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的启的笔顺是:点、横折、横、撇、竖、横折、横。
启(拼音:qǐ)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用手开门,本义是开启、开门。开门意味着开始,启便用如开创、开拓、开始之义。也用如一般意义上的开始。教导要开口,故启也用作教导、启禀、禀告之义。启事,即陈述事由。启事一词也即从此开始使用。启在古代又特指一种陈述性的文体。
文字溯源:“启”的本义正如上面字形分析得出的结论一样,表示开门,引申为打开。如《左传·昭公十九年》中说的:“启西门而出。”“启西门”就是打开西门的意思。现代汉语说的启封即打开信封、封口。
由“打开”引申可以表示开发、拓展的意思,例如《韩非子·有度》中记载有:“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启”即指的开拓、扩展的意思。而“启动”“启用”当中的“启”开讲,古人把立春、立夏称为“启”,大概也是来自于这个意思。
康熙字典
又《尔雅·释言》:启,跪也。注:跽也。《诗·小雅》:不遑启处。传:启,跪。处,居也。又广韵:别也。又刻也。又《诗·小雅》:元戎十乘,以先启行。注:王氏曰:军前曰启,后曰殿。先军行之前者,所谓选锋也。
又启事。《晋书·山涛传》:涛为吏部尚书,凡用人行政,皆先密启,然后公奏,举无失才。时称山公启事。又《字汇》:姓也。
又《尔雅·释畜》:前右足白,启。注:《左传》曰启服。疏:《昭二十九年》卫侯来献其乘马,曰启服。杜预曰:启服,马名是也。又《埤雅》:雨而昼晴曰启。又星名。《诗·小雅》:东有启明。又与启通。详前启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