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申改
2024年,黔南州福泉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州委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坚持以关键一招破题清障、激发动力,以增强变革力为主线,培育打造一批福泉原创首创、企业群众受益的改革实践,为福泉在“富矿精开”、高质量发展上当龙头、树标杆、作贡献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发展所需,厚植改革新优势。围绕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服务机制优化、产业发展升级三个方向,持续深化“区企合一”,实施全员竞聘上岗、按绩量薪,黔南高新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速推进,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1个,“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增至11家、13家、21家。聚焦“富矿精开”,建成全国唯一“磷化工+金属冶炼+新材料”产业集群,磷系新材料产量全省第一,成为贵州唯一同时出品三元和磷系新材料的县(市)。全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470亿元,增长17%,总量继续保持全州第1位。产业发展改革经验入选工信部“2024年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连续两次入选全国产城融合试点城市。成功承办贵州省改革试点现场推进会。
聚焦民生福祉,释放改革新红利。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州级示范幼儿园及义务教育公办强校实现全覆盖,学前教育普及县通过国家验收,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管理连续三年位于全州前列。围绕健全公共卫生服务,抓实“省级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改革试点建设,与广东省二医建成全省首批非直属医联体,市中医医院成功创建黔南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县域内就诊率达92%以上。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制度,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98%和95%以上。全省殡葬服务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在福泉召开。
聚焦治理强基,提升改革新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福泉“112”模式提质拓展,“民调入所”多元解纷工作法成为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案例,信访积案化解历史最多,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7%。建成全省首支县级“警航队伍”和全省首个县级12345与110高效联动中心。公安“三所”建成投用。深入开展“1+6+1”社会治安重点工作,刑事、治安警情连续两年实现“双降”,安全感、满意度双测评保持全省前列,基层治理网越来越牢。
聚焦绿色转型,激发改革新动能。持续深化“七长”会议制度,全力推进“双十工程”,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出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重点围绕中央和省委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建立露天矿山环境监管和生态修复机制,持续开展“三磷企业”专项整治,全面完成历次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利丰达渣场转运处置工作有序推进,双龙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历史遗留磷污染治理工程全面投用。
聚焦党的建设,开创改革新局面。按照“体系化推进、品牌化打造”思路,持续深化“泉程争先”党建品牌建设,分领域打造8个党建品牌,统筹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建立“五化五有”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和“5岗20级41档”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薪酬体系,获省党建研究会专项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聚焦“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探索推行城市领域“四型三化”模式,有效提升城市住宅小区精细化治理水平和服务群众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