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联盟已线上线下培训一线职工2万余人次,帮助9400余人次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行业企业近700名职工提供学历提升服务……”近日,重庆市电力行业产教融合联盟公布了自2023年成立以来的成绩单。
2023年5月,全国首个由工会牵头的产教联盟——重庆市电力行业产教融合联盟组建。作为推进“求学圆梦行动”的新方法,该联盟聚焦破解产业工人学历技能提升工作中存在的继续教育通道不畅、专业设置针对性不强、工学矛盾难以解决和技能培训不够系统等痛点难点。今年1月,25家企事业单位携手组建了重庆市燃气地质行业产教融合联盟,进一步扩大产教融合的影响力与实践范围。
重庆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余季平表示,两大联盟通过产学研融会贯通、畅通产业工人学历技能提升通道、强化技术交流等方式,为产业工人开辟了学历技能双提升的快车道。
论文写在岗位上
“我本来学的是工程机械专业,面对电力运维这一全新领域,确实感到迷茫与挑战重重。”日前,国网重庆市区供电公司职工王蕴琦谈及自己的成长之路时说,“‘求学圆梦行动’不仅圆了我的本科梦,还让我的技能水平提高了不少。”
王蕴琦专科毕业后,曾辗转于数家企业。2020年,他入职市区供电公司,成为运维岗位上的一线工人。由于专业跨度大、电力理论知识缺乏,他在工作中遭遇了不少困难。
2021年3月,王蕴琦通过了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成人本科考试。“如何写出一篇能够顺利毕业的论文?”王蕴琦回忆,2024年初,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指导老师给出了建议:把论文写在岗位上。
在老师的指导下,王蕴琦结合工作,写了题为《配电网设备的运行维护及供电可靠性管理》的论文。最终,王蕴琦不仅顺利毕业,还将论文中的理论成果成功应用于实际工作,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本科毕业后,王蕴琦被调至重庆科学城供电中心客户服务业务部,从事用电检查工作。他说:“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了,收入也提高了。”
王蕴琦的经历,是重庆市总以产教融合联盟方式推动产业工人学历技能双提升的缩影。重庆市电力行业产教融合联盟成立后,依托华北电力大学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函授站,以“技能培训+学历提升”互联互认等培养方式,全面推行“毕业论文课题+现场技改项目”相结合的选题方法,鼓励学员将论文写在岗位上。
“2023届、2024届325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均来自一线生产岗位,不仅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也为电力行业的技术创新注入了活力。”重庆市能源工会主席刘中国说。
“全链条”赋能人才“强磁场”
“联盟还整合电力企业的培训资源,探索实践专题化、菜单化、常态化、共享化、上门化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同时,探索‘逢晋必考、逢考必训’‘训考晋一体’评价认证,全力打通电力行业产业工人职业技能评价通道。”刘中国告诉记者,得益于联盟建立的贯穿产业工人职业生涯“全链条”的职业技能培训、评价制度,电力行业构建了一个稳固的人才“强磁场”。
国能达州发电有限公司的运行部副主任黎斌就是联盟“全链条”培养机制下的受益者之一。黎斌介绍,一方面,联盟多次通过“专家授课”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专题培训,为各大发电企业的职工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联盟多次举办技能大赛,通过“竞培一体”的方式,系统提高工人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
“通过培训和技能竞赛,大家提升技能后,还可以在联盟整合的技能等级评价机构、职业能力评价考试站进行技能等级认定。”黎斌说,他就是在这种模式下从基层一线工人成长为公司的中坚力量。
刘中国介绍,联盟还探索建立终身教育学分互认转换平台。针对已获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培训证书、技能竞赛获奖证书等成绩的学员,联盟建立了“学分银行”,构建了“书证融通”等转换机制,进一步推动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深度融合。
此外,联盟还联合重庆电力行业协会及相关校企,搭建重庆电力行业“云端”学习交流平台,建成免费开放的标准化课程39门、微课3530节、试题50317条。
“业余时间‘云端’学习,已成供电所全体成员的‘必修课’。”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来苏供电所台区经理顾洋说。
思政课堂开到生产一线
不久前,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资深思政专家龚蒙、重庆劲科电力设计有限公司的劳动模范李喜龙、国网重庆石柱供电公司的劳模曾永洪共同担任授课讲师,为国网重庆石柱供电公司学历提升班的50余名职工带来了一场知识与精神的盛宴。
课后,学员陈涛感慨道:“以前觉得劳模离我们很远,听完课才明白,只要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我们都能成为自己岗位上的‘劳模’。”
“这堂开到生产一线的思政课让学员们有了清晰的精神坐标去追求卓越。”该公司总经理刘东如是点评道。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宗伟告诉记者,学校向联盟企业征集了大量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思政教育课程素材,深度挖掘企业的创业历程、劳模工匠的感人故事等优秀企业文化资源,并将这些融入教学之中。同时,依托企业文化展厅等设施,将思政课堂从校内延伸到基层一线。
“目前,联盟内的百余名劳模工匠已成为‘思政老师’,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人故事为学员们送来精神财富。”宗伟说。
据悉,重庆市总将紧扣重庆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推动产教融合联盟“多点开花”,构建起以联盟为支撑、企业为主体、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工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让更多产业工人踏上学历技能双提升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