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税网
高峰
近日,新西兰税务局向外界介绍了该局加强征管的有关情况。该局有关人士称,借助第三方信息是其“堵漏增收”的法宝。
加强征管效果明显
新西兰税务局大企业司司长托尼·莫里斯介绍说,该局的管理理念是“让纳税人轻松履行纳税义务,加大违规难度,让蓄意逃税者付出高昂代价”。从该局提供的征管数据看,上述理念得到充分体现:97%的纳税申报按时提交,96%的税款按时缴纳。对于潜在的不遵从情形,新西兰税务局加强了征管措施。以2024—2025财年第一季度(2024年7月至9月,新西兰财年从每年7月1日开始)为例,该季度税务局开展了近2000起审计,较上年同期增长55%。通过税务审计和信息化系统自动推送风险,共调整纳税申报近4亿新西兰元(1新西兰元约合4.1503元人民币),入库欠税超12亿新西兰元,同比增长33%。
第三方信息“立首功”
新西兰税务局加强征管离不开第三方信息的支持。据了解,近10年来,“新西兰土地信息局”一直向税务局提供有关房产持有者信息。不管是个人、信托机构、公司还是合伙企业,房产持有者都必须提交房屋买卖、转让等信息,并提供纳税人识别号。这些信息让税务部门对全国房产持有、交易情况一目了然,并可据此提醒纳税人履行申报义务。托尼·莫里斯说:“例如某位纳税人此前在所得税申报中申报过房屋租金所得,这一次却没有申报,但他名下仍有多处房产,我们就会深入调查一下。”房产信息还是追征欠税的有力工具。“我们发现,如果我们让欠税者知道我们掌握他持有房产的情况,他就会更加迅速地缴纳欠税。”
信托公司是许多国家税务部门的监管重点,新西兰也不例外。从2022—2023财年起,信托公司需要履行更加严格的信息披露义务。原因之一是从2021年4月1日起,新西兰个人取得应税所得超过18万新西兰元的部分,适用税率从33%提高到了39%,许多人开始借助信托达到避税目的。“通过信托公司披露的信息,我们更加清晰地掌握关联实体间的资金往来,还注意到39%的最高个人所得税税率实行后,公司和信托的留存利润明显增加。”托尼·莫里斯说。
通过信托公司披露的信息,新西兰税务部门还发现另一个“堵漏增收”点:如果某位纳税人一方面从信托取得大额利益分配,另一方面却没有调整家庭年收入申报,就涉嫌从税务部门多领取了“工作家庭补贴”。这个补贴是新西兰以退税的形式为有工作同时需要抚养未成年小孩的家庭提供的一种福利。新西兰华人通常将其称为“奶粉金”。“奶粉金”是依据家庭年收入按照一定公式来计算的,如果本年度家庭年收入发生变化,需要在下一个财年“多退少补”,多领的“奶粉金”要退给税务部门。“我们发现有3500人从信托取得了大额分配,却没有调整其家庭年度所得申报。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调查的线索。”托尼·莫里斯说。
此外,支付服务提供商也是新西兰税务部门重要的第三方信息来源。这些服务商每月向税务局提供相关信息汇总表,后者会将上面反映的销售信息与货物与劳务税申报表进行比对,借此发现逃税线索。加密货币作为一种新型资产,也进入了新西兰税务部门的监管视线。新西兰税务局已经发现22.7万名加密货币用户,完成了约700万笔交易,价值为78亿新西兰元。托尼·莫里斯说:“我们正逐个联系最大的交易商,并计划对小规模交易商开展宣传辅导,因为大家对有关纳税义务还不十分了解。像房地产领域一样,我们要让那些拥有足够多加密资产的人知道我们掌握了这些信息,他们通常会更痛快地缴纳欠税。”
新西兰税务部门有这么多第三方信息来源,一些纳税人也许会希望通过现金交易来躲避监管。但现金交易也会留下痕迹,无论是支付还是存入银行,都躲不开监管。新西兰银行有义务向税务部门报告可疑情形,此外群众举报也是重要的线索来源。托尼·莫里斯说:“我们每年会接到约7000条举报线索,其中大部分与现金交易有关,例如用现金支付员工工资或供应商货款等。举报者包括心存不满的员工、客户、竞争者或前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