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对联的简报内容(写对联的简报范文)
admin
2023-03-12 09:06:19
0

1.对联的研究报告怎么写

来篇范文给你参考参考吧: 《人们对对联知识的了解》结题报告 [摘要] 唐诗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传中的精品,其中就包含许多绝妙的对联。

对联,是中华的瑰宝,民族的骄傲。世界上只有使用表意文字的中国,才有这一美丽的文化样式。

以前的读书人,尤其是在封建社会里,即使是没有级别的童生,也必须精通对联。对联,可以说是古代学生的基础功课,先生上课总会先考对课,其实就是对简单的对联。

那么当代人对对联的知识又有多少了解呢?针对这个问题,我组以此为课题进行了研究。 [历史背景] 春联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请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节,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惯,桃符就是用桃木做成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去鬼压神。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

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大神的名字。距历史记载,后蜀之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普遍了,如王安石的《元日》诗中所写“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

当时的文人也把体联作对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准备] 我组针对这个课题将调查分为三个步骤:(1)举行小组会议,确立目标与措施,分工,器械等准备事宜(2)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等途径来开展调查取证。并做好记录,得到文字和图片的资料。

(3)分析总结资料,得出结论,并做好资料的整合。 [过程] (1)举行小组会议,确立目标与措施,分工,器械等准备事宜。

通过小组会议,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并举手表决通过了本次行动的计划。明确了分工和开展活动的区域范围,考虑到了问卷调查等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宜,标志着这次的课题研究工作正式开展。

(2)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等途径来开展调查取证。并做好记录,得到文字和图片的资料。

我小组兵分两路开展问卷调查,a组前往学校周边进行调查,b组前往街区开展调查。c组则是在街头请接受调查的青少年现场写出一幅对联。

调查对象主要是青少年群体。 a组:我们选择了十中、玉海中学、安阳一中等学校附近的人群进行了调查。

我们总共调查了100个青少年(男:50位,女:50位),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小结] 以上就是a组的调查结果。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对对联没兴趣的青少年(男)占到了24%,而(女)占到了28%。

欣慰的是感兴趣的青少年(男女)平均都占到了13%左右,其余大部分的青少年(男女)还是对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是有一定兴趣的。由此总结出在学校周边的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但仍有1/5左右的青少年对对联没有兴趣,这说明在青少年中普及和推广对联知识有一定的阻力。

b组:我们选择了人流量比较多的虹桥路和万松东路来作为我们的调查区域。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准确,我们分两次开展调查。

调查的主要群体是成年人。先后两次共调查了100个成年人。

(男:50位,女:50位) [小结] 以上是b组的调查结果。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对对联没兴趣的成年人(男女)分别都占到了23%左右,而对感兴趣的成年人(女)只占到了8%左右,男生则占到了20%。

大部分成年人都集中在“还可以”这个部分,使这个部分人群占到了50%,甚至是70%以上。从街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现在的成年人对对联的大多只是一般了解,并没有太多人对对联感兴趣。

[建议] 从调查结果看,情况不是很乐观,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对联这个传统文化了解不多,真正了解对联的只有少部分,而且两极分化大。 通过调查以及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来看,我们认为应该把对联这门课程编入教科书,这样就能让学生们通过课程来了解对联以及对联的历史。

其实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需要作者有较高的概括能力与驾驭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由此看来,撰写对联不但能起到陶冶情操和提高作者的写作能力的目的,对大家的语文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把对联编入课程外,应该广泛的开展关于对联知识的推广和普及活动。比如说在学校范围内开展一些活动,如对联知识知多少,在中国传统节日时向全校征集对联,将征集到的优秀对联在宣传栏上展示,让同学们通过更加丰富多彩的途径来学习对联,了解对联这重传统文化。

再如在学校内创立中国传统文化社,不只是让对联得到更好的普及与发展,也促进其他传统文化的交流。通过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特朗普要将加沙变为自由区 转自:京报网_北京日报官方网站 #特朗普再提接管加沙#【...
人民日报整版聚焦:外贸产品拓内...   引子  好产品到哪里都有市场!自商务部4月启动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以来,至5月初,已累计达成采购意...
让人工智能加持“行走”的人生 传统的行走日渐变成快时代里的一种奢侈,我们也迎来一波又一波人工智能时代赐予的不出门便能“观览天下美景...
未来产业 锚定未来 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刘璐 沿着展线,走进科技创新成果展区,“未来感”扑面而来。动态力测量系统、...
往里走,安顿自己 我们旅行,因为灵魂和身体一样需要被滋养。人的躯壳,对外是堡垒,对内是“圣殿”——精神、思想、情感一切...
退市新规的威力正在显现   孟 珂  截至5月15日,年内已有6家A股*ST公司收到交易所送达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其中...
一案例入选国家公共数据“跑起来... 转自:河北日报一案例入选国家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 本报讯(记者孙也达)5月9日,记者从...
行与思的不倦探索 转自:中国旅游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从古至今,人们...
涉嫌在英首相住宅纵火男子被正式...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据英国伦敦大都会警察局15日通报,一名涉嫌在英国首相斯塔默住宅纵火的21岁男子已...
薛熠、徐梦瑶:相信中国,共享“... 来源:环球时报 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中国丹麦商会负责人,信中高度赞赏丹麦在华企业对中国发展的信心...
政策红利释放,便利服务吸引海外...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重庆两江新区光环购物公园凭借其独特的“城市自然共同体”设计,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热...
汇聚品牌动能 塑强发展优势   本报讯(记者 朱文达)5月13日,以“汇聚品牌动能 塑强发展优势”为主题的2025中国品牌日(山...
恒指牛熊街货比(68:32)︱... 通财经APP获悉,截至5月16日,恒指最新的牛熊街货比例为68:32。中信证券牛熊证街货分布图中的数...
美国《新科学家》:“空气营养素... 美国《新科学家》5月13日文章,原题:一个大胆的设想——我们都能从呼吸的空气中获取营养   约10年...
热闹世界的沉静表达 3岁的黑猩猩乐芙独自探索世界。人类曾试图驯化斑马,但因为斑马脾气暴躁,所以没能成功。在听到饲养员准备...
温州通报“一母亲殴打女儿致其死... 浙江温州瓯海区郭溪街道办事处5月15日发布情况通报。全文如下:近日,网络上出现有关我街道“一母亲因殴...
“青年人才沙龙之夜”探求AI医... 来源:无锡日报原标题:AI赋能大健康,青年共话新未来  “沙龙之夜”探求AI医疗发展新机遇  人工智...
刘晓庆被举报偷税,上海税务局:... 据上海税务局网站消息,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5月15日晚发布情况通报: 近日,我局收到王...
线上英语课外教情绪失控吓坏女童... 转自:上游新闻  近日,北京一家长发帖称,自己为7岁女儿在英语培训机构Tigerschool购买了线...
中方呼吁推动落实“两国方案” ...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联合国5月15日电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15日在巴勒斯坦“灾难日”纪念活动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