不同类型高校都能够形成特色、获得高质量发展,发挥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而不是仅仅少数重点建设高校的龙头角色,这才是牵动千家万户利益的根本,也是引导社会教育观念更新进而推动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全面实现的关键点。
原标题:深化理论研究,主动服务教育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