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田姣 资阳观察 吴昊江
项目介绍
四川仕净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是资阳市建市以来首个百亿级项目。项目位于资阳临空经济区三草湾片区,占地约897亩,拟建设年产20GW(吉瓦)高性能单晶硅片和20GW(吉瓦)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智能制造工厂、辅助用房及配套设施等。
目前,该项目正朝着今年3月28日首片(电池切片)顺利下线及6月30日建成投产的目标全力冲刺。预计2025年上半年产值将达到1.5亿元,全年产值将达到10亿元。整个项目达产后,能够带动就业2000余人,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
远瞰四川仕净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建设现场现场探访
2月24日,四川仕净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建设现场,阴雨绵绵,室外温度不足10度。然而,与寒冷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焊花飞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1100余名施工人员正争分夺秒,与时间展开激烈竞速——距离3月28日首片(电池切片)下线的关键节点仅剩32天。
在四川仕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厂务部经理熊家亮的工作电脑里有一张倒排工期的Excel表,上面的工作任务细化到每一天,比如3月5日完成吊顶和围护结构,3月10日设备进场,3月27日完成设备安装调试……
“时间紧、任务重!”在项目建设现场,熊家亮指着展板上“3月28日首片下线”的节点说道,目前完成工程量的80%,机电设备安装的进度刚过45%,动力站完成进度的70%,废水站完成了进度的50%,成品库、研发楼、倒班楼等配套设施按计划正在加快推进,“但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1个月了。”
四川仕净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制造基地项目一期厂房建设现场,施工人员在红色剪叉车上作业在采访过程中,熊家亮反复提及“3.28”这一时间节点。“这是我们立下的‘军令状’,必须在这一天实现首片下线。”他告诉记者,为保节点,春节期间,他和200多名工人一直留在建设现场,差不多大年十五1100余名工人就已经全部复工。
作为项目核心的一期厂房,施工正如火如荼推进。记者在现场看到,十余台红色剪叉车在钢架间升降穿梭,300余名身着绿色反光背心的工人们正在不同作业面忙碌,钢材焊接的蓝色火花不时闪现,发出的“嗞嗞”声此起彼伏。
“这个厂房长度870米,宽150米,建筑面积13.5万平米,是目前业内厂房面积最大、产线最长的生产车间。”熊家亮介绍,太阳能电池片市场瞬息万变,超长厂房的建设是为了技术储备,同时也增加了施工和成本管控的难度。
挑战不止于此。项目采用的是N型TOPCon高效电池生产工艺,对空气的洁净度要求极高,要求生产车间洁净度等级达到千级。“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注意,比如在管道的安装上需要采取特殊的封堵措施,不然就可能达不到洁净度要求。”熊家亮坦言,每一处细节都可能影响未来产能释放,容不得半点妥协。
四川仕净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制造基地项目一期厂房建设现场如何既抢抓工期,又保证标准不降?熊家亮给出的答案是,交叉施工、协同高效推进。比如,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就创新采用垂直分层施工管理体系,将总高度划分为13个独立施工层次,构建起立体化空间管控网络,这样就能确保厂房内日均300多名施工人员、三十多台机械设备在有限空间内有序协同作业。
夜幕降临,项目建设现场依旧灯火通明。为了抢抓进度保证施工的连续性,施工方将班组增至两班倒,关键设备安装细化到小时制。“目前机电设备安装、外墙板铺设、管道焊接等多道工序同步推进,确保预期目标圆满达成。”熊家亮说。
未来期许
资阳市临空经济服务中心产业落地服务科科长徐灿:
该项目是资阳临空经济区布局光伏产业清洁能源方面的“链主”项目,将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落户,推动资阳光伏产业从无到有,实现清洁能源领域的重大突破,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接下来,我们将以3月28日首片下线为关键节点,全力优化工期、充实人力。通过领导包联、专班服务、专人驻场的工作模式,坚持每日调度,有效组织各参建单位,充分利用时间和作业面开展交叉施工,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确保项目高效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