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蒋彧淼 通讯员 汪亚玲
本报讯 日前,第二届“浙江省青少年英才·‘双带’农村青年人才”培育对象名单出炉,秀洲区新塍镇益丰生态农场负责人马建军入选,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青农人。
马建军,一位怀揣乡村振兴梦想的“90后”农创客,毕业后就扎根乡村,在关工委、“五老”人员和高级农技师的指导下创办益丰生态农场。
提起马建军,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他的农场种植推广了柿子中的“爱马仕”——太秋甜柿。马建军认为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懂技术、有知识、善经营的人,于是积极探索新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面对太秋甜柿种植前期收益低的难题,2021年,马建军创新性地将套种与套养相结合,在柿园套种蔬菜。“第一年套种奉化大芋头就实现亩产1500斤,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果园前期收益问题,还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目前已在当地广泛推广。”马建军告诉记者。
为了优化农业设施设备,马建军积极运用“物联网+农业”技术。在镇农技中心、农业老专家等多方指导、帮助下,马建军不断优化农业设施设备,如今,农场已经采用了水肥一体化、自动卷膜控温和管道喷雾等技术,解决了减肥、减药和工人老龄化、用工难的问题。因这些技术的优质利用,益丰生态农场被评定为省级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基地。
马建军不仅专注于自身农场的发展,还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帮助其他农户增收致富。在关工委和“五老”人员的协调下,他对因缺乏栽培管理经验而亏损的公司开展技术结对帮扶,从施肥施药到修剪整枝等各个环节进行精心培训,帮助大棚油桃农户扭亏为盈。他也因此获评省级基层农技推广(万向奖)先进个人。2020年至今,马建军带领全区30余家农业公司、农场和农户种植甜柿,帮助引进新品种并指导种植技术,被聘为嘉兴市秀洲区甜柿行业协会会长,如今嘉兴不少农场在他的带动下种植太秋甜柿。
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青农人需要的职业素养,在这个“90后”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常用农机我都会操作,农忙时,哪边缺人我就补上哪边。”马建军不仅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农机,而且对烘干机等电脑控制的机器也是驾轻就熟。周边合作社的农机如果出现“疑难杂症”,都会邀请马建军前去一起研究解决。
更难能可贵的是,马建军不忘回馈社会。在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马建军也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他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联合开展田间课堂,研发适合研学的授课内容。作为新塍镇中学等学校的劳动教育指导老师,他向学生捐赠脆柿果树,讲解农业科普知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他还时常慰问周边村社的困境儿童,为他们送去关爱。去年,马建军还作为青年企业家代表,参与“震塍青年”长三角一体化交流合作,积极拓展发展视野,为农业发展寻求更多机遇。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从最初的稚嫩向着成熟蝶变。见识了很多优秀的农人前辈,逐渐明白了做农业的意义不单单是种植、采摘、销售这么简单。从一颗种子到一颗果实,所承载着的不仅是时间和心血,更是农业人的匠心精神。”马建军告诉记者。
从一名青农人逐渐成长为行业的领军人物,马建军的经历激励着更多“90后”新农人逐梦乡野,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光发热。“我们将继续推动‘银雁关爱·共富育苗’行动,发挥‘五老’优势,培育更多优秀青年人才,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力量。”秀洲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校内误伤同学 责任如何划分?
下一篇:提醒您关注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