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案例分析(简短案例分析怎么写)
admin
2023-03-12 11:16:10
0

1.合同法案例分析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指教: 本案应该属于合同签订过程中需要谨慎防范的“成约定金”合同。

否则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复杂纠纷,处理起来非常棘手。 请看:双方在合同中这样约定:总价款为40。

75万元;由海化公司先付给养蛇场货款总值的30%【双方约定的定金过高应属无效,应该不超过总价款的20%,超过的10%无效】作为定金;养蛇场收到定金之日起10天内到深圳北站交货,运费自理;【也就是说,收到定金之日起10日内才进行交货这一主要合同义务,不收到定金则不用交货,这点上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这只是我的个人理解】 所谓成约定金,是指作为主合同成立要件而约定的定金。

合同是否成立,是否发生法律效力,取决于定金是否交付。交付了合同就发生法律效力;不交付,合同就不成立。

既然合同不成立则养殖场就不能主张海化公司的违约责任。【从这点上来看,对蛇类养殖场非常不利,但本人认为应该还不至于彻底悲观】 ‘ 因为: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当事人没有支付定金,但是主合同已经履行或者已经履行主要部分的,不影响主合同的成立或者生效。

此时,已经履行或者部分履行的合同就不再以定金交付与否作为成立或者生效的标志,即合同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再有权宣称合同不成立或者不生效。履行合同的主要部分,指履行合同的主义务,如买卖合同中的供货义务,而不是合同的次要义务、附随义务,如通知义务、说明义务等等【而蛇类养殖场确已完成备货并准备交付的主要合同义务】。

基于上述分析的情况下,我个人的意见是应当认定双方约定的定金合同无效,但主合同有效,蛇类养殖场有权主张违约责任。考虑到继续履行会导致双方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应该不予支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百二十一条 当事人约定的定金数额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百分之二十的,超过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一百一十六条 当事人约定以交付定金作为主合同成立或者生效要件的,给付定金的一方未支付定金,但主合同已经履行或者已经履行主要部分的,不影响主合同的成立或者生效。

2.简单的案例分析

1 推定陈某\张某同时先死亡.之后陈3\陈4同时死亡.最后陈天死亡.2 房屋是陈某\张某\陈3\陈4四人的共同财产. 3000现金是陈某\张某\陈4的共同财产. 2800元存折是王文\陈3的共同财产.3 陈某\张某死亡互不继承.陈1、陈2、陈3、陈4共同继承陈某的1间房屋。

各得四分之一。陈3、陈4共同继承张某的1间房屋。

各得二分之一。陈1、陈2各分得陈某1000元中的250元现金。

陈3、陈4各分得陈某250元现金,各分得张某1000元现金中的500元。4、陈4死亡。

陈1、陈2各分得陈4的1间房屋的二分之一,陈1、陈2还各分得,陈4继承来:陈某1间房屋的四分之一,张某1间房屋的二分之一的一半。还分得陈4的1750元现金的二分之一。

5、陈3死亡。陈3的全部财产由陈天继承。

6、陈天死亡。继承来的财产由王某、李某、陈1、陈2四人共同继承。

陈3、陈天死亡后的继承没读好书啦。王文杀死妻儿,是否丧失继承权 ?这个认识不一,不好确定,题中的给的条件不充分,不明确。

可能有两个答案。

3.简单的案例分析

1、应当定性为物件致人损害的特殊侵权案件。

适用的是推定过错责任原则,具体规则是:如果被告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法律上就推定他有过错并确认他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是,不可抗力可以免责,所有人、管理人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也可免责,受害人有过错的,所有人、管理人减轻或免除责任。

法律依据是《民法通则》第126条以及《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6条。

2、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均有管辖权。在本案中即X县Y镇。

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第29条。

3、应当以伤人树木的管理者、所有者,即X县公路局和Y镇6坡村村民委员会为被告。

法律依据是《民法通则》第126条以及《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6条。

4、可以请求赔偿抢救治疗的医疗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误工损失等合理费用,并且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5、不可以。根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2条,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6、不可以。如案例中所述,本案发生前曾多次发生树枝断坠伤人事故,足以证明此案的发生绝非意外事件不可抗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4.求12个今日说法案例,概括得越短越好,很急~~

我的三轮车 吕福山,西安是人力三轮车夫,无证经营。

被西安市交警一支队根据西安市公安局的通告没收了三轮车。吕通过查阅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上面说对非机动车违规应处5元以下罚款,认为西安交警支队应该归还他的三轮车,并为此进行了5年的努力。

专家认为,西安市公安局的通告只是一个地方性行政法规,他不能违反国家性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因此是不合法的,也是无效的。 终审判决吕胜诉,交警归还他的三轮车。

针对处罚过轻的情况,人大正在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修订。 非常关系 福州市一个雇主经常虐待家里的小保姆,终于有一天将小保姆殴打致死。

为了毁尸灭迹,雇主的妻子假冒小保姆的姐姐将尸体火化。法院判决,雇主故意伤害死缓,妻子包庇有期徒刑3年。

专家分析,雇主和保姆不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国家应该对劳动法进行修改以保障象保姆这种存在个人雇佣关系的人的合法利益,现在他们的利益得不到任何保证。

另外,为了约束保姆的行为,雇主应该与保姆签定好合同,或者借助司法机关的力量。 后果真的很严重 陈兵在火车站发现一个小偷偷自己的包,便去追赶。

追了大概有200米路程。结果猝死。

小偷与他并没有任何身体上的接触。运动医学专家分析说他可能是因为心脏问题而突然死亡的。

专家分析说小偷的盗窃行为与陈兵的死亡有因果关系。但是只构成盗窃罪。

量刑时可以酌情作为一个加重情节。小偷对陈兵的死有过错,但是陈兵的家人并没有向小偷提起民事赔偿要求。

最后,小偷由于盗窃未遂被判4年,罚金3000。 老吴得了一种怪病,去了很多医院都没查出来。

最后在南京一家医院确诊为隐球菌肺炎。医生说这种病可能是由于鸽子粪引起的。

老吴的楼上老丁养了很多鸽子,老丁把这些鸽子当宝贝一样。老吴与老丁交涉多次让他把鸽棚拆了,老丁不同意。

双方各执一词。无奈老吴将老丁告上法院。

老丁拿出一份鉴定材料说他的鸽子粪里不含隐球菌。法院认为,本案一方为个人兴趣爱好,一方为人的身体健康,两权相争,应更重视人的身体健康。

因此法院判决老丁限期内拆掉鸽棚。现在老丁家的鸽子暂时在朋友家寄养。

专家分析,这是一起侵权案件。虽然老丁养鸽子并不违法,但是他侵犯了老吴的健康权。

关于老丁拿出的那份材料,专家认为一无法确认其开信机关是否具备鉴定资格,二即使具备鉴定资格关于材料的效力也要视案情而定。 你在哪里 一个18岁的男孩跟在打工的父母来到沈阳。

一天,和小伙伴们去丁香湖边玩。却被淹死在湖中。

据和他一起出去的小伙伴说,他是为了救一个人才跳进湖里的。他们说,那个人被救上来以后就跑了,他们只顾的去救小伙伴也没看清那个人什么样子。

在把被救人推上岸后,那个孩子被一个大浪打进湖中,再也没有上来。他家里条件不好,他是父母以后的唯一依靠。

他父亲咨询了民政机构,说可以申请烈士,但是需要被救的人出来做证。他们一家人寻找被救人找了好多天了,那个人一直没有出现。

后来有几个湖边的工人愿意为孩子作证。 专家分析说,对于见义勇为者,首先应该是国家和社会给予他们补偿,被救者承担的义务比较小。

国家设立见义勇为基金,纳税人的一部分税就被用来做这个。 今天的案例,很让人气愤。

一个3岁的小孩子跟爸爸妈妈去酒店吃饭。席间,孩子想喝饮料,妈妈出去买,想让孩子跟着爸爸,但是孩子不愿意,妈妈就把他领了下去。

后来,孩子跑到了马路上,酒店的一个服务员将孩子救了下来,但是自己却出车祸死亡。 孩子的父母一开始说把孩子托给了吧台,后来又说托付给了这个服务员,但是都没有证据证明。

他们认为服务员应该对孩子的被伤害负责。 双方对簿公堂,法院判决,交通肇事司机承担80%的民事赔偿责任,小孩父母承担20%,共计死亡赔偿15万元,但赔偿者提出异议认为服务员是农村户口,即使在城市打工2年也应按照农村的规格赔偿5万元。

老人去世之迷 一个79岁的老人,在与一个30岁的年轻人发生了争执。仅10个小时后,老人去世。

老人的家人说老人是被那个人打死了,而那个年轻人说是老人心脏病突发自己死的。由于发生在院内屋后,双方都没有目击证人。

老人死亡后公安局来了人,但是坚持不做尸检,直接说老人是心脏病死的,让双方民事调解,赔了8000块钱了事。记者问到有关如何认定是心脏病的证据,公安局一直没有,可能根本就是没法提供。

后来老人的家人向公安局提起抗诉,县市两级公安局对老人开棺验尸,鉴定结论是老人服用毒鼠强自杀。老人的家人对此很怀疑,并且自己偷弄了几份样本送到附近大学检验,结果是不含毒鼠强成分。

经过家人的不断努力,几年后,老人第二次被开棺,省厅的鉴定结论是没有毒鼠强。 记者想找到当初鉴定的两位法医,但是被拒绝了。

后来,公安局道歉,并赔了5万多块钱。此事了结,老人怎么去世的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了。

我不是小偷 晓楠是一个15岁的活泼女孩,自尊心极强。初三下半年有一天她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东西。

妈妈被超市员工怀疑偷了超市的东西,他们一起来到超市对面的派出所。在派出所里,妈妈被一个女警官和超市员工搜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斯新能源合作迈入新阶段 转自:光明日报  【机遇东方来】  近期,斯洛伐克政府宣布西部舒拉尼工业园区投资项目上升为国家战略投...
证监会:从五方面健全投资者保护... ◎记者 梁银妍 汤立斌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5月15日在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
嘉泽新能陈波:前瞻布局抢抓“新... ◎记者 于瑶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新能源发电企业如何及时调整布局、加速转型升级并抢抓发展机遇?近日,...
证监会举办“5·15全国投资者... 高晓力表示,最高法将依法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违规信息披露等财务造假违法犯罪行为,坚持“追首恶”“打帮凶...
中国将对巴西等5国试行免签政策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5月19...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吴梦婷)记者从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了解到,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以...
罗东川会见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 ... 本报讯(记者 田得乾 石成砚)5月15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在西宁会见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
重庆奉节“科技小院”让村民尝到... 本报讯(记者黄仕强)“2024年村民户均收入超过1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0万元。”5月14日...
无强制评级后信评格局生变:主体... 自2021年证监会、交易商协会逐步取消债券发行环节的强制评级要求后,去年已是我国债券市场无强制评级的...
内蒙古首个“绿电直供”算力中心...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5月15日讯  (记者  康丽娜)记者从自治区能源局获悉,“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
老人的两万元不翼而飞 民警快速...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郭红霞)“多亏了宝库派出所的民警,不然两万元就没了。”5月14日,说起前几天发...
西宁城中“宁晓哥”小程序上线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燕卓)5月14日,记者从西宁市城中区获悉,为给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
风电设备生产忙 转自:内蒙古日报5月14日,运达股份北方总部(乌兰察布)智能产业基地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有序工作,确保风...
红色话剧《我们正青春年少》走进... 本报石河子讯(全媒体记者 史进 通讯员 李凤华) 日前,新疆大学原创红色话剧《我们正青春年少...
青海举办“5·15”打击和防范...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何耀军)2025年5月15日是第16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青...
中方将对巴西等五国试行免签政策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南... 本报讯(记者余嘉熙 通讯员葛慧君)蜜雪冰城从郑州一家街头小店,发展成全球最大现制饮品企业,并在港交所...
“青铜之光——古蜀文明特展”在... 近日,“青铜之光——古蜀文明特展”在新斯米尔尼市政博物馆开幕。展览通过精美的文物复制品、3D打印技术...
人工智能教育指南深意何在     徐向东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
兵团投入2081万元推动文旅产... 本报乌鲁木齐讯(全媒体记者 张美玲) 记者从兵团财政局获悉,今年,兵团本级财政统筹专项资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