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尿液检查报告 1。
尿的形成由肾脏负责,血液通过肾丝球,除血球及蛋白部份外,概过滤之液体,经肾小管之选择性再吸收,形成尿液,后再经输尿管而储存于膀胱,经一定的时间,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2。
尿液一般检查正常值摘要 检验项目 正常值 颜色 清或淡黄、透明 糖定性 2~3mg 100ml(阴性) 蛋白定性 阴性 比重 1。 010~1。
030(早晨第一次尿比重大于1。018) 酸碱度(PH) 弱酸性 显微镜检查 红血球 小于3个/高倍视野 白血球 小于5个/高倍视野 管型 无或偶见透明管型 尿胆素元 阴性或弱阳性(稀释20倍为阴性) 尿胆红素定性试验 阴性 尿胆红质 阴性 丙酮 阴性 3。
数字代表意义 *尿色 尿色变混浊或色的改变如出现血尿、酱油色或尿色明显加深均提示有病理意义。 *尿糖 尿糖阳性可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胰腺炎、胰腺癌、长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
*尿蛋白 尿蛋白阳性可分为生理和病理性,前者可见于剧烈活动后,高热或摄入大量蛋白质后均为一过性和暂时性尿蛋白。病理性蛋白尿可见于各种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病综合症、肾动脉硬化和全身性疾瘸如心力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
*尿比重 尿比重固定于1。010±0。
003称为「渗尿」,见于慢性肾炎后期,全日各次尿比重小于1。018表示肾浓缩功能不全、尿崩症。
尿比重增高见于脱水、血容量不足后。 *尿酸浓度 强酸性尿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强碱性于代谢性碱中毒,服用碱性药物及肾小管性酸中毒。 *显微镜检查 (1)红血球:尿中红血球异常增高称之为「血尿」。
轻者在光学显镜可查见红血球增多;重者在肉眼即能见到血尿,常见于泌尿系统疾病和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进性肾炎、尿路感染、结石、肿瘤和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钩端螺旋体及流行性出血热。 (2)白血球:尿中白血球大于5个/高倍野为异常,如出现成堆形态不规则的白血球称之为「脓尿」。
可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急、慢性盂肾炎、膀胱炎、尿 道炎、肾脓肿、肾结核,另外某些疾病如淋病 、梅毒等尿中也会出现白血球增多。 *管型 管型大多是由蛋白质及有形成份在肾小管内凝固而形成的圆柱体。
正常人偶见透明管型,红血球管型提示可能为急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白血球管型则提示可能为肾小管有活动性病变及肾实质的损害,而脑样管型和肾功能衰竭管型均算是严重肾脏疾病、肾功能衰竭的信号。 *尿胆元 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疸,如免疫性血性贫血、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和肝实质性损害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
*尿胆素定性试验 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其意义与尿胆元相同。 *胆红质 阳性见于阻塞性黄疸如总胆管结石、胰头癌、壶腹部癌和肝细胞性黄疸如病毒性肝炎及中毒性肝炎。
*丙酮 阳性是酮症酸中看的表现,见于糖尿病、饥饿、呕吐、腹泻、严重妊娠呕吐等。 ▲ 看懂粪便检验报告 1。
由化学仪器检查粪便,可知消化吸收情况,消化器官之炎症程度,肠胃道之出血,肠道产生虫,甚至肝胆胰等功能之判断。 2。
粪便一般检查正常值摘要 检验项目 正常值 颜色 成人呈黄褐色 婴幼儿呈金黄色 显微镜检查 血球 高倍镜下无或偶见上皮细胞和白血球 食物残渣 粪便中可见少量淀粉颗粒、肌肉纤维、脂肪滴、植物细胞 虫卵 无 大便潜血试验 阴性 3。 数字代表意义 *颜色 (1)绿色:食用大量绿色蔬菜。
(2)柏油样便(黑而富有光泽):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如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出血或食用铁盐及铋。 (3)红色血便:见于结肠和直肠病变如肿瘤、息肉、大肠溃疡、胃癌等疾病,另外有时食用甜菜及蕃茄未消化亦会造成。
粪便表面附有新稣血、点状血斑:见于痔疮出血。 (4)巧克力色便:常见于阿米巴痢疾。
(5)脓血便:见于细菌性痢疾 (6)棕黑色:为肉类含类较高食物。 (7)淡棕色:为饮用牛乳类饮食。
(8)黄色:脂肪类及大黄梗叶。 (9)灰白色:为胆道阻塞或黄疸。
*显微镜检查 (1)血球:出现在大量红血球见于肠道下段炎症和出血,如结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结肠癌、息容或痔出血;大量白血球见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 (2)食物残渣:粪便中出现较多的淀粉颗粒见于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而出现大量脂肪滴为脂肪消化不良;出大量肌纤维表示蛋白质消化不良。
(3)虫卵:因感染寄生虫不同而检出蛔虫卵、钩虫卵。 (4)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表示可能为消化道出血,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胃肿肿瘤、肠道钩虫感染。
由于该项检查简单易行,故常用以作为消化道肿瘤普查的指针。而食用动物血、肝、瘦肉等可出现潜血试验假阳性,必要时应限制以上食物三天后再进行检查。
BLD+ 潜血临界 就是出现了少许红细胞.尿隐血 是指尿中有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而非红细胞;而尿液中含有较多的红 细胞,称血尿。
尿隐血阳性,由电脑尿液分析仪测出尿隐血阳性[尿隐血(+)即为阳性],作镜检发现有红细胞者。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血红蛋白与珠蛋白结合,分子量大,不能从肾小球滤过膜滤过,而无血红蛋白尿。
临床上出现血红蛋白尿的原因主要为血管内溶血,即血管内大量红细胞被破坏,释出游离血红蛋白,过多的游离血红蛋白超过珠蛋白的结合能力,而从肾脏排出发生血红蛋白尿,严重时尿呈酱色。其次为尿路中的溶血,即当尿储存在膀胱中时有红细胞,但因尿比重过低或呈碱性受到破坏而释放出血红蛋白而呈尿隐血阳性。
肌红蛋白尿是由各种原因(变性、炎症、广泛创伤和代谢紊乱)的肌肉组织破坏而从尿液中排出引起的。肌红蛋白分子量较小,可从肾小球滤过膜滤过。
尿隐血试验阳性的原因很多,包括:(1)血型不合时的输血、蚕豆病、严重烧伤或感染、恶性疟疾及某些药物或毒物所致炎症;(2)各种溶血性贫血发作,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及过敏性血红蛋白尿症;(3)慢性前列腺炎;(4)标本放置过久,尿中红细胞破坏。尿液中出现少量隐血可不必担心,如果长期出现需要寻找原因。
其实尿隐血试纸阳性反映的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而非红细胞。尿液中含有较多的红细胞,称为血尿。
正常人尿液中无红细胞,或偶有微量红细胞(每高倍镜视野0--2个)。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久站后,尿中可出现一过性微量红细胞,这种情况属正常,没有临床意义。
一般认为,最常见们的是秘尿系统疾病,其中又以肾小球疾病、结石、感染和肿瘤较为多见。 尿液中含有游离的血红蛋白,称为血红蛋白尿。
正常血浆中含有少量的游离血红蛋白与结合珠蛋白结合,因其分子量大,不能从正常的肾小球滤过膜滤过故正常人尿液中不会出现血红蛋白。急剧溶血时,大量红细胞破坏,破坏的红细胞释放出游离血红蛋白,当游离血红蛋白超过结合珠蛋白结合的能力时,未被结合的游离血红蛋白从肾脏排出,而发生血红蛋白尿。
尿检时出现隐血,但镜检无红细胞。严重时尿液呈酱色。
引起血红蛋白尿的原因有在尿路中发生溶血、肾梗塞和血管内溶血。前两种情况较罕见,临床上主要见于血管内溶血。
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肌红蛋白,称为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是由各种原因的肌肉组织破坏(变性、炎症、广泛创伤和代谢紊乱),产生大量肌红蛋白,从尿液中排出引起的。
肌红蛋白分子量较小,可以从肾小球滤过膜滤过。 其实尿干化学法测隐血的试纸条阳性反映的是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不是红细胞本身。
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尿干化学法检出隐血阳性而显微镜下看不到红细胞(假阳性),或尿干化学法隐血阴性而在显微镜下看到红细胞(假阴性),因此近年来,国内专家一致认为,“干化学尿液分析受影响因素很多,且为半定量结果只能起到‘过筛’作用,红、白细胞需要镜检确认”。所以,检测血尿的方法仍然是镜检。
因为隐血试纸条还对抗坏血酸敏感,所以,尿液中出现少量隐血,只要镜检阴性,就大可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