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入学习“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精神,并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推广实施。
2、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关于总结推“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实施方案》,将在编干部按照“以老带小”的原则分配到各行政村,由班子成员担任片区片长,熟悉村情民情的镇干部担任联村小组长,要求全体联村干部深入每家农户开展走访工作,了解农户的基本情况。
3、帮助农户解决生活、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向群众发放《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单》,宣传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关内容。
4、征求群众对党员干部有关“四风”方面的问题和建议。
5、结合工作机制将下村走访工作常态化运行。
这个口号 出自 宜宾屏山县为乌蒙山片区的重点贫困村,万涡村山高坡陡、异常缺水,共有81户建卡贫困户。
甩掉贫困“帽子”是村民们的心愿,更是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为此,屏山县全面贯彻落实“把精准扶贫各项措施落实到户落实到人”的精神,持续打响扶贫攻坚专项战役:从安排县级部门负责人挂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到所有单位齐抓共管、邀请专家“问诊”,确保全县扶贫工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向贫困彻底‘宣战’,首先是健全责任体系,激发县、乡、村的整体联动攻坚机制。”据屏山县委主要负责人介绍,从2013年起,该县坚持干部“驻扎在村、下沉到户”,要求县、乡、村三级干部与贫困户签订“扶贫脱贫双向责任书”,并将完成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考核和述职述廉中。
强化牵线搭桥,搭建工作平台。合理调整包片领导及驻村干部,由包片领导带领驻村组长与驻村干部与各村干部、群众会面,宣传相关政策,增进干群关系,促进工作开展。同时,各村把在发展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向驻村干部介绍,驻村干部及时到实地调查核实,再结合帮扶实际,征求村委及群众意见,形成帮扶计划。
强化联系沟通,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党委、政府与驻村干部定期联系制度,驻村组长每月月底向乡党委、政府汇报工作。驻村干部定时报送信息简报,每月报送一次工作小结,确保驻村工作不走过场,工作落到实处。
强化监督检查,严明工作纪律。由纪委牵头,抽调人员组成督察工作组,采取电话抽查、实地查看等形式,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详细了解驻村人员的工作开展情况及作用发挥情况,并做好相关情况记录,以此作为驻村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强化信息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干部职工大会、村民小组会议宣传做好驻村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专人作为驻村工作联络员,及时掌握驻村干部工作动态,收集整理驻村工作相关材料,加强对干部驻村工作的宣传报道,对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和典型大力宣传,为不断深化干部驻村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XXX(所在地)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虫草采挖点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为群众处理矛盾,解决困难。
做到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支部”。 XXX成立临时党支部5个,每个党支部又下设党小组,党小组成员由农牧民党员组成,临时党支部与临时党小组分别制定了工作职责,负责对虫草采挖点的农牧民党员进行教育管理,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同时要求各临时党支部在2个月的工作中,学习创先争优活动精神,争创优秀党组织,争当优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