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宏图·“县”在启航】广西荔浦:拉长链条赋能“金芋飘香”集群聚势叫响“衣架之都”
admin
2023-04-21 17:32:41
0

  编者按: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中国各地县域以实干笃定前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备受期许的新征程。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立体展现中国县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感受新时代壮美中国、活力县域的蓬勃气象,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大宏图·“县”在启航》系列主题报道,33个地方频道100多名记者走县域、看发展、探变化,沉浸式解读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韧性密码”,与您共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图景。

  央广网桂林4月20日消息 “我还有几年就退休了。退休之前,我想把荔浦芋产业链的标准制定下来。”从事荔浦芋研究工作30余年的邱祖杨,心系芋头产业的发展。

  荔浦芋,因盛产于广西荔浦市而得名,口感粉糯清甜,素有“天下芋头看荔浦”之说,是荔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如今,荔浦芋产业正不断朝着现代化、规模化方向加速发展。

荔浦城区全景(央广网发 梁成明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作为广西民营经济活跃的市县之一,荔浦近年来以桂林南部副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坚定不移地走产业兴市强市之路,产业集群不断壮大,荔浦芋、衣架等优势产业正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小芋头延长产业链,铺就百姓“共富路”

  人勤春来早,时下正值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在荔浦市青山镇三联村的一片种植基地,一垄垄芋芽被覆盖上地膜,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孕育着新希望。

  邱祖杨在田埂间走走停停,不时用相机记录种植基地的样貌。

  1992年,大学毕业不久,邱祖杨选择返乡进入荔浦农业系统,进行荔浦芋研究工作。如今,邱祖杨已经成了荔浦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荔浦芋基地点缀在村庄间(央广网发 荔浦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荔浦位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南部,这样的环境正好满足芋头需要高温多湿的条件。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在荔浦种植的芋头,与在其他地区种植的相比,淀粉含量更高,芳香烃等物质不同,今年我们将培育100个样本,对此作进一步论证。”邱祖杨表示,他们希望通过找出对应的基因,为荔浦芋做一个“身份证”,推动整个芋头产业链形成一个系统标准,包括清洁化栽培技术、病害防控、深加工等方面的产业发展标准。

  “现在我们每年会组织人员进行实验种植,持续优化品种,并把优质品种推广给种植户。”邱祖杨说,多年来,荔浦十分重视荔浦芋的生产,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让农业科技人员对荔浦芋的提纯复壮以及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2022年,荔浦市还出台政策,在荔浦芋主产区开展品种资源保护,推动荔浦芋绿色、连片种植,提高产业规模。

  “这几年芋头都很抢手,不愁销售,整个荔浦市一天能销几十万斤,今年我计划种植200亩。”在三联村的荔浦芋种植基地,有着20多年种植经验的苏龙和告诉记者。2022年,他种植的荔浦芋面积约150亩,每亩产量4000斤左右,年产值达300多万元。

芋头经过初步冲洗后,会被送到削皮车间进行加工(央广网记者 黄月芬 摄)

  随着甜品、奶茶、预制菜等产品在市场上“走红”,荔浦瞄准机遇,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香芋+”经济。

  在荔浦市一家芋头深加工企业的冷库里,芋肉丸、芋泥、鲜芋片、荔浦芋扣肉等产品琳琅满目,正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销往全国各地的批发市场,进入餐饮渠道。

  “今年一季度,我们收到了很多回头客订单,每天都有上万单。”荔浦市马岭镇一家芋头深加工企业负责人吴荣才表示,作为一名返乡创业者,他十分看好荔浦芋加工产业的前景。

  “未来,我想做荔浦芋从初加工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拓宽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渠道,做成全国较大的集散市场。”吴荣才说。

工人对芋头进行切片(央广网记者 黄月芬 摄)

  目前,荔浦有20多家企业从事芋头深加工生产。2022年荔浦种植荔浦芋5万多亩,产量达10.4万吨,种植及加工销售产值超23亿元。

  “围绕全产业布局,我们持续推进荔浦芋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工作,始终坚持绿色标准引领、科技支撑,并完善生产和产品标准体系,提升农产品的市场附加值,不断壮大现代化农业产业生产。”荔浦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培干表示。

  小衣架智能化,争当工业振兴“排头兵”

  锯型组装、挂钩烤漆、贴签打包装箱……在荔浦市郊区的一家衣架生产基地,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一根根衣架源源不断地产出。不久,它们将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销往海外市场。

  从小作坊生产到“中国衣架生产基地”,再到如今的“中国衣架之都”,荔浦市“小衣架、大产业”的市场格局不断攀升。

荔浦衣架自动化生产车间(央广网发 雷琦竣 制作)

  20世纪80年代末,荔浦市首家专业生产衣架的企业创始人覃裕祥为了完成外贸订单任务,与10多名工人通过自行设计草图,研制辅助生产的半自动机械。他们用自行车轮毂钢丝做衣架挂钩,耗时6个月将10万个木衣架加工完成并交付。此后,荔浦拉开了“衣架之都”的序幕,为这座小城开辟了创业新路径。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荔浦衣架产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壮大,如今进入了衣架家居“2.0时代”,正朝着百亿大产业前进。

  荔浦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罗祖廷介绍,近年来,荔浦市衣架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产品70%以上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地区,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市场份额近七成。

  “30多年前,我们生产20万根衣架要一年时间,现在通过智能化制作只需要一天!”如今,覃裕祥的儿子覃元高同样深耕衣架家居行业,是荔浦市衣架家居行业协会会长,行业这些年的发展,他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未来我会继续优化公司的产品结构,推动产业向集群化、专业化和智能化发展。”覃元高分享道。

  衣架产业的迅猛发展,也让本地人姚艳娥的生活慢慢发生变化。十几年来,她从一家衣架生产企业的车间工人晋升为了车间管理人员。“现在每个月能拿到5000多元工资,在这里工作,还能兼顾家里的老人与小孩。”姚艳娥说。

  荔浦不断壮大的衣架家居产业,不仅解决了一大批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小五金、油漆化工、塑料制品、印务包装、原材料种植等配套企业的发展,上下游产业链日益完善。

衣架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央广网发 雷琦竣 摄)

  目前,荔浦拥有各类衣架加工企业300多家,涌现出了一批现代化衣架家居生产企业,不断为这座“桂北小城”融入新鲜血液。

  莫家龙是其中一名创业者,他带领的团队中“00后”人员占一半,平均年龄24岁。

  “目前我觉得衣架家居行业发展有两个痛点:头跟尾。‘头’就是很多原材料仍需去外地进货,‘尾’就是现在很多工厂只能做品牌代加工,定价权被动。现在我主要从事电商板块,想把销售定价的权力拿回本地。”莫家龙说,未来他计划做工厂升级,让衣架产业实现更加智能化发展。

  “一张蓝图绘到底”,荔浦坚定“工业强市”定位不动摇,使得一个不沿海、不靠边的县级市,凭着无中生有、敢为人先的创业创新精神,近年来先后获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等国家级荣誉。

  小团扇文创结合,扇出“非遗”大前景

  “这里的山水特别漂亮,我们玩了一天。人杰地灵,还有好吃的,文化底蕴也很好,我非常喜欢。”春暖花开,广东游客杨女士来到荔浦荔江湾景区旅游。即使不是假期,也仍有不少游客慕名来这里打卡拍照。

  盈盈荔水环绕,座座青山延绵。荔浦的性格,可以说一半是实体经济带来的“坚韧”,另一半是绿水青山带来的“温柔”。

  荔江湾有“水中水,山中山,桂林山水第一湾”的美誉,从空中俯瞰荔江湾景区,宛如世外桃源仙境,又似一幅婉约恬淡的诗意水墨画。

荔江湾景区贯穿于山间的玻璃桥成为网红打卡地(央广网发 荔浦荔江湾景区供图)

  “今年旅游复苏,我们景区的游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0%,收入也在增加。”桂林荔浦荔江湾景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德强说,景区80%以上的员工来自周边村庄,景区的复苏也让村民们重拾了增收的信心。

  “这几年,我们不断提升景区景点品牌意识,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荔浦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旅游服务中心主任农超华介绍。

  依托生态资源优势,荔浦打造了马岭旅游核心带、县城滨江旅游核心区、青山龙怀修仁旅游核心带,以及全长50公里的荔浦旅游精品线路景观,形成了全新的旅游产业集群,成为名副其实的“广西特色旅游名县”。

荔浦银子岩景区溶洞景观(央广网发 荔浦银子岩景区供图)

  前往桂林旅游的游客们可能会注意到,当地多处景区或是酒店里会陈列着一把把团扇,而这些精美的团扇就出自荔浦。近年来,荔浦还以积极融入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契机,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融什么、怎么融?这把团扇给出了荔浦的答案。

  团扇历史悠久、造型优美,扇面图案的编织、绘画多以桂林山水为主,所以又称“桂林团扇”。2018年,“桂林团扇制作技艺”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这背后离不开荔浦老人邱广初的坚守。

游客感受团扇文化(央广网记者 黄月芬 摄)

  1982年,一直致力于团扇制作与文化传承的邱广初创建公司。他不断钻研,从材料到工艺推陈出新,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制扇流程,产品越来越精致,远销国内外。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团扇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何进行传承与创新?这成为了摆在邱广初面前的一道考题。

  为让桂林团扇制作技艺得到传承和发扬,邱广初将团扇制作技艺传给了几个儿女,免费培养了近百名徒弟,通过文化交流、大型展览、课堂教学等多种方式,将团扇文化、团扇技艺广泛传播。目前,公司员工大约有200人,年产扇子量约600万把。

  作为桂林团扇的第二代传承人,邱广初的女儿邱燕珍除了以师带徒、徒再带徒的方式传承技艺外,还通过技艺创新,将团扇与剪纸、壮锦等元素结合,与时尚跨界融合,通过“非遗+文创”的形式,把团扇的文化展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现在我们还在桂林各地开设体验场馆,让来到桂林旅游的游客可以沉浸式了解团扇制作的工艺,让团扇成为游客到桂林带回家的一张名片。”邱燕珍说。

邱燕珍(右一)走进校园传授团扇技艺(央广网发 何丽红 摄)

  旅游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荔浦通过深耕“文旅融合”大文章,推动荔浦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当地区域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荔浦接待国内游客175.98万人次,同比增长78.57%;旅游消费25.05亿元,同比增长82.05%。

  “荔浦将进一步营造敢干、敢闯、敢试、敢首创的发展氛围,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新跃升,像荔浦的‘荔’字那样叠加发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发展荔浦新篇章。”荔浦市委书记李玉清表示。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荔浦保持“赶考”的清醒,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同时,正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努力跑出加速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圳城市吸引力解码:城市能级升... 来源:风财讯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住宅项目规范》,并定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新规范要求住宅...
美国胁迫他国限制对华贸易,商务... 据多家境外媒体报道,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国家施压,要求其他国家限制与中国...
科学家研发出超硬合金,能承受 ... IT之家 4 月 21 日消息,在构建未来科技的进程中,能够承受极端环境考验的材料至关重要。无论是高...
IDC:预计2028年中国大数... 格隆汇4月21日|国际数据公司(IDC)近日发布2025年V1版本《全球大数据支出指南》显示,202...
三诺生物2024年度分配预案:... 4月21日三诺生物发布2024年度分配预案,拟10派2.2元(含税),预计派现金额合计为1.22亿元...
协创数据: FCloud云手机... 投资者提问:尊敬的董秘您好!最近的关税战,让敦煌网意外走红。贵司的FCloud云手机、蜂传出海是专为...
创新药企ETF(560900)... 4月21日,截止午间收盘,创新药企ETF(560900)涨0.92%,报0.769元,成交额216....
日本央行加息遇阻 瑞穗呼吁趁机... 瑞穗全球市场部联席主管Kenya Koshimizu表示,日本央行应该加快缩减政府债券购买规模的步伐...
10级以上雷暴大风!进入最强时... 转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今天南方降雨进入过程最强时段局地将遭遇大暴雨需警惕强对流天气同时北方地...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上门“问诊”助...   近日,国家电网甘肃电力(庆阳南梁)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走进环县公交集团有限公司集中式充电站对电动...
俄剧未来新世界女儿国是哪一集 俄剧未来新世界女儿国是哪一集俄剧未来新世界女儿国是第五集。在第五集中讲述世界大战后全世界只剩下女人,...
我国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渗透率达... 截至2025年4月21日午间收盘,智能车ETF泰康(159720)上涨0.83%,跟踪指数中证智能电...
寻找征途春秋无双的朋友。 寻找征途春秋无双的朋友。我就春秋无双的 不过是个小号 O(∩_∩)O哈哈~1.你是谁?2.想找谁?
中证A50ETF(159591... 4月21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ETF(159591)涨0.00%,报1.104元,成交额914...
十八而冠 志启星河——西安市第... 十八岁成长的誓言四月春风浩荡,万物竞发,正如十八岁青春的朝气蓬勃。4月16日下午,西安市第三中学教育...
“健康智医”CACA-AI智惠...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4月20日,在2025中国抗癌协会整合科普大会上,阿里健康与中国...
科创100ETF基金(5882... 4月21日,截止午间收盘,科创100ETF基金(588220)涨1.48%,报0.960元,成交额1...
800红利低波ETF(1593... 4月21日,截止午间收盘,800红利低波ETF(159355)跌0.30%,报1.000元,成交额2...
女子接了个取消年费电话被骗95... 来源: 央视新闻 #反诈民警30分钟帮女子追回95万#【...
粤港澳大湾区ETF季报解读:份... 2025年第一季度,平安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粤港澳大湾区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