缇庡浗涓轰簤澶轰簹澶湴鍖虹殑闇告潈(鍖楃害鐢辫皝鎺у埗)
admin
2022-07-23 17:41:23
0

  上月末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的北约峰会启动了北约的又一次“东扩”,将更多欧洲国家绑上美国战车。引人瞩目的是,峰会邀请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亚太地区国家领导人以“合作伙伴国”身份参会,同时峰会首次将中国写入新“战略概念”文件,大肆歪曲中国内外政策,声称中国对北约的“安全、利益和价值观”构成系统性挑战,文件中充斥着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

  近年来,北约频繁染指亚太,亦步亦趋地追随美国开启转向太平洋的战略。比如此前韩国国情院就已宣布加入北约下属的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CCDCOE),与该组织其他成员共同加强网络防御领域的能力,进行合作和情报共享。北约及其“盟主”美国近年在亚太地区的一系列行为试图把欧洲集团对抗的套路复制到亚太,通过塑造对手、拉帮结派、制造焦虑、深化矛盾的方式扰乱地区局势,增加地区安全风险。

  美国在这一轮北约“东扩”中扮演核心角色,主要在于美国自身的战略“焦虑”。在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的2022年度国防战略报告中,再次将中国称为“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而在美国维系霸权的工具箱中,北约是其中的关键武器。受美国推动,北约与亚太国家的联系加深了世界范围内的对抗氛围,使得各国面临的安全危机被刻意放大。一系列扩张行为的背后,有两个原因起到关键作用。

  一是美国将亚欧不同区域的安全问题强行挂钩,挑拨北约其他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对华定位偏离事实。美国颠倒黑白,肆意攻击抹黑中国,不断向国际社会兜售“中国威胁论”,通过贩卖焦虑凝聚共识,让北约成为实现霸权战略的帮凶和侵略工具。欧洲因此也受美国压力和自身政治因素考虑对中国愈加防范,大谈“中国威胁”成为北约国家安全议题的“政治正确”,对中国的许多政策妄加猜测,制造并散布涉华谎言,极力渲染“中国挑战”,就好像远在亚太的中国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影响北约国家的整体安全形势。

  比如美国大肆渲染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殖民主义”,无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攻击中国在吉布提的第一个解放军保障基地威胁地区安全,却罔顾美自身在全球有三百多个海外军事基地的事实。与此同时,美国正在北约内部进行广泛的战略动员,进一步导致对华定位严重偏离事实。

  二是美国依然停留在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中,希望将中国树立成为北约国家共同的“新对手”,到处拉帮结派遏制打压中国。北约因冷战而生,天然需要塑造一个强大的外部对手来凝聚共识。美国过去四十年的对华政策基调被称为接触政策,而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政治、经贸以及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将中国转变为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下的重要成员。但中国的逐步崛起让越来越多的美国战略家和政客感到焦虑。2020年,时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公开否定美国对华接触政策,认为其彻底失败,并将中国称为对美国的系统性挑战,之后越来越多的美国学者和政客开始支持对华方面的对抗政策。但不管是原来的接触政策,还是现在的对抗政策,美国的目的都没有改变,即通过“同化对手”“打压对手”的方式,来稳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深深埋藏在美国心中的冷战思维也导致美国在看待中国时戴上了意识形态偏见的有色眼镜,认为中国在意识形态、制度、安全、经济等方面对美国及自由主义国家发起挑战。因此拜登一上台便高举“自由”“民主”大旗,从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角度出发拉拢欧洲盟友,刻意渲染“中国威胁”,制造矛盾。

  在美国的推动下,北约已然沦为美国维系霸权的工具,美国心病在哪里,北约的战略目标就指向哪里。北约从建立伊始就是以美国为主导、以欧洲国家为附庸、以对抗为目标的军事联盟,美国之所以对北约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其在北约国家的驻军是一大重要原因。冷战期间,北约是美国对欧洲国家的安全承诺;冷战结束后的三十余年间,北约一次又一次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幌子,肆意对多个主权国家发动战争。因此,美国对于北约的主导地位,使得北约逐渐成为美国维护自身利益和霸权地位的工具。近年来美国逐渐从中东抽身,把重心调整到亚太地区,并开始围绕着中国做文章,于是相应地希望将北约的战略目标也向亚太方向“东扩”,与美国在亚太区域的盟友一道威慑中国。美国的做法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其他国家身上,尽显霸权主义本质,严重地威胁到了亚太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而北约频繁对外输出安全危机、搞小圈子对抗的行为,也在加剧联盟内部分化的风险。北约为谋求自身绝对安全不断东扩,酿成乌克兰危机的苦果,给欧洲和全球和平发展造成严重冲击。而北约新一轮的扩张,将进一步加剧与俄罗斯的对立,减小“缓冲区”,加速欧洲的政治与安全分裂,增大地区安全风险。几十年来,北约已从最初的12国扩张到目前的32个成员,各国由于国家利益和面临的安全风险的不同,很难完全达成一致,无形中增加了其内部分化的风险。美国强硬将北约成员国捆绑在一起来对抗中国,在对华问题上,无论是在G7还是北约内部,成员国仍然存在分歧。比如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曾指出,北约提出的对华议题太空泛,实际远比这些议题复杂,涉及经济、技术、价值观、战略,将精力放在对付中国上,会导致成员国内部出现裂痕,因为中国既是竞争对手,也是一个在全球问题上可以合作的大国。

  冷战剧本早已过时,决不能在亚太地区重演,中国要高度警惕北约企图染指亚太的行为,奉劝北约放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过时理念。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是世界和平发展的正能量。中国提出并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为国际社会解决和平发展等重大问题提供了大量公共产品。安全问题只能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一味强调权力和竞争,靠着结盟和搞小圈子的方式解决安全问题,只会加深安全危机,增加军事冲突的风险,唯有合作才是解决安全问题的唯一方法。

  (作者:刘典,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闻随笔】“买全球、卖全球”... 转自:光明日报【新闻随笔】   2025年4月18日,为期6天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
一座城市的“请战书”① 转自:沈阳晚报  □伏桂明  走进沈阳的1950-1953,情感总是那么饱满,话题总是说不尽。  以...
以主动“赢商” 转自:沈阳日报  □孙连宇  近日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咬定目标、加压奋进,强攻二季度、...
沈阳全面启动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 转自:沈阳晚报  本报讯(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记者张一弛)4月18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进一步...
什么叫干眼病? 什么叫干眼病?是由于眼镜过度疲劳造成的,干眼病的主要症状是眼睛有干涩,灼痛感,眼屎较多;眼酸、眼痒、...
怎么学会说话与人沟通技巧 怎么学会说话与人沟通技巧要想学好说话与沟通技能,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相应的看些书,然后将书上的这些技能...
“沈水之阳 书韵流芳朗诵会”举...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特约记者刘国栋)4月19日,2025世界读书日“沈水之阳 书韵流芳朗诵会”...
谷雨染春深 转自:沈阳晚报  □侯进元  四月中下旬,晨光悄然融入谷雨的柔情,世界仿佛被一场温柔的梦包裹,变得湿...
东北首个冰淇淋博物馆年底“甜蜜... 转自:沈阳日报  4月18日,米开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辽宁七星方圆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正式签约,米开朗冰...
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商会成...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傅淞岩)4月15日,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商会成...
植下希望 种下美好 转自:光明日报
2025年东北三省一区跳绳公开...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丁瑶瑶)4月19日,“体彩杯”2025年东北三省一...
以“轻量化骨骼”托起C919的... 转自:沈阳日报  在国产大飞机C919翱翔蓝天的壮丽图景中,沈阳昌兴复材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
一季度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需求... 转自:光明日报本报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杨舒日前从自然资源部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一季...
昆剧《世说新语》重构魏晋风度   本报讯(记者 王润)《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体小说,字里行间生动传神的“...
创新“头雁”,还看首都北京!   编者按  AI第一城、独角兽第一城、“小巨人”第一城……提起首都北京,科创绝对是一个高频热词。2...
【我在现场】西辽河“听水” 转自:光明日报【我在现场】   4月6日傍晚,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门达镇四合村党支部书记叶明——记者...
耐心沟通拆除楼顶私搭鸽棚   有市民近日向12345热线反映,西城区南华里社区楼顶有人搭建鸽棚饲养鸽子,不仅扰民,随着天气变热...
《中国2024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转自:光明日报本报北京4月20日电(记者金振娅)中国医学科学院20日在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发布《中国2...
扬帆共启新航途   4月,东南亚繁花满树,青翠满目。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成功召开后不久,习近平主席2025年首次出访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