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教育公开简报 其实就是解说下当前幼儿园里开设的教育教学方法,并说清楚各种教学方法给孩子们带来的改变,让群众一目了然。下面给出一个实例:
幼儿园教师公开课活动简报
促进新教师的成长,提高幼儿园整体教学水平,11月24日,石鼓中心幼儿园开展了教师公开课观摩活动。全园教师参加听课,并进行课后评价活动。我园新教师上了体育游戏活动《真好玩》、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等一系列游戏活动课,在活动中我们看到了优点:首先对于新教师来说,讲述活动是较难把握与开展的,她的选择体现了敢于挑战,敢于尝试的精神;其次本活动目标设计具体明确,活动过程设计层层递进;再次教师语言组织能力较强,很有亲和力。该活动能体现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探索能力、锻炼幼儿四肢能力等。
由此可见,我们教师各方面都在不断学习提高,我园会不折不扣执行教师培养计划,指导新教师学习、实践,促其不断成长。
促进教育公平要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点。
当前要在以下几件事上下功夫。首先,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改造薄弱学校,尽快使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现城乡中小学校舍安全达标。
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其次,着力解决“择校热”问题。
加快缩小校际差距,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
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要加强区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有条件的城区和农村可以逐步探索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创新教师补充和退出机制。三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要重点建设好劳务输出大省和特殊困难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就学需要。
同时,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和监护网络,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促进教育公平要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作为根本措施。
当前,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有条件的地方在义务教育阶段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快缩小区域差距。要以教育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信息化是共享优质资源的最好载体,是促进教育公平成本较低、便捷高效的途径。要以建设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为重要抓手,整合互联网、广电网和电信网等网络信息资源,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建设。
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两点:促进教育公平关键是通过抬高底部来缩小差距,不能搞不讲效率和特色的绝对平均,更不能“削峰填谷”,不能把学校办成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否则表面看实现了公平,但学校却失去了特色,不注重内涵,导致整体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下降。另外,促进公平不能急于求成,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
特别是许多政策思路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具体问题和障碍,需要加强调查研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使教育公平的步伐迈得更扎实更稳妥。
据报道,近日热门网络贴文《残忍但诚实的忠告:你没钱就不要掺和这事了》引发不少人热议,贴文称:没钱就不要妄谈“减负”和教育改革,因为有钱人比你更努力、更用功,对此专家表示教育公平需要保证起点公平。
报道称“烧钱式”教育的背后既有培训班的炒作,更有家长的焦虑,但本质上是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对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期待,对深化教育改革的呼唤,要缓解家长的焦虑,不能仅靠劝家长保持理性,更须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丰富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 专家表示,学区房、培训班,必须关注到教育资源的资本化苗头,在本质上,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更多意义上还是社会公共产品。
政府需要做更多的思考与谋划,尽可能地为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做好政策保障。 如不能将招录制度改革做足做透,不能坚定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化工作,教育难题就得不到根本解决,希望教育资源的均衡可以早日推进。
当前,社会关于教育公平的议论很多,教育公平问题由此成为教育乃至社会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这些议论中,弥漫着一种值得认真对待的社会情绪: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在一些方面具有不公平性。如何看待这些议论及其中所表达的公平性抱怨,既是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政策问题。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在各种各样有关教育公平的议论中,实际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教育公平观或评价教育实践公平与否的标准。理解了这三种不同的教育公平观,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看待教育公平的舆论,并探求以多种方式满足社会公平性期待的教育政策。
第一种教育公平观可以称之为“基于权利的教育公平观”,旨在倡导和维护由国家法律所赋予公民及其子女的教育权利。大家知道,我国的《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多部法律,都就公民及其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做了具体的规定。
如《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第三十七条规定,“国家、社会对符合入学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等等。既然国家已经以法律形式赋予了公民及其子女这样或那样的教育权利,那么这些教育权利就应该得到同等保障与实现。
不管是基于什么原因,只要是这些权利没有得到同等保障与实现,在公众舆论中就会被判定为“不公平”的。与上面援引的法律条文有关,当前社会舆论中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机会不公平、女大学生就业遭遇性别歧视、家庭经济处境不利大学新生贷款困难等的抱怨,都是因为相关法律权利没有得到保障与实现。
这种公平观吁求的是基于法律规定的平等对待。 第二种教育公平观可以称之为“基于能力的教育公平观”,旨在倡导每个人应该按照其某方面公认的能力水平受到相应对待,能力不同的人应该受到不同对待。
大家知道,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公正到底是把某种事物按照平均数分配给所有的人呢?还是按照比例分配给所有的人。比如荣誉这种东西,到底是把荣誉授给那些所有参加战争的人公正呢,还是根据战功把它分配给少数的人公正?不难理解,在义务教育领域,根据法律,每个适龄儿童都应该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这是公平的,但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呢?恐怕再这么理解就会出问题,可能根据能力大小来分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公众看来更加公平。
根据这种公平观,如果在高等教育领域出现能力强(考分高、排名在前等)的人没有获得入学机会,而能力弱(考分低、排名在后)的人却反而获得了入学机会,那么就会被判定为不公平的。这几年教育部在高招事务上推行的“阳光工程”,实际上维护的就是“基于能力的教育公平观”。
第三种教育公平观可以称之为“基于需要的教育公平观”,把个人教育需要的满足作为评价公共教育政策是否公平的指标。大家知道,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人们的教育需要实际上是不同的。
在一些地方和一些人那里,可能连法律授予的教育权利都没有意识到,仅从地方性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中来产生教育需要。例如,在西部一些地区,为了生计和别的原因,义务教育阶段的女童辍学并不被理解为不公平。
但是,在另一些地方和另一些人那里,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法律规定的基本教育权利的保障和实现,甚至也不仅仅是与个人能力相适应的对待,而是比它们更多的教育资源——入学机会、学习条件、成就机会,等等。如果在公共生活领域中,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需要的主体也会认为是不公平的,也会产生教育的公平性抱怨,当前的典型例子就是“择校”行为中的公平性评价。
实在地说,不管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在高中教育阶段,择校风愈演愈烈,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不许擅自择校,但是收效甚微。普遍实行的一些制度,如“就近入学”和“电脑排位”也遭遇尴尬,某些地方一些薄弱初中新生流失的比例很大就是实证。
在一些家长看来,恐怕不许择校不仅不是公平的,而且是很不公平的,因为他们可能认为公平的入学制度,应该是能够满足他们及其子女教育需求的入学制度。在优质教育资源还相对稀缺的条件下,如何设计入学制度才会被认为是公平的,确实是值得学术界与政府部门思考的。
综上所述,当前社会上有关教育公平的评价,实际上存在三种不同的教育公平观或教育公平标准。它们彼此之间并不是并行不悖的,而是存在着相互矛盾与冲突的地方。
同样的一个教育政策,从某种教育公平观出发来评价,可能会被认为是公平的,但是从另一种教育公平观出发,就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公平的。此外,三种不同的教育公平观在社会各阶层中的分布,可能也是不一样的,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来证实或证伪。
不管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当前社会上存在着多样的教育公平观,而不是单一的教育公平观。新闻报道、学术研究、政府决策等,都应该充分地注意到这一事实,并考虑如何从舆论引导、知识生产和政策变革等方面来应对这。
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一个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和谐社会应是一个民主法制的社会。
民主法制首先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意味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尊重并维护公众的社会知情权、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和民主监督权;二是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社会公平与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话题。
我们讲公平正义,就是要针对当前多元交织、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三是和谐社会应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
诚信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美德之一,现代社会的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厦的重要支柱。强调诚信友爱就是要求全社会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四是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活力是社会前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强化创新意识,发展先进生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都是为社会充满活力提供条件支撑。要使社会充分释放活力,必须强调“四个尊重”,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五是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社会的安定有序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秩序。
因此,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妥善解决和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安定团结,都是政法机关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六是和谐社会应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平衡,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发展循环型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都是我们近期的奋斗目标。我认为,稳定是和谐的基础,和谐是稳定的延伸,没有稳定就谈不上和谐。
因此,只有社会稳定才能创建社会和谐。 长征精神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一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众所周知,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 时至今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昔日腥风血雨刀、枪相见的地方早已恢复安宁,当富足和安康使我们把前辈们的努力只是看作历史书中的一页时,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段历史,去善待并铭记呢?我想真正值得记忆的,能矢志不忘的都已经融汇在我们的民族集体无意识之中,通过我们的基因遗传代代相延。
比如我们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纯朴敦厚……,“长征精神”是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一部分吗?或者说它和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其他部分有什么联系呢?直接查证“长征精神“是不是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组成部份,还需要时间的考验,但是找出它和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其他组成部分的联系确是现在就可以作的工作。 惠于中华文明熏陶的华夏儿女,以孔孟之道、儒家学说等为基础的民族精神,除了作为修齐治平的政治理念外,还作为一种传统、一种信念存在于每一个老百姓的心中。
在某些情况下就会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这种精神的力量。 国民旅游素质 近日,中国有关部门出台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提出了一些有关国民在旅游时应该遵守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报道称,出台“指南”和“公约”,是为了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塑造中国公民良好的国际形象. 这几年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少数中国公民在旅游时由于种种不文明的举动与行为,受到各方的侧目和批评,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中国人的整体形象。
中国人自己都说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一些国人的生活陋习与文明和礼仪相去又何其远也。“指南”和“公约”中列举的一些比较典型的、国人又常常会不经意“露一手”的坏习惯,无意中让外国人留下了对中国人的不良印象。
现在中国大陆高层提倡建筑“和谐社会”,是十分及时的。只有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人们才能自觉地讲礼仪,讲文明。
而要做好这一点,当政者注重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是一项重要的工程,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这中间包括建立健全的社会体制、用人制度,消灭权钱勾结,缩小贫富差距,等等。
让广大的老百姓心中少点“气”,多点心情舒畅,社会就会多点“和谐”。 在这样的社会大氛围中,国民的文明和礼仪更容易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动。
一个国家的强大和进步,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的实力上,同时也体现在公民的文明、礼仪程度上。且让世界先从中国公民的旅游文明上看到泱泱中华的大国风范和国民的良好素质吧 大庆建设卫生城市的 通过大庆建设卫生城市,市环境质量和整体功能发生了质的飞跃。
主要有以下十大突破。1、城市规划经专家论证不断修编完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石倩:“零择校”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吗?
日前有报道指出,武昌区正在酝酿“零择校”。武昌区教育局相关人士对此表示,武昌区是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区,实现“零择校”有一定的基础。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叶显发教授表示,“零择校”的实施,须在制度完善和教育资源均衡这两大前提下才能进行,目前武昌区实行“零择校”时机并不成熟。
在当前社会,教育仍是中国人改变社会地位的最有效途径。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往往挤破脑壳,用尽手段也在所不惜。正像前不久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中讲述的那样,赵薇饰演的“虎妈”先是想尽办法要孩子通过重点小学的入学考试,失败后转而购置9万一平米的学区房,学区房购置年限不够无法按时入学,“虎妈”甚至拿出家中30年的茅台贿赂教导主任,最后无奈以推迟一年入学的代价进入重点小学。而在电视剧的最后,经历一系列变故之后,“虎妈”放弃了她多年的严苛教育方式,而是希望孩子能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这个故事引发了许多家长对教育的反思。
零择校真的可以实现教育公平吗?实际上,家长们对此是持保守态度的。因为现实情形是,武汉包括全国所有城市的各个片区的教育资源是不均衡的。有些片区有不少重点小学,重点中学,而有的片区几乎没有很好的学校。因此,很多家长在担心:零择校会不会催生新一股的“学区房”炒房热,甚至出现电视剧中那样的天价“学区房”?
笔者认为,推行“零择校”是为了保障教育公平,而真正能够实现教育公平的“零择校”必须建立在全市各个学校的教育资源比较均衡的前提下。硬性取缔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的权利,并不利于学校之间适度的良性竞争。政府应该在教育上有更大投入,不仅仅是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各个学校更需要提高自身“软实力”。必要的话,政府甚至可以出台相应规定,允许优秀师资在各个学校间轮岗。
另一方面,仅仅武昌区实现“零择校”,其实并不能完全实现教育公平。这样会导致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变成了“小白鼠”。所以,目下“零择校”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从中央到地方的制度的完善。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不可否认,“零择校”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进“教育公平”。但实施“零择校”,一定要打好教育制度和教育资源的基础,切不可急功近利,否则无法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据报道,有关部门安排湖北、江苏、浙江等省面向中西部省(区)编制招生计划。
其中,2016年安排湖北省地方高校编制4万名计划支持中西部;安排江苏省地方高校编制3。8万名计划支持中西部和录取率较低的人口大省。
这一消息引起了江苏、湖北两省学生和家长的恐慌。 家长和考生的恐慌,主要源于近日在网上流传的一张各省调出计划表格。
在这张表格上,只有调出的招生指标,没有更详细的交代,给考生、家长很大的想象空 间,以为主要是985、211高校和一本院校招生减少。实际上,江苏跨省调出的3。
8万计划,只有9000名是本科计划,另外29000名来自高职院校。 而且,这只是江苏省的调出计划,并不涉及外省高校增加在江苏省的招生计划。
而湖北的4万名跨省招生计划为指导性计划,而非指令性计划,既可作本科计划安 排,也可作专科计划安排。 也许还有考生、家长觉得高考(微博)变难了。
但其实,江苏本省的高考报名人数接连下降,今年比去年减少3。 25万名, 去年比前年减少3。
28万名(过去七年间,江苏的高考人数下降了16万名左右)。而今年国家下达湖北省省属高校本科招生计划比去年增加2300人,而该省 普通高中毕业生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减少1。
8万人。这样来看,两省随着高考人数下降,录取率是持续走高的。
忽略报考人数下降的事实,只看招生数的变化,是 不理性的。而考生和家长不参考相对的录取率,对政策的理解也就会出现偏差。
我国正加大推进高考公平,2014年颁布的国家高考改革实施 意见,明确提到要缩小不发达地区高考录取率和全国的差距,而借发达地区高考生源减少这一契机,调整各地的招生录取比例,从国家角度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在具 体推进过程中,难免引起考生和家长不满。 这也给了相关部门一个教训,首先,政府部门不能只公布总体数据,不对数据做进一步解释。
要公开具体涉及的批次和院 校,以及调出之后高考的总体录取情况。 其次,调整高考招生计划,发达地区应该有统一的行动,这次考生和家长对调出计划很不满,更是因为 虽然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录取率却偏低,比如江苏的高考一本录取率只有10%左右,远低于北京和上海——北京和上海早已超过20%。
必须意识到,由于我国实 行分省按计划录取,各地考生和家长对高考录取的不公平是很敏感的。这是在调整高考录取指标,推进高考公平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
事实 上,在现行高考录取制度框架下,通过调整各地的高考录取指标,来推进高考公平,很难避免产生矛盾。 我国要实现更大程度的高考公平,必须打破现在的分省按计 划集中录取制度。
具体而言,就是改变目前高校招生指标分到各省、各省按户籍报考的做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考生在任何地方可自由报考,再以统一考试成绩去 自主申请大学,大学独立进行评价、录取。这会给我国高考带来新的局面,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也给考生带来更大程度的高考公平。
据报道,以建设教育强国为目标是**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把坚持优先发展确定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首。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坚持科教兴国这条基本国策,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科教兴国,财政保障是前提,但创新驱动是根本。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教育改革便可以千钧之力破难题、治痛点、疏障碍、补短板。
同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坚决捍卫教育公平,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同时,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叠加,严重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还要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就要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把握“互联网+”国家行动计划之良机,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既引发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也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