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一季度“开门红”收官前的关键时期,银行揽储大战愈发激烈。在存款利率整体下行的趋势下,部分地方中小银行“逆势上扬”,上调存款利率,以真金白银的实惠吸引储户。而曾凭借高利率在揽储大战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民营银行,则开启佛系营销,集体踏上了降息之路。一升一降之间,银行存款利率分化拉锯战不断上演。在分析人士看来,当前,“高进高出”的定价策略难以为继,未来银行存款利率长期趋势是向下而行,银行应拓展非利息收入,提升盈利韧性,差异化定价与客群经营,降低对利率敏感型客户的依赖。
多地中小银行上调存款利率
一季度“开门红”赛程早已过半,银行间的揽储大战已然进入最为激烈的“白热化”阶段。在当前存款利率整体呈现下行趋势的大环境下,不少地方中小银行却反其道而行之,为了加大获客力度,纷纷“逆势”上调利率。
“存单升级,纯享收益上升”,近日,五台农商行最新存款利率“出炉”,1年定期存款利率为1.75%、2年定期存款利率为1.85%、3年定期存款利率为2.15%。
该行一位客户经理介绍称,“我行3年及5年定期存款利率都进行了上调,调整后的利率均为2.15%,3年定期存款利率此前为2.0%。目前存入3年定期存款性价比较高,想要存入资金的客户携带身份证前来柜台办理即可”。
陵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也将存款利率进行了上调,具体来看,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执行利率分别为1.75%、1.85%、2.00%、1.80%。
该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最近存款利率进行了上调,在此之前,3年期定期存款若存入金额在20万元以下,利率为1.9%;存入资金20万元以上,利率则为1.95%。而现在利率统一上调至2.00%,且不再区分起存金额”。
从揽储需求来看,一季度“开门红”对银行全年业绩至关重要,而存款是银行开展业务的基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中小银行需要通过上调利率来吸引更多储户,扩充资金规模,为后续放贷、投资等业务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在蛇年春节前夕,为备战“开门红”,就有陕西、黑龙江、山西、河南等多地城农商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对存款利率水平进行了上调。
以位于陕西地区的麟游农商行为例,该行在2月中旬发布了存款利率“一浮到顶”的通知,1年期、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70%、1.90%、2.15%。“活动今年3月底结束,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都上调了,之前分别是1.70%、1.90%,定期存款起存金额为50元。”该行一位客户经理说道。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艾亚文指出,银行“开门红”的季度性业务需求,是推动中小银行上调存款利率的主要因素。在“开门红”期间银行资金需求旺盛,中小银行在客户资源和品牌影响力上相对薄弱,揽储压力更大,因此更倾向于通过上调存款利率这种最直接的方式来吸引资金。
民营银行开启降息模式
虽然多地中小银行上调存款利率动作频频,但从宏观市场行情来看,存款降息的大趋势并未改变,此前,以高利率揽储而闻名的民营银行,已迎来新一轮降息。
“我行计划于2月26日下调整存整取2年期产品年利率至2.20%,您在利率调整生效之前存入的存款不受影响,仍按照存入时的产品年利率计息、付息。”近日,中关村银行客户经理批量向客户通知了这一消息,北京商报记者从一位客户经理处了解到,目前该行整存整取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4%,整存整取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9%,整存整取6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为1.85%,整存整取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为1.65%。
无独有偶,包括锡商银行、新安银行在内的多家民营银行均先后宣布将下调存款利率。2月24日,锡商银行更新了调整后的存款利率水平,其中,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下调至1.8%、2.0%、2.6%、2.5%。
新安银行于2月21日对手机银行、小程序、公众号在售的储蓄存款产品利率进行调整,具体来看,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此前的2.90%降至2.80%。
民营银行主要由民间资本控股,发起股东多为民营企业或自然人,民间资本在银行的股权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地方中小银行的股权结构则更为多元化,包含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其他社会资本。在经营模式上,不同于传统银行,民营银行物理网点较少,多依赖互联网平台开展业务,具有较强的互联网属性。展业前期民营银行凭借高利率吸引储户,揽储成本相对较高,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当资金储备达到一定规模,为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下调利率成为必然选择。
对下调存款利率的考量,一位民营银行相关人士提到,从资金成本角度来看,前期民营银行依靠高利率揽储,使得资金获取成本较高。随着业务逐步稳定,为了优化成本结构,提升自身盈利能力,下调存款利率也是大势所趋。从行业整体环境来看,之前主要银行已进行了多轮存款利率下调,民营银行下调利率也是顺应行业趋势的体现。
在艾亚文看来,民营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核心逻辑在于缓解净息差压力、响应监管导向及优化负债结构。此外,监管部门对“高息揽储”的窗口指导趋严,民营银行也在进行差异化竞争策略转向,从“价格战”转向服务创新,盈利模式调整、客户优化等。
“高进高出”定价策略难以为继
在当前环境下,业内观点多认为,新一波存款利率普降或许还在路上。从宏观经济层面看,为刺激经济发展,人民银行可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引导银行降低存款利率,鼓励资金从储蓄转向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发展。
市场竞争角度,虽然部分地方中小银行在“开门红”期间上调存款利率以揽储,但长远来看,随着金融市场竞争加剧,各银行在权衡成本与收益后,存款利率可能逐渐趋同,向合理区间靠拢。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预计,下一阶段,银行仍将继续下调存款利率,以进一步压降资金成本,减缓息差缩窄的压力。除了下调存款利率之外,银行还应减少对存款的利息补贴以及利息之外的费用,进一步压降存款的隐性成本。减少这些隐性成本,有助于银行在不影响储户基本权益的前提下,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这不仅能提升银行的经济效益,还能促使银行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产品创新,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对于银行存款利率的长期走向,艾亚文强调,“高进高出”的定价策略难以为继,大多数银行对存款利率上浮的调整是阶段性的。未来银行存款利率长期趋势是向下的。对银行而言,应扩大低成本负债来源,利用市场化工具降低整体资金成本。拓展非利息收入,提升盈利韧性,差异化定价与客群经营,降低对利率敏感型客户的依赖。
面对利率变化带来的挑战,从储户角度而言,董希淼建议,在存款利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储户应尽快调整好投资心态,降低对投资收益的预期,平衡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综合进行资产配置。如果希望获得较高收益,那么应承担更高的风险;如果不希望承担较高的风险,那么应该接受较低的收益;如果追求稳健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以及国债等产品。储户如果具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适当增配股票、偏股型基金和黄金等投资产品。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