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7月23日电(记者赵宇飞、吴燕霞、李晓婷)正在重庆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西洽会)上,一组“逆势飘红”的亮眼“成绩单”成为国内外嘉宾关注的焦点——今年上半年,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21.6万标箱,同比增长30.3%,目的地已拓展至107个国家和地区的319个港口。
陆海新通道是由中国西部省份与东盟国家合作打造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以重庆为运营中心,各西部省区市为关键节点,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通达世界各地。
本届西洽会上,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指数最新一期成果正式发布。指数报告显示,西部陆海新通道规模发展指数、质量发展指数和竞争力发展指数分别为125、112.7、101.9,反映2021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运行规模、质量、竞争力三线齐升。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共同发布的《新通道 新格局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发展报告2017—2022》显示,5年来,沿线省区市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额不断攀升,由2017年的589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1077亿美元,运输货物品类由50余种发展到640余种。
开通近5年来,这条新通道破解中国西部国际物流难题,让中国西部“拥抱”世界,也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创造出发展新机遇。
在本届西洽会的陆海新通道展区,汇聚着拥有统一“陆海优品”品牌的出口商品,包括宁夏枸杞原浆和干红葡萄酒、甘肃百合、新疆坚果、广西螺蛳粉、贵州茶叶等。
依托陆海新通道,中国西部企业也可以更深入地融入全球产业格局。在陆海新通道的支持下,重庆小康工业集团在印尼投资1.5亿美元,建立汽车制造基地。疫情发生后,陆海新通道提供了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保障。
该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张兴燕算了一笔账:“从重庆到雅加达,通过传统江海联运需要30多天,而陆海新通道将物流时间控制在20天以内,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在推动西部地区“拥抱”世界的同时,陆海新通道也为沿线国家(地区)拓展出发展新机遇。
7月5日,老挝—中国进出口商品集散分拨中心在重庆揭牌,中老两国将依托陆海新通道,搭建集中采购和分销体系,开展产业全链条合作,持续做大“运贸产”一体化,不断拓展双方在能源矿产、农业等领域贸易往来。
“以前,老挝的大米等农产品运到重庆、四川等地,至少需要20多天。”长期从事中老贸易的民生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经理吴杨说,如今货物搭乘陆海新通道中老班列,从老挝到重庆只需4天。
在此基础上,中国正依托陆海新通道,与柬埔寨探索打造“运贸产”一体化香蕉供应链,与马来西亚推动形成陆海新通道马来西亚供应链资源中心等。
“互联互通是供应链韧性的核心所在,向南,陆海新通道连接东南亚年轻、活跃的经济体,向北,连接中国增长速度最快的西部地区,通过高效的陆海新通道衔接,节约了区域间货物运输时间。”在本届西洽会上,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通过视频致辞表示。
杨莉明说,面临全球不确定性,陆海新通道初心不改,汇聚志同道合的伙伴,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助力实现互利共赢,期待陆海新通道不断延伸网络,鼓励更多利益相关者参与通道建设。
“陆海新通道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能,为共建‘一带一路’打造新引擎,为保链、稳链、促升级提供新选择,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