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乘坐过马来西亚校车的孩子才知道的趣事
创始人
2024-08-06 13:09:32
0
只有乘坐过马来西亚校车的孩子才知道的趣事

对于很多马来西亚朋友来说,一定都对这亮黄颜色的、看起来有点旧、车身的两侧写着 “Bas Sekolah” 的交通工具很熟悉吧!

Bas sekolah(马来语里,“Bas”是巴士,“Sekolah”是学校,组合起来就是——校车),从80-00后,校车都是大家上学的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校车也占据了大多数马来西亚孩子的上学的回忆。

虽然,马来西亚的小学也是按照就近入学的制度,但由于某些因素而导致一些孩子们只好到离家较远的学校去上学。还有一点就是,有些学校因学生人数众多,而导致教室短缺,学校只好按年级分为上下午班两部分。上午班的上学时间一般是从上午7:30am开始到下午12:30或1点结束。而下午班则是从下午1:30到6:30或6:45结束,所以,很多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乘坐校车上下学。

马来西亚的学生(中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由父母接送乘坐私家车上下学,或选择乘坐校车上学,他们几乎都不会步行去学校。马来西亚的校车都是个人经营和管理的,而不是学校管理,所以,校车上会有来自同住一个住宅区,却上不同学校的学生。

马来西亚校车的收费是按照距离长短而定的,一般每个月的费用大约马币80令吉-100令吉左右。虽然,这费用虽看似合理,但如果家中有2个孩子的话,长期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了。再加上,就算是学校假期不上学,仍然要继续付车费(一年里需付11个月的车费)。即使如此,对于一些无法接送孩子的上班族父母,校车能解决孩子上下学的问题了。

校车承载了许多80、90、甚至是00后的“上学记忆”,上学时每天早上只要一听到熟悉的校车喇叭声,然后就是车声“呼”的一声从家门前路过时,或就知道又到了学生该准备出门上学了,这时候可以见到穿着校服,背着书包站在家门口等候校车的学生了。

在30分钟的车程里,校车俨然就像是一个迷你的社交场所,来自不同学校的中小学生共乘一车,无形之中就结交了许多新朋友。今天,一起来看看只有乘坐过马来西亚校车的孩子才知道的趣事吧!

天还未亮,就背起沉重的书包,半睁着眼睛在家门口等校巴

由于乘坐校巴的学生人数多和为了避免上班高峰的堵车,一般不到6点师傅就开始挨家挨户地接孩子上学了。

早上,师傅一般是按小区的远近的顺序而接孩子上学,所以,如果是第一个上车的孩子,每天早上5点左右就必须起床,做好各种准备和吃完早饭后,大约在5:45-6点前,就得半睁着眼睛在家门口等待校车的到来。

校车来了,却还没准备好

有时候,校车已经到家门口了,可是孩子还正在穿鞋,或还在吃早饭。这时候,就会出现这经典的尴尬一幕,因为家长会拉开嗓子大喊“快点,车来了!”,令人尴尬不已。

因为让大家久等了,上车后就会发现被全车人注视着的尴尬情景

这场面想必很多很多朋友都不陌生吧。因为,自己迟到了,上车后而被大家“注目“的特别待遇。有时候,甚至会有人从车里伸出头来大喊“XXX,快点啊!”。

睡过了,车走了

如果校车6点来的话,就必须准时在家门口等候。因为,师傅不会因为等一个人而浪费大家的时间,所以,如果睡过头了,只好自己想办法上学了。这也是非常常见的“趣事”之一。

当校车晚点了,却担心是不是师傅把自己给忘了

有时候校车也会晚点,到了约好的时间都不见校车,这时候孩子就会想是不是“Uncle把自己给忘了呢?”,“再不来的话会不会迟到呢?”。有时候甚至希望校车抛锚,那就不用上学了。

希望能和那些“酷”孩子们坐在车的最后一排

其实,车内的座位也大有学问的,一般前座是“书呆子”或“好孩子区”,中间的座位是“吃货区”,而后排座位就是“传说的人气区”,一些受欢迎的学生都喜欢坐在最后一排,所以如果能坐在那附近的话,自己也能变得和他们一样有人气。

身边坐着一位浑身臭汗的孩子,却必须默默忍受

马来西亚的天气炎热,总是特别容易出汗。在车上如果身边坐着一位浑身臭汗的朋友,却必须忍受着,真的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就只好拼命忍着,希望自己或他能马上下车。

在车上享受上车前买的零食

在很多学校的门口,都会有卖食物、零食和饮料的小摊。每到放学时,都会见到许多学生们挤在摊位前争先恐后的买各种零食、饮料等。买好了,就立刻跑向校车,然后就在车上吃东西了。

当校车挤满了人,一些年纪较大、体格壮的“酷孩子“就会站在车门口

以前,几乎所有校车都挤满了人,大家都挤得像沙丁鱼似的,车门也都关不上。这时候,就会看到一些长得又壮又酷的中学生站在车的梯级上,就会出现这令人惊险的一幕。

校车师傅会因为孩子把手伸出窗外而大声骂人

以前,大多数的校车都是没有空调的,所以孩子们都会把车窗拉下,然后把手伸出窗外仿佛像一只自由的小鸟,直到师傅大声骂人,孩子们才会乖乖的坐下来。

第一个上车,最后一个下车

上学时,第一个上车的孩子,一般都会是最后一个下车的,比其它孩子晚到家。这是因为师傅会按照早上接孩子的反顺序逐一把孩子送回家,所以,每当看到车上的人越来越少,到最后只剩下自己和师傅两个人的时候,都会感到非常的孤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孙杨参赛4项 涵盖短中长距离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李蓓)昨天,即将在本周末开赛的2025全国游泳冠军赛报项名单出炉。3...
齐鲁品牌文化数智平台共建项目启...   张志恒 王鑫 济南报道  5月13日举行的“新质山东 品筑未来”2025年山东最具影响力品牌暨《...
云湖兰山服务综合体运营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 5月13日,观山湖区环百花湖旅居推介会暨云湖兰山启幕式在观山湖区朱昌...
守好健康证的“健康关” 人都没到场,证就办好了?近日,有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医疗机构的健康证体检项目“缺斤少两”,规章制度形同...
“我的论文不是AI写的”(图) 转自:天津日报  有网友反映,自己原创的论文经过系统检测之后,竟被指出AI生成内容比例过高。据媒体报...
应用机器人与3D打印术行颌骨截...   刘通 通讯员 崔子昂 李鲲济南报道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口腔科颌面外科陈安威、王涛、韩亦冰及...
美股周二收盘点评:通货膨胀率下... 来源:宏观对冲陈凯丰Kevin截至4月份的12个月里,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了2.3%,而截至3月份的1...
纽约汇市:美元下跌 美国通胀率...   彭博一项衡量美元强弱的指数兑所有G10货币均走低,此前发布的美国4月份消费者价格涨幅低于预期。投...
要为丘陵山区等研制急需急用的装...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  近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2025年“天府良机”薄弱环节关键技术装备...
亮出低空经济发展的未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杲 李欣忆7款“四川造”低空产品小鹰-700飞机  ●是目前唯一国产的上单翼...
聆听“沧海龙吟” 共赏民歌之美...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张帆 摄影 曹彤)昨天,由首都图书馆发起并联合天津图书馆、河北省图书...
彩桥即将合龙   5月12日,宜宾市屏山县岷江二桥工地施工繁忙,建设者对桥梁最后几榀钢拱架进行吊装作业。岷江二桥是...
第二十届西博会5月25日开幕 ●拟邀请匈牙利、老挝为主宾国,浙江、青海为主宾省●拟特邀阿联酋担任大会合作伙伴●据初步统计,西部各地...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  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留下帕特农神庙、雅典卫城等文明遗产的希腊是西方文...
“公证日记” 转自:天津日报  智慧公证  曾经,办理继承公证需要集齐一沓证明材料,群众要跑好几个部门;如今,滨海...
武清区扎实推进兴业富农 绘就乡... 转自:天津日报  初夏时节,灿烂的阳光夹杂着阵阵微风,深情抚慰着大运河畔的武清区南蔡村镇丁家瞿阝村。...
如皋农商银行:双向奔赴谋发展 ... 4月27日,如皋农商银行举办“跨境人民币赋能外贸企业发展”专题培训会。会议邀请跨境人民币业务优质企业...
泰州农商银行联合海陵区供销总社... 日前,泰州农商银行与泰州市海陵区供销总社在城中街道联合举办“政银携手进社区 惠民助农促消费”系列活动...
将虾苗卖到“小龙虾之乡”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丽霏  5月,鲜活肥美的小龙虾大量上市,中江县黄鹿镇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
建圈强链 四川农业明确产业“路... 5月11日,四川省大邑县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园区,工人在试验田中开展小麦新品的测产工作。 李旭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