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原标题:“雄才十六条”发布后产生聚集效应 解决人才落户、购房、子女入学等燃眉之急
政策红利聚人才 心之向往赴未来
2017年4月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千年大计,人才为本。雄安新区设立8年来,各类人才在雄安放下行囊、成就梦想,为这座未来之城增添活力、增强动力。
政策引人
大量创新创业人才聚首雄安
“筑巢引凤”,政策先行。8年来,雄安新区精准“落子”,有效激活人才资源,让人才和城市实现了“双向奔赴”。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开展系列“雄安行”活动……2023年11月7日,雄安新区正式发布《关于打造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聚集新人才的若干措施》(简称“雄才十六条”),至此,新区和人才产生了“1+1>2”的聚集效应。
北京振徽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铮就是“雄才十六条”的受益者之一。2023年底,他和公司同事动了将企业迁入雄安新区的念头,但子女的教育和住房的问题成了搬迁企业最大的顾虑。这样的顾虑在他2024年初的雄安考察行中被彻底消除,“雄才十六条”的第十五条——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发放“雄才卡”,凭卡可按政策落户、购房,子女入学优先安排,享受教育、医疗、交通出行、金融优惠等优质便捷服务。他当即决定:“去雄安。”
来到雄安不久,雄安科学园管委会和产业人才引进服务团工作人员便帮助李铮和企业职工办理“雄才卡”,李铮顺利领取到“雄才卡”A卡。在政策的助力下,李铮的女儿就读于北京四中雄安第一实验学校,儿子也顺利上了幼儿园。
在招揽高端人才的同时,“雄才十六条”也为青年人在雄安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环境。去年的应届毕业生邓宇航,就与李铮一样享受到了“雄才十六条”的红利。
2024年初到雄安求职的邓宇航,曾免费入住新区的人才驿站。拎包入住、共享办公、就业咨询……一站式的驿站服务,让初来乍到的他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很快他就顺利入职雄安集团,并拿到了“雄才卡”C卡,每月可获得2000元的住房补助。“住房有补贴、吃饭有便民食堂,每周片区还办起青年夜校,为青年群体提供社交、学习的场所和机会。可以说,雄安新区为我们提供了全链条的就业、生活支持。”邓宇航说。
据统计,自2023年4月雄安新区人才驿站、人才公寓网上申请系统上线以来,已累计服务千余名青年人才。人才驿站成为青年人才走进雄安、认识雄安的窗口,为来雄安求职应聘的大学生提供最长7天的免费住宿,打通了来雄安的“最初一公里”。
对符合条件的顶尖科学家,给予2000万元至5000万元科研经费和300万元生活补贴;对高端高新产业领域技术研发等特殊岗位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给予“特岗特薪”待遇;高校优秀应届毕业生来雄安参加求职应聘考试,可免费入住人才驿站,入职后5年内每月按博士生3000元、硕士生2000元、本科生1000元发放生活补贴……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雄才十六条”的发布实施,体现出雄安这座城市不拘一格引人才的诚意。无论什么类型的人才,雄安都拿出了真金白银的支持,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不仅如此,新区还组建13支产业人才引进服务团,对人才开展“一对一”服务,同时搭建“一卡一码一网”人才智慧服务体系。在“雄才十六条”的加持下,各类人才纷至沓来。仅2024年,就有3万余名创新创业人才扎根雄安。如今的雄安新区,一批顶尖人才团队落地雄安;一批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设立;创建5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12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引进2名“全国技术能手”,每名技术能手给予20万元奖补;3000余名应届毕业生在雄安稳定就业并按月领取生活补贴;1.4万余张“雄才卡”已累计发放……
大赛聚人
20场“雄才杯”吸引上千人才
日前,“雄才杯”2025创新创业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举办,沉浸式交互智能机器人、自研大模型应用、干细胞修复创新药……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赛区的310余个项目参加大赛初赛。4、5月份,经过PK最终进入总决赛的项目将在雄安新区亮相展示。“雄才十六条”明确,雄安将定期举办“雄才杯”创新创业大赛,为“初创期”“概念验证期”项目提供落地平台,获奖项目落地后给予10万到50万元奖励,并提供两年免费办公和住宿场所。可以说,大赛的举办,为一批又一批的初创企业项目团队提供了发展的保障。
“获得‘雄才杯’创新创业大赛奖励是对公司的认可和鼓励。”芯联新(河北雄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陈伟说。去年,芯联新(河北雄安)科技有限公司的账户上就收到一笔50万元的款项,这是该公司参加“雄才杯”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窄线宽半导体激光器”获得特等奖的项目落地奖励。除了奖金,3位核心团队成员每人每月还能获得1000元的住房补贴,并享受办公场地租金补贴。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雄安新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发展方向,面向中小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概念验证、创新创业团队,持续举办了20场次“雄才杯”创新创业大赛和相关路演活动,共有千余个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进行路演。未来,“雄才杯”不断面向高校、科研院所等征集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性和市场化潜力的优质项目。“补贴拿得到,政策用得上”是不少雄安创业者对人才政策的评价。
除此之外,一场场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平台、企业家、首都大学生等系列雄安行以及科技·人才·创新周等,让人才走进雄安、了解雄安“机会”。2024年一年,累计170余位院士、827所(次)高校、668家(次)科研院所、170余家创新平台、6200余家企业、2.6万余名首都大学生走进雄安。AI+机器人“独角兽”企业梅卡曼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和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空中能力层装备研究院等13个高水平创新平台落地雄安。
机遇留人
“在这里有大展拳脚的空间”
“选择雄安就是看中了雄安新区的发展潜力,以及其中无限的机遇。我们相信在这里能够大展拳脚,也能为雄安新区的发展做贡献。”2024年初,中能智联(雄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詟,在和团队一起考察了全国各地20多个城市的开发区、高新区后,最终决定将子公司落户雄安。
“雄安新区的建设在很多领域都是从零起步、从无到有。但它的起步都是高标准高要求。”刘詟博士告诉北青报记者,中能智联(雄安)科技有限公司的总公司北京中能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坐落于北京的一家多年来致力于在能源数字化领域研发的公司,而能源数字化是雄安新区打造高质量数字化城市中的一环。正是看中了这样高匹配的契合点,刘詟和团队决定试一试。
“从企业入驻开始,就享受到了场地租金优惠等便利,同时,政府主动对接企业需求,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雄安新区的建设。这对于我们来讲,是非常大的利好,也让我们感动。”刘詟迎着机遇而来,雄安新区也不辜负这份期待。在企业入驻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之后,便有相关部门主动上门接洽业务。如今,该企业的全域感知智慧综合能源建设项目已在雄安落地,同时一些楼宇数字化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如此的帮扶与信任,让刘詟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如今该企业三分之一的员工已经来到雄安办公,他也决定企业常驻雄安。
与刘詟同样在雄安充满发展信心的,还有雄安兴元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巩文通。在他的眼里,雄安新区处处都是机遇。在雄安中关村科技园中,“楼上楼下”十几米的距离内也能实现产业协作。去年8月,雄安智慧康养老科技、雄安兴元和雄安妙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妙心生物的检测试剂将被智慧康引入其母公司遍布全国的上万家药店及线上平台,雄安兴元将为智慧康公司提供数智化支撑,打造能够解答健康问题和提供药品使用知识的AI数字人。“我们三家企业都来自北京,现在都在园区内办公,楼上楼下相距不过十几米,此前没有接触过,通过园区这个平台,足不出‘村’,就有很多资源可以和我们一块产生链接和整合。”雄安兴元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巩文通介绍。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探索产才融合发展路径,让各类优秀人才和高端高新产业聚集雄安,新区专门组建了服务团,对接聚集各类创新要素,链接产才项目资源,优化产才发展生态。如今,仅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中就累计入驻企业140余家,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服务暖人
公共服务与北京同质同标
为了留住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创业人才,雄安新区还不断提升对疏解单位与人员的吸引力,强调对疏解对象创业环境、居住条件、福利待遇总体的服务目标是“不低于北京”。
一系列制度也保障了这样的目标达成。比如,推行“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制度,保障疏解人员养老保险待遇不低于留在北京市的水平。与北京4家医疗机构建立医联体,5所医疗卫生机构结对帮扶,首次面向北京增补17名高级职称医疗专家纳入雄安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库,实现60个医学检验项目结果京雄互认,职工医保待遇水平不低于北京,医保报销范围、医疗服务项目优于北京。高标准引入北京优质教育资源,在新建片区开办55所学校,接收近2000名疏解人员子女就读。与北京32所学校结对帮扶,成立北京四中雄安教育集团,扩大北京优质教育资源在新区的辐射范围。构建5分钟、10分钟、15分钟多层次生活圈。
“雄安优美的生态环境、生活的便利度也是我留在雄安的一大因素。” 邓宇航说,雄安有“亲青”的特质。就职于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的贾梦霜,也在去年于雄安购房安家,定居雄安。她感慨雄安对人才的关怀,也因宜居便利的生活最终选择“留下来”,“刚搬到启动区时,快递、公交站点少,学校、医院资源比较缺乏。如今,出园区就是公交站点和快递点,家门口就是幼儿园,宣武医院距离我家也仅有10分钟的路程。”雄安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雄安还将持续拓展更多公共服务保障与北京同质同标。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这里有优越的创新创业条件,有京雄‘同城化’公共服务,高品质‘好房子’职住平衡,林淀环绕、水城共融。”雄安新区相关负责人说,8年来,人才与现代化城市同生共长。
8年来,雄安新区锚定“创新之城、魅力之城、未来之城”和“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的蓝图,不断前行。未来,这里还将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故事继续上演,雄安新区创新发展活力也将不断迸发。
供图/雄安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