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A股市场掀起了一轮国资央企重组的热潮。多家国资央企在资产整合方面频频出手,引发广泛关注。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传统产业需要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需要加速布局。近期国资央企的重组预示着新一轮的国资整合潮,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国资央企将重组整合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而央企在2025年围绕“三个集中”原则的投资并购重组或将进一步提速。
国资央企频“举牌”
2月16日晚间,宏盛华源发布公告称,山东电工电气将其持有的公司8.43亿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份比例为31.52%)无偿划转予中国电气装备。本次权益变动后,中国电气装备将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此前,中国电气装备已与兵器装备集团有过一次交易。据保变电气今年1月17日公告,2024年9月27日,兵器装备集团与中国电气装备签署了《企业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协议》,将其直接持有的保变电气37.98%股份及保定同为电气设备有限公司100%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国电气装备。
另一家央企控股的中国盐湖集团也在2月8日举行了揭牌仪式。该集团由盐湖股份、青海汇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五矿盐湖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共同组成,注册资本100亿元人民币,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持有中国盐湖集团53%的股份,青海省国资委及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持有47%的股份。
据记者了解,今年1月,盐湖股份控股股东股份协议转让过户完成,中国盐湖集团成为盐湖股份的控股股东。盐湖集团在去年12月30日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青海国投及其一致行动人芜湖信泽青持有的盐湖股份6.81亿股股份,占盐湖股份总股本的12.54%。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国资央企在资产整合方面频频出手。数据显示,截至2月12日,以首次公告日作为统计依据,A股市场涉及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合计122起。其中,19起已完成,103起正在进行中。从所属的申万一级行业来看,房地产、基础化工、建筑装饰三个行业居于前列,依次为14起、11起、10起。
“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实力。例如,东风系、兵装系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拟发生变更,重组预示着新一轮的国资整合潮,旨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中国企业改革研究会研究员周丽莎认为,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传统产业需要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需要加速布局。国资国企通过并购重组,可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推动产业升级。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产教融合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说,重组整合的路径,包括行政化方式和市场化方式。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和不同适用条件。通常来说,市场驱动、企业主动推进实施的重组整合,更容易完成形式整合后的深度融合,真正做到“1+1>2”。在当前阶段,市场已经发育成熟,市场化整合已经成为国有企业重组整合的主要方式。
多重因素助推整合热潮
近年来,国资央企重组整合方面动作频频,受到广泛关注。
从政策层面看,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无疑国资央企的重组整合将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2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国资央企将深入推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更好发挥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国有资本“三个集中”,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
此外,2024年出台的“国九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明确大力支持并购重组,带动了并购重组市场的持续升温。
据数据宝数据,2024年,央企、地方国企的平均并购金额分别为268.26亿元、136.79亿元,分别较近10年均值增长129%和170%,展现出国有资本整合加速的态势。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目前政策层面明确了并购重组的“可”与“不可”,并提高了监管的包容度,简化了审核程序,提高了审核效率。凭借着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更充裕的资金体量和逐步完善的考核机制,央国企并购重组浪潮正盛,国有资本改革也将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
业内人士指出,多重政策引导,同时在推动做大做强的目标影响下,央国企加快并购重组、整合资源,以提升产业协同效应,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无论是服务于前瞻性布局,还是致力于推动同质化业务整合,其根本目的都在于增强国有资本核心竞争力,提升国有企业产业发展引领力,进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与国有企业。”刘兴国表示。
重点领域逐渐明晰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国务院国资委的多次公开表态中,均表示下一步将以中央企业重组整合为抓手,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据了解,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收入占比要达到35%。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央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正在逐渐形成营收,结合国务院国资委对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收入比重要求,央企在2025年围绕“三个集中”原则的投资并购重组或将进一步提速。
周丽莎表示,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领域,将继续是国资央企并购重组的重点方向。
另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如钢铁、煤炭、电力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需要通过并购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而产业链关键环节,特别是围绕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则可能进行上下游整合,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刘兴国认为,从国企并购重组的领域,总体上看,应当是以各级国资委年度工作中所部署的重点领域为主,在不同区域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领域,但整体上都将围绕做强主业、提升产业链、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国计民生等目标来推进,因而重点领域或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产业。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