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于海丽 将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常态抓、深入抓,围绕需求,探索干部成长成才的新路径,引领干部塑魂强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专业精、素质高的政法铁军。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克逊县委政法委了解到,近年来,通过以上举措,托克逊县委政法委为全面推进全县政法工作现代化提供了人才保障。
厚植“要干事”情怀
2024年以来,托克逊县委政法委实行每周三“学习日”、每周五“服务日”、每月28日“主题党日”的“三个日”学习机制,打造理论教辅“思考学”、红色阵地“体验学”、下沉服务“实践学”等特色课堂,不断丰富学习教育形式,设置多元参与模式,常态化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理论和政策,持续推进学习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筑牢了“以人民为中心、矢志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 学则思进,践则思行。托克逊县委政法委积极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创新做实政法为民举措,推行领导班子成员、科室长联系乡镇机制,深入开展党员“双报到”活动和干部“结对”帮扶活动,全方位推动政法干部主动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倾听民意、排解民忧。同时,积极与乡(镇)综治中心沟通,针对区域治理难点,定期开展排查、分析风险隐患专项指导,帮助协调力量化解复杂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困难诉求,将政法工作扎根基层,厚植政法干部为民干事情怀。 “我们把系统学习与深入实践相结合,增进机关干部与基层工作者和村(居)群众的交流互动,从而深入了解基层工作全貌,‘零距离’体验村(居)民的现实生活,对照自己的身份和职责找偏差,培养干部忠诚履职、担当作为的干事热情。”托克逊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精铸“能干事”优势
托克逊县委政法委统筹队伍年轻化、干事精力足、成长需求高等积极因素和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等行业特点,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加强工会和妇联组织的服务功能,采取谈心谈话、传承帮带、压担历练、容错激励等8项关心关爱干部措施,做到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提振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引导党员干部在岗位上充分发挥干事创业的主动性。 在干部能力培养上,托克逊县委政法委采取“上级对口培训+单位集中轮训+科室专题研学”模式,将上级“送学”资源和单位订购教材相结合,加强充电赋能,不断提升政法干部的业务能力。与此同时,针对人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采取老带新、强帮弱等模式,实现进步路上一名干部都不掉队的目标,全面提升了干部综合素质和集体战斗能力。结合“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每季度评选“工作标兵”,通过晒成绩、比贡献、评作风等方式,营造人人学模范、个个争先进的良好氛围,激发干部主动干事、干好事的自觉性。
深挖“干成事”潜能
2024年以来,托克逊县委政法委坚持以重担当、重实干、重实效为导向,拧紧干部培养锻炼“螺丝钉”,完善领导班子成员、科室长、科室成员三级责任体系,制定领导班子分工、科室长分工、科室成员分工清单,明确岗位职责,认真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做到主要领导抓统筹、分管领导跟进度、科室长抓落实、干部尽职责,自上而下形成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压力的工作格局。 为有效根除“懒散庸拖慢”滋生土壤,保持主动履职、全面履职的工作作风,托克逊县委政法委推出“一会议、一记录、一清单”的“三个一”工作机制,每周一开展科室长业务交流会议,科室长汇报每周工作落实情况,领导班子成员现场解决各科室的难点问题;综合办公室全程记录会议内容,前后比对各科室落实整改意见、工作安排、会议要求,形成专项报告;各科室梳理周工作计划清单,针对工作内容制定具体措施、明确完成时限,引导干部主动优化工作思路,激发高效履职的活力和创造力,让干部从被动执行向主动作为转变。 “我们把岗位作为干部成长提升的重要实践平台,以‘周’为周期,抓实抓细干部履职,做到全周期培养、全过程指导、全覆盖监督,推动干部在业务上追求更专、能力上追求更强、业绩上追求更优,实现政法工作全面提质增效,为平安托克逊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为法治托克逊建设厚植了坚实的土壤。”托克逊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