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会诊是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异地的患者和专家之间的实时咨询服务。
其功能有限,解决的是地方医院的个别病例难题。由于该系统的成本高,需要预约,实施难度大等弊端,很难达到实质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会诊过程如下:①下级医院向医疗中心提交会诊申请;②医疗中心确定会诊时间;③进行远程会诊;④签署会诊意见;⑤建立电子病历。远程会诊可以采用异步方式,例如email,也可以采用实时方式,例如视频会议。
异步诊断适合于处理诸如皮肤理疗之类的不需要实时交互的病例,对信息的即时性要求不严,可以应用在窄带网络中;而实时远程会诊是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通讯涉及诸如视频、音频、图像之类的信息,要求信息的即时性,。
远程医疗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同医疗技术相结合,旨在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降低医疗开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保健需求的一项全新的医疗服务。
广泛地说,远程医疗是电子医务数据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传输,这些数据包括高清晰度照片、声音、视频和病历。 这种数据传输将利用许多通信技术,包括普通的电话、ISDN、部分或整个IT专线、ATM、Internet、Intranet和卫星等。
远程医疗正日益渗入到医学的各个领域,包括:皮肤医学、肿瘤学、放射医学、外科手术、心脏病学、精神病学和家庭医疗保健等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医生和患者在不同的地方,医生通过各种科技媒介来获知患者病情,并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远程医疗的优点包括: 1.在恰当的场所和家庭医疗保健中使用远程医疗可以极大地降低运送病人的时间和成本。
2.可以良好地管理和分配偏远地区的紧急医疗服务,这可以通过将照片传送到关键的医务中心来实现。 3.可以使医生突破地理范围的限制,共享病人的病历和诊断照片,从而有利于临床研究的发展。
4.可以为偏远地区的医务人员提供更好的医学教育。 一般来说,巨大的正在扩展的远程医疗应用可以极大地减少病人接受医疗的障碍,因为地理上的隔绝不再是医疗上不可克服的障碍了。
向传统医疗模式挑战,得到最佳的医疗保健,为大多数公众服 务,而且更好的服务提供医疗费用标准低得多的经济负担,说明了 新的医疗保健系统正在形成。
这里是中国的一个著名案例。清华 大学化学系1992级学生朱某,1994年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 随后出现脱发,双肩和膝关节疼痛等症状,发病一个月后脱发达到 高峰,经过医院的治疗之后病情缓解,但病因始终未査出。
1995年 3月,朱某又感下肢疼痛,三天后出现头晕、烦躁、神志模糊等症状,3 月15日被送进协和医院治疗,住院期间病情急剧发展,入院5天,就进入昏迷状况,中枢性呼吸衰竭,只能依靠呼吸机辅助呼吸,而病因 却未能查出,生命垂危。她的同学,将其病症等信息送上了因特网, 广泛地向世界各地的专家求助,几小时后,收到20多个,接着又收 到2 @0多个信息,有30%认定朱某是重金属铊中毒,检查结果证实 了外国医学专家们的诊断。
大家一致认为是“因特网救了朱某的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