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TK观察
大家好,我是TK磊哥,曾在国内多家知名电商公司操盘数亿级体量行业,在线上与线下、会员与营销、品牌与工厂、直播与矩阵、平台与渠道等方面,都略懂一二。2021年开始进入TT行业,目前公司是2024年官方头部直播机构之一,公司签约合作达人600+。想在这里和大家聊聊,分享一些我的见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觉得说得中肯,有些价值,欢迎关注或添加youzichuhai合作交流,如果觉得没有价值,划走就好。
最近身边朋友问磊哥关于TikTok怎么做的越来越多,他们有些是国内抖音淘宝的电商卖家,增长遇到了瓶颈,或流量急速下滑,有些是入局亚马逊较晚的跨境卖家,根基还不牢固,传统跨境平台做得很吃力,有增长但不多,还有一些是工厂主和厂二代,订单量缩减,大单变散单,预付变账期甚至到付,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就业和考公考研的三重压力,似乎做“一人公司”成为了现在很火的机会,然而,TikTok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作为从2021年底就开始做TikTok的一家公司,我们历经了从亏损300万+到逆风翻盘,从搞不定供应链到成为多个市场Top的直播机构,同时又作为生产过多篇TikTok行业“10万+”爆款内容的观察员,我有太多的“失败教训”和大家分享,也有一些“平台红利”和大家透露。但就像电影哪吒2里面的台词,关于TikTok,“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做大山”,有很多你以为的“本该如此”在TikTok却是“恰恰相反”。
01
TikTok真的超级难做
先写在第一段,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家,TikTok真的不太容易做的,不是费用高,不是店铺门槛高,也不是没有相应的人才,更加没有上升到“文化理解”这件事,其实我总结来说,就是“认知黑洞”,并且是“快速变化的认知黑洞”。比如早期TikTok美区曾经有薅运费补贴羊毛,有商家可以月入几十万刀,比如说早期的水晶直播很火,几乎就是一夜之间,TikTok水晶赛道变了天,比如说新市场的“半闭环”红利,很多卖家听都没听过,红利就结束了。。。
最近联系我的几个抖音大卖,一上来就问磊哥,怎么到东南亚找主播,他们要做商家自播,我发现自己很难改变他们的想法,只能甩出一张张数据告诉他,目前他想做的市场,直播占比约15%不到,商家自生产内容的占比不到5%,基本还是靠外部达人,叠加起来粗算下,商家自播的占比,可能只有2-3%,而且,这个占比不代表事件的成功率,从几个数据来看,目前达人账号单场直播可以突破2000美元,只占整体市场达人的不到10%,这里面基本是外部达人,商家自孵化达人不超过20%,也就是说,商家在TikTok如果上来选择了自直播,单场想做到2000美元,成功率大约是0.1%~0.15%,这与国内抖音60%+份额来自直播,国内抖音不论大小卖家都在全力发展店铺自播的情况,相差了可能不止百倍,所以毫不夸张的说,此时的TikTok商家上来就想要做自孵化直播间,真的是一下子找准了最容易亏损的一条路。
从国内的内容电商来看,想做大,都在搞直播,只有头部的直播达人,没有头部的短视频达人,头部的短视频账号也是做的头部直播达人的切片,那么TikTok直播难在哪里呢,很多人会想到算法不准,用户习惯,文化接受度等等,其实都有关,甚至还要面临非常多在国内平台做直播没有遇到过的挑战,毕竟是直播间实时“表演”的方式将产品卖给海外的消费者,反过来想,什么样的老外在直播间给你卖东西,你会停下来看,你会去买,你自然就更能理解老外购买我们中国团队推销的产品的想法。
02
TikTok开店真的很难吗
做TikTok,简单入手的短视频带货也不是那么容易,新手推荐无货源模式,用橱窗去带货精选联盟的产品,是相对低投入的小生意,如果是商家想在TikTok卖货,必然还会涉及到店铺模式的问题。TikTok有全托和非全托模式,本土店和跨境店,部分市场还存在中资外企店,哪个更适合你,我推荐的路径还是,有在海外线上或线下卖过的品,可以不用考虑全托,再根据自己有的企业身份,选择做本土店还是其他店,如果是没有出海过的产品,只是猜测好卖,看到类似的好卖,那建议还是先全托测品。
所以在TikTok开店,这个长期以来对一些店铺贩子来说红利很大的生意,很多时候真的还是一些“信息差”,建议想做的卖家多关注一些TikTok的官方账号,少关注一些行业博主,官方有非常多的“免费入驻”的正经通道,所以现在要在TikTok开店做东南亚或者欧美,还要花钱买店的朋友,我不李姐,哪怕做美区,不用纠结本土店,跨境店也不错,哪怕做英区,不用纠结本土还是跨境店,先全托入局也挺好,哪怕做东南亚,跨境模式也很快,哪怕做日韩,独立站还有机会。
03
TikTok商家累、达人也很难
TikTok商家有些累,一方面是想不明白累,一方面是看清了真相执行累。
为啥想不明白呢,因为很容易往两个极端靠拢,一个是做亚马逊速卖通等传统货架跨境电商的极端,总想着一上来就干铺货,对标竞品搞价格,投流放量,但一顿操作之后经常发现一点水花都没有,上次遇到一个深圳的卖家和磊哥说,为什么同样的商品,我都卖29美金了,还没有同行卖35美金的卖的好,搞不懂了,这就是TikTok,价格敏感度也是分区域的。还有一个极端是想按照抖音打法来快速放大,认为只要凑齐了人货场,用最精细化的SOP颗粒度就可以直接秒杀TikTok玩家,最后也灰溜溜结束了。
上次有朋友和我交流三只羊团队出海做TikTok,他们的精细化运营程度就是业内顶尖的,但是整体来看,我认为还是供应链驱动是第一因素,其他运营手段是加分项,但一定不是决定项。
往一个极端走,是为了躺在舒适区,这个是人之常情,但是TikTok很遗憾,没有什么能多躺一会儿的舒适区。
另外一方面,是看清了真相后,发现执行起来,没有技巧,全是精力投入,时间投入,成本投入的“枯燥”的累。从商家来说,TikTok做的好的卖家,单月建联的达人数量超万个,实际达成协议要履约跟踪达人的数量也有上千个,这个事情不能停,停了内容素材就断了,也意味着销量快速下滑。
商家累,达人也难,TikTok很多想做达人带货赚取佣金和服务费的达人,他们的快速出现与消失,甚至不会在TikTok留下什么水花,但有可能一个达人账号从经营到消失,背后就是一个个想在TikTok上搞点收益的个体,他们都付出了几千或几万块的沉默成本。
从达人机构来说,大量要和商家沟通选品,沟通合作方案,沟通达人,测试产品也非常的枯燥和吃力不讨好,有些坚持不下去的机构没办法干起了代运营或者教培,有些则艰难得靠平台的补贴维持生计,真正能靠自己“卖掉”后生存的机构凤毛麟角,我们合伙人去年到美国转了一圈,得出了上面这个结论。
但必须要这么做,这就是机构的价值,不管是商家端还是机构端,大家此时的累,都是为了后期的“复利”,宁可眼前先苟且干着,不愿意放弃这个难得的红利赛道。
04
TikTok算法真的不准吗
很多做了一段时间TikTok的朋友会问磊哥一个问题,说TikTok算法不准怎么来看?既然这么“不准”,要不要等它“准了”以后再来做?
TikTok算法“不准”,我认为用“不全”可能更加贴切,本质上还是在发展规模初期的组织不健全,还有进入新市场有政策适应期和文化适应期导致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是一个需要购买羽绒服的买家,如果是在抖音,平台会将你的需求细化成几个要素,例如你是喜欢品牌还是白牌,大概能接受的价位,更习惯购买的方式是直播还是短视频,喜欢直降促销还是买赠玩法,以及你购买是给自己,还是给家人,喜欢居家款还是户外款,可能从各个维度,都会给你打上很多“标签”,这就构成了对于用户想要购买一件羽绒服的综合“算法”,而每个算法的背后,除了要匹配对应的“IT技术人才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匹配对应的“供应链”。
如果同样的购买需求,应用在TikTok,那会是什么样呢,即使按照国内抖音的算法得知,你是一个喜欢国际知名品牌的户外运动羽绒服的20-25岁的男生,你最喜欢的促销方式是领一个关注后的优惠券,那这句话看起来非常正常,但是需要满足的话,要解决的问题还是蛮多的,这里可以提炼出5个关键词,“国际品牌”、“户外运动”、“20-25岁”、“男性”、“领券”,如果TikTok现有入驻的商家,只能满足其中2-3个“卖点”,那这个生意都“做不成”,这就很好理解了,虽然磊哥不太懂技术上的事儿,但“识别每个标签”背后要的技术手段,一定是要“IT工程师”来完成的,如果有太多的“伪需求”并不能给TikTok创造收益,那么对应的“IT人员”就没有其存在的价值。
或者换个角度来说,2024年TikTok全球电商GMV份额是320亿美金,2024年抖音电商的份额大概是3.5万亿人民币,国内外相差了15.6倍。所以从电商角度来看,比如同样的一个类目,比如美妆,国内抖音服务的团队人数是海外TikTok团队服务的人数,十倍都不过分,换言之,TikTok的无论是前端的“行业”经理,还是后端的“技术人员”共同构建的TikTok电商服务体系,能做到国内抖音的十分之一,就已经算“超标合格”了。
这样看,你还会质疑TikTok的算法不准吗,其实有些“不按套路出牌”反而是很多综合实力不足的商家一个很大的机会,如果每个打法都很成熟了,你确定很多资本和头部玩家不会all in吗,此时还有普通玩家的机会吗
05
TikTok投流效果真的差吗
年前的时候,我和几个做TikTok还不错的卖家在聊,关于TikTok投流的事儿,我发现卖家分成了两个极端,一部分人觉得说,TikTok投流现在就是扯淡的,根本没效果,现在投流的都是大聪明,还有一部分人说,TikTok投流是必须要做的,虽然不稳定但他们也在努力尝试。
首先无论对于投流效果是褒是贬,我认为现阶段介入TikTok付费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还是,TikTok的流量现阶段一定是最便宜的,往后只能越来越贵,不论TikTok是模式上,还是经营红利的变化上怎么发展,只要商家和使用者越来越多,TikTok的流量会越来越有价值。
现阶段要介入付费的原因是,流量足够便宜,需要在这个阶段培养“用户标签”,训练投流的技巧,从营收的主要贡献率来看,国内抖音已经进入了全面付费时代,广告营收远超电商营收,TikTok未来是否有这个趋势呢,我认为一定会的,只是现在腹背受敌还没办法发力,另外也奉劝所有想在TikTok拿到结果的卖家朋友,真想要在TikTok投流这块拿到大结果的,不要迷信“折扣户”,老实找官方渠道开户更靠谱。
此外,做国内电商的朋友经常听到一个词叫“通投拉满”,TikTok如果你也相信这么来做的话,你会瞬间亏本,TikTok在你的标签还没打上之前,千万不要做揠苗助长的动作,这只能加速你的失败,高ROI的方法论,第一条是控制风险,第二条才是寻找优秀的素材和产品做结合。
06
TikTok信息差还有很多吗
TikTok的信息差真的太多,以至于很多一下子不了解TikTok的朋友一进来就闪了腰,有人没想到,很多做TikTok赚钱的玩家,从来都没有打开过TikTok,只凭了一部手机,就完成了所有的“闭环”,通过卖铲子、工具,做二道贩子,也是一个在TikTok有人拿到一些小结果的案例。
在国内或者海外FB等平台发表过的内容,在TikTok还有再次爆的机会吗,答案是:有的,尤其是在某个市场没有开通TK小店之前,对于内容的监管是挺弱的,这也是我经常和大家朋友提到的“新市场的短暂红利”。
红海市场寻找蓝海品类,蓝海市场寻找红海品类,TikTokShop所有的电商国家都应验了这个逻辑,在亚马逊做到年销售5亿+的浙江卖家Andy和我说,他原本以为跨境几乎没有什么增长的机会了,因为他努力了三年,在亚马逊的增速都很难突破8%,最难的一年,能不下滑就很不错了,没想到做了TikTok以后,原本以外老掉牙的爆款产品,又能够爆发一次,让他十分惊讶。
最近DeepSeek也爆火,有人对新技术保持冰冷的态度,觉得固守着自己的资源和认知,原来可行的事情一定还可行,有人表现出特别的狂热,觉得自己是赶着时代新技术的弄潮儿,有人散布着“焦虑”说,今天不懂AI,明天就要被AI淘汰,有人则用“AI变现闭环”来快速收割一部分学徒。
未来AI能够给跨境甚至整个商业带来什么变化现在还很难判断,就像互联网零售冲刷传统零售的时候,有人抗拒,有人欣喜,AI是否是下一次巨大的产业革命,和AI的使用监管和定义,会有很大的关系,至少在此时此刻,AI在跨境电商TikTok领域的应用,我认为还十分早期,主要是做“辅助”和“提效”的动作,如果这个“辅助”和“提效”本身就可以让你降低成本,产生盈利,例如教培行业,那你把AI和帮你做TK赚钱划上等号我觉得也可以,就像杭州一家公司小数汇智,他们ProBoost就是最先在TikTok上接入DeepSeek的数据软件,可以帮助商家辅助选品和运营,这样的“辅助”和“提效”需要在你原有的基本盘上才能发挥作用的话,假设你的基本盘都没有形成盈利闭环,0*100还是0,关键看自己怎么用了。
周末我还看了一本讲中小企业管理的书,是阿里首任COO关明生写的,他在书中提到了“道、谋、断、人、阵、法”的金字塔模型,企业要走的长远必须关注“道”,但现在TikTok你要想玩好,还是得先找到0-1闭环下来可以让你活下去的路径,万丈高楼平地起,第一层不牢固,是没有机会建到第三层的。
关于TikTok,人们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喜欢它的人坚定不移,全力All in,玩不透的人觉得它体量小又变化多,大家都在山的各自一边,有人向上在爬,有人选择避而远之,或许那些绕开这座山的朋友会发现,想要看到真正的“日照金山”,今天不翻越“这座山”,明天还有“下一座山”。
关注回复“加群”,或添加助理微信:youzichuhai03,加入TikTok免费交流群;
体验文中“ProBoost”数据软件,公众号后台私信:“PB”领取免费会员体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下一篇:如何提升评审专家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