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老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已开工两年,现在电梯都装好了,轿厢也在里面,可一直没有调试验收,只能看没法用。”家住上海宝山区新沪路285弄7号楼的章先生最近很头疼,再加上妻子骨折后上下楼梯极为不便,迫切希望加装的电梯能尽早运营,只好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民声直通车”求助。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符合条件的楼栋可以申请政府补贴,居民共同出资,委托代建单位实施工程。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部分代建单位资金链出现问题,一些加梯项目也遇到了复杂的现实问题。
施工反复停滞,居民“自救”垫资仍遭拖延
3月18日,记者来到新沪路285弄小区探访,该小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梯两户、总高六层的老公房,7号楼的住户里有10余位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人。
从楼栋外侧看,加梯工程已到尾声,电梯井道已经竖立,轿厢安装到位,扶手和地砖也已经拼接完毕,外观看起来该工程已经完工。但由于控制面板尚未安装,最后的调试和验收环节也未完成,电梯仍无法运行。电梯门紧闭,外侧塑料薄膜还未撕下,地面上散落着一些螺丝钉和灰尘。
加梯已经接近尾声,3月18日当天安装公司员工进行初步调试,当日控制面板尚未安装。
“现在每天出门都得做好心理建设。”家住四楼的缪老伯今年近八十岁,刚经历了一场大型手术,医生特别叮嘱不要爬楼梯,但家住四楼的他并没有选择的余地。“每次爬楼,我都要在三楼歇一会儿,不然根本上不去。”一位邻居附和道,“三楼一家住户因为年纪大,膝盖实在不行了,爬楼太吃力,前段时间已经搬去了孩子家中。”
居民们聚在电梯前,议论纷纷。“每天从家里出来看到这部‘摆设’一样的电梯,真是心烦。”
事情还要从两年前说起,2023年3月,居民们与上海纯煦电梯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合同,由其作为代建单位负责施工,项目总造价75万元,其中政府补贴款项在工程完工后发放,居民先支付给代建单位部分款项45万元。合同内对工程项目工期规定为“180个工作日”,并表示如因乙方或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工期拖延,乙方需承担工程延误责任并进行赔偿。
居民们与上海纯煦电梯工程有限公司签订的合同。
合同签订后,居民们如期按约定在开工七天内支付了自筹资金45万元。然而,施工进展却远不如预期,开工后不久,工程便出现了停滞。“每做一天,就停十天。”居民们回忆道,施工方多次以“资金问题”为由暂停施工,要求居民再自行筹款,并作为借款的形式给代建公司用于救急,待政府补贴款项到位后再还款给居民。
无奈之下,居民们召开会议,“我们讨论下来觉得,前面已经投入这么多钱了,就想着大家再凑点钱先补上,至少能把电梯项目做下来。”于是居民们又在2024年5月份垫付了25万元,分两次支付。第一次垫付后,管道施工迅速推进,纯煦公司也出具了借条和承诺书,承诺收到的款项将专用于“加梯工程”,并承诺当年8月就可以试乘电梯。承诺书上不仅有副总经理的签字,还盖上了公章,居民们信以为真。
纯煦公司出具了承诺书。
但过了一阵子,施工进展又开始变得缓慢,时常停工。居民们焦急地拨打电话询问,迟迟得不到明确答复。到了年底,不仅借款未还,电梯也仍无法使用。而宝山区房管局早已将纯煦公司拉进了代建单位“黑名单”,不允许其再承接宝山区的加梯项目。
那么,当时居民为何会选择纯煦公司作为代建单位?加梯三人小组的章先生翻出了一张纯煦公司的照片解释道:“因为那时他们办公地点就设在小区不远处,商铺下方的招牌写着‘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大厂办事处’,还有一位社区退休人员就在这家公司工作,我们几位居民商量了一下,觉得比较靠谱。”但没想到,居民们的期待落了空。
面对迟迟无法交付的电梯,小区居民们四处奔走,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有关部门多次介入协调,同时告知居民将采取托底措施。随后,2024年11月,招商南光电梯科技公司被邀请帮忙进行安装的剩余工作。但由于居民此前自费垫资支付了本应由政府补贴的款项,导致资金后续分配难度增加,协调过程也几经波折。
代建单位协调缺位,信息不对称
在相关部门协调后,前来帮忙的南光安装公司在春节前完成了大部分的安装工作,但春节过完复工后,原本应进入调试环节的工程再度陷入僵局。居民也联系了电梯品牌方奥的斯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表示,按照流程,要在安装方提交正式申请、确保施工完成到合适的节点后,再介入进行调试验收。
记者拨通了招商南光公司的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表示,在这个项目中,他们担任了“红领巾”的角色,是出于协助和回馈社会的善意进行协助,并没有签署相关合同。记者也联系到了施工队的朱经理,他表示施工队负责的是除电梯安装外的其余施工,如地砖、栏杆、管道等周边项目,目前他也在帮忙协调安装方和电梯品牌方。
与此同时,大场镇房办表示,安装方反馈电梯内部一根380伏电线未正确接通,导致电梯无法进入调试程序,目前房办方面已要求纯煦公司在一周内完成整改,以尽快推进工程。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居民们发现,自己对工程的进度和问题几乎一无所知。“我们是业主,可工程推进到哪一步了,我们根本搞不清楚。”住户章先生表示,他多次尝试联系纯煦公司,但往往得不到答复,“打电话过去,要么说没钱了,要么说还在协调,最后不回复,可到底是谁负责推进,问题具体卡在哪儿,我们根本不知道。”
按理来说,作为代建单位,纯煦公司应当承担起统筹各方的责任,包括协调施工方、电梯安装公司以及电梯品牌方,确保施工顺利推进。然而,居民们发现,很多问题只有等到严重影响施工进展后,他们自己去追问,才会得到一些零星的信息。记者也多次拨打纯煦相关项目负责人的电话,但并未得到回复。
据小区居民反馈,3月18日,电线相关问题已经进行处理,由施工队安装完毕,3月19日,电梯安装上了控制面板。3月20日,记者从奥的斯电梯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当日下午品牌方人员已与电梯安装人员一同来到该小区进行调试,主要调试电梯的功能、速度、场景,检查安装的质量是否符合奥的斯品牌标准,如符合便可以上报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进行验收,随后进行电梯使用登记。
据小区居民反馈,3月19日,电梯安装上了控制面板。
加梯行业业内人士猜测,该小区加梯施工中的资金分配问题可能是多方进行“扯皮拖延”的原因,而且,在建工程如更换建设和施工单位,相关程序比较复杂,涉及几方主体的协调变更。不过,该小区电梯工程迟缓的源头还是在于代建单位的选择和资金监管机制的缺失。“加装电梯涉及多个环节,代建单位必须具备可靠的履约能力和资金管理制度。现在很多问题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居民交了钱,但不知道进度,等到工程停滞时,才发现代建方无力推进。”
2024年底,上海住建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全过程管理的若干意见》,该文件内也提及,要推广引入专业资金监管机构开设并管理加装电梯管理经费账户的模式。业内人士建议,居民应优先选择政府白名单内的代建企业,并采用资金监管模式,确保施工进度与款项支付挂钩。“建立更透明的施工进度和资金流向监管机制,才能确保居民的投资安全。比如,基坑完成后付掉基坑的钱,钢结构完成后再付钢结构的钱,电梯交付拿到钥匙后再付尾款,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企业挪用资金或跑路。”
本报也将持续关注此事,跟进各方协调进展,推动问题尽早解决。
原标题:《上海一小区加装电梯遭拖延,居民垫资苦等两年仍未完工,只能“望梯兴叹”》
栏目主编:毛锦伟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王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