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历年录取率 90年代高考录取率
创始人
2024-11-19 09:49:12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中国高考历年录取率 90年代高考录取率相关的问题,今天,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历届考生人数
  • 2、中国高考历年录取率
  • 3、90年代高考录取率

中国高考历年录取率 90年代高考录取率

历届考生人数

历届考生人数如下:

2010年:

参加高考人数946万,高考录取人数657万,高考录取率69%。

2011年:

参加高考人数933万,高考录取人数975万,高考录取率72%。

2012年:

参加高考人数915万,高考录取人数685万,高考录取率75%。

2013年:

参加高考人数912万,高考录取人数684万,高考录取率75%。

2014年:

参加高考人数939万,高考录取人数697万,高考录取率74.3%。

2015年:

参加高考人数942万,高考录取人数700万,高考录取率74.3%。

2016年:

参加高考人数940万,高考录取人数705万,高考录取率75%。

2017年:

参加高考人数940万,高考录取人数700万,高考录取率74.46%。

2018年:

参加高考人数975万,高考录取人数790.99万,高考录取率81.13%。

2019年:

参加高考人数1031万,高考录取人数820万,高考录取率79.53%。

2020年:

参加高考人数1071万,高考录取人数967.5万,高考录取率90.34%。

2021年:

参加高考人数1078万,高考录取人数1001.32万,高考录取率92.89%。

高考录取规则:

分数优先:

每一批次每一阶段院校录取时,高考总分高的考生先于总分较低的考生投档。举例:甲考生650分,志愿1北京大学、志愿2清华大学、志愿3复旦大学;乙考生620分,志愿1复旦大学、志愿3上海交大、志愿3南京大学。

由于甲考生分数高于乙考生,所以甲考生先投档,如果甲考生不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但是够复旦大学分数线,虽然复旦大学其填在志愿3,甲也是先被投进复旦大学,虽然乙考生志愿1是复旦大学,依然在后面投档,这就是分数高优先投档。

遵循志愿:

每个考生所填的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计算机投档时按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顺序依次进行检索。

一次投档,不再补档:

省考试院在正式投档前一般会进行多次模拟投档(理解为正式演出前的排练),期间会和各院校沟通是否需要调整招生计划等,模拟没有问题后,会正式投档,投档后不再补充投档,在院校没有录满的情况下,会组织征集志愿填报。

以上数据出自大学生必备网。

中国高考历年录取率 90年代高考录取率

中国高考历年录取率

中国高考历年录取率的变化历程揭示了教育体系的逐渐开放和国家对人才需求的提升。以下是历年数据的概览: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录取率稳步提升:从最初的5%到1982年的17%。1983年至1994年,录取率持续增长,1994年达到36%,表明教育规模扩大和竞争加剧。


1995年至2006年,录取率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保持在50%以上,反映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和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1999年突破50%大关,标志着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1世纪初期,高考人数激增,录取率在56%至75%之间浮动,反映出教育资源的进一步分配和优化。2007年后,尽管高考人数破千万,录取率仍然保持在50%以上,表明录取标准和教育质量的双重提升。


2019年和2020年,录取率分别达到了79.53%和89.75%,这显示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包容性增强,以及对高质量教育资源的更大需求。整体来看,中国高考录取率的上升反映出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国家对人才战略的重视。

中国高考历年录取率 90年代高考录取率

90年代高考录取率

(https://www.baoaido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90年代高考录取率的相关内容。

90年代高考录取率是多少
90年代的高考录取率因年份和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90年代初期的高考录取率较低,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90年代后期的高考录取率逐渐提高。
具体来说,1990年全国高考录取率约为22%,而到了1999年,全国高考录取率已经提高到了约56%。当然,这些数据仅供参考,实际录取率可能因地区、学校、专业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90年代的高考录取率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反映了我国教育改革和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成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高等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
以上法律依据说明了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和高校招生的自主权。高考录取率的提高是教育改革和高校扩招政策的体现,也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更多相关文章关注:www.baoaidong.com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扎根沃土 砥砺奋进 新华社记者 韩佳诺 太行深处,订单农业催开老乡的笑颜;西北戈壁,供销直播间将特色农产品送进千家万户;...
“天下嘉峪关”夜游项目入选“2... 本报嘉峪关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于晓明)近日,由嘉峪关市申报的“数字赋能推动长城文旅融合‘破圈出海...
甘肃单日用电量创历史新高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占东)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统计,受今冬首轮寒潮大风天气影响,甘肃采...
科技赋能保障粮食安全 技术创新... 后焕文 青稞是青藏高原最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优势作物。为保障甘南州粮食安全,着力解决好种业“卡脖...
对接产业升级新疆高校培育新质生... (来源:中国改革报)转自:中国改革报□ 祝坤艳 刘鑫岳 郭凯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