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宋薇萍
杭衢高铁、镇江东货场等4个项目开通,六庆铁路、上元门过江通道等2个项目开工,淮宿蚌城际铁路、宁淮城际铁路、金建铁路等32个在建项目稳步推进……2025年,“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将持续提速,年度建设投资预计超1300亿元,在建投资总规模保持8000亿元以上。仅1月,长三角铁路建设投资就完成51.72亿元。
这是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铁集团”)了解到的最新消息。
数据显示,2025年春运期间,上铁集团发送旅客近9900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多发送旅客近700万人次,增长近8%,创春运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2025年1月1日至2月20日,长三角铁路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352列。其中,中亚班列208列,发运2.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6%和16%,商品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日化用品等货物通过中欧(中亚)班列源源不断地运往班列沿线国家。
托举起“流动的长三角”,离不开越织越密、发达完善的铁路网。2024年,长三角铁路科学统筹各项目验收节点安排,严格落实依法开通条件,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有力保障了上海松江站、横店站等重难点工程按期完成。全年池黄高铁、杭温高铁、宣绩高铁、沪苏湖高铁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开通新线733公里,占全路投产总里程的23.5%,投产新线穿越皖南水墨山区,横贯之江诗画走廊,串联江南生态水乡,“坐着高铁看长三角”成为不少旅客的出游首选。
2024年,长三角铁路完成基建投资1423.8亿元,较2023年增加170亿元;年内37个在建项目同步推进,在建投资总规模超8000亿元,在建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最高。截至2024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跃居全国铁路第一,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7700公里、占比首次过半。
上铁集团相关人士表示,2025年,长三角铁路重、难点工程进入密集推进期,沪渝蓉沿江高铁崇太长江隧道、盐宜高铁过江通道等6个隧道盾构施工同步展开,巢马城际、金建等铁路906座特殊孔跨桥梁施工集中推进,上海东站、苏州北站等站房深大基坑地质条件复杂,年内在建项目多,越江越海隧道、特殊结构桥梁等重点工程密集推进,实现既定的建设目标任务较重。
冲刺“开门红”,今年1月,长三角铁路建设投资完成51.72亿元,铁路建设实现良好开局,一批重点工程取得积极进展。
在上海,位于浦东新区祝桥镇的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建设以“开工即冲刺”的劲头全面推进。东方枢纽上海东站距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约5公里,总建筑面积约138.7万平方米,站场规模为15台30线,建成后将形成集国家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及机场捷运等交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目前,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地下工程中心岛底板已全部完成,正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地下一层夹层与地面层结构板施工完成约70%,地铁21号线同步实施工程地下结构完成80%。地上工程现场各项准备工作已完成,下阶段将重点进行南北咽喉区、沪通场和市域场铁路桥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为事关国家战略实施和上海长远发展的“超级工程”,东方枢纽上海东站今年将重点推进站场区域地上工程盖板、高架候车层等建设。
在江苏,2月24日,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工程开工,建成后将打造集“站城融合、产城融合、环境融合、文旅融合”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作为苏州市投资规模最大的交通枢纽项目,苏州北站将使苏州从长三角东西向发展轴的重要节点城市迈向长三角“十”字发展轴的枢纽中心城市。同时,沪宁合高铁江苏段最大客站南京北站枢纽工程顺利推进。据悉,南京北站站场规模为16台30线,是南京地区唯一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速铁路为一体的大型客站。
上铁集团表示,接下来,将深入研究对接地方城市发展和综合交通规划,高质量推动铁路规划建设,聚焦提升路网整体功能,更加注重枢纽布局优化、货运网络建设和点线能力配套,着力补强通道“缺失段”,畅通路网“微循环”,促进构建以铁路为骨干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运输支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