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图片展”在白沙洲街涂家沟社区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开展,举办本次展览的作者是一位七旬爹爹刘开顺。
刘开顺老人退休前是武船工会干部,平时喜欢收藏,在报刊杂志上看到有价值的图片和信息都会留作简报。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刘老整理了自己收藏的资料,经过精心编排完成了这次图片展的手稿,街关工委与涂家沟社区居委会一起将手稿制作成共计38块展板进行展览。
图片展共分六个部分,从中国**领导抗日战争、抗战英雄、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日本投降、谋求复活军事帝国、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六个板块介绍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
据悉,本次展览除了在白沙洲街各社区展出外,下周起将在武昌各街道暑期托管班中进行展出,让更多的居民特别是青少年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一、修昔底德:首度疫情记录
直到今天,没有人知道这场发生在两千四百多年以前的雅典的瘟疫从何而来,但可以确定的是,疾病几乎摧毁了整个城市。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雅典的市民们生活在噩梦之中,身边强壮健康的年轻人会突然发高烧,咽喉和舌头充血并发出异常恶臭的气息。不幸的患者打喷嚏,声音嘶哑,因强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
疾病像恶魔一样席卷整个城市,任何口服、外敷的药物都无济于事,最后,医生也被感染而生病。
恐慌面前,人们开始选择放纵的生活,没有什么比现时的享乐更能使他们逃避现实的恐惧。于是,雅典城因为人们的绝望而土崩瓦解。
两千多年过去了,瘟疫摧毁一座精心建造的文明城邦的惨烈依然刺眼,这场灾难被一个幸存的学者记录下来,他叫修昔底德,从此,人类遭遇瘟疫的编年史,从这里打开。
二、霍乱恐惧:疾病研究肇端
1831年,没有人能够想到,一场将持续几十年的霍乱大潮即将来临在第一波霍乱菌的袭击中,英国至少有14万人死亡,一些小村庄几乎全村覆灭。
霍乱,被描写为“蹭摧毁地球的最可怕的瘟疫之一”。这种叫做霍乱弧菌的的菱形细菌,通常通过不洁的饮用水传播,它能够寄存在肉类、牛奶、苹果等食物上数天。
当然,对于19世纪初的人类来说,这种可怕瘟疫发生、传播和控制都是一个谜。每天,在英国的城市和乡村,都有灵车不断的往墓地运死人,工厂和商店里没有人的活动,人们到处寻找药物,作最后无力的挣扎。宗教领袖们把病魔的蔓延看作上天对“人类的傲慢”所做的惩罚,许多人为自己的“罪孽深重”而祈求宽恕。当患者从肠痉挛到腹泻,到呕吐、发烧,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后面临死亡时,人们能够感受到的,除了恐惧,还是恐惧。
1832年霍乱在英国平息以后,人类对疾病理论的研究,却从这次灾难后开始了漫长的征程。
三、狂犬疫苗:对抗病毒有招
病毒的面貌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仅仅百余年的历史,但明确的病毒致病的记载早在四百多年前就有了。早在1566年,疯狗咬人致病的案例已经被记录下来,但直到1885年,人们还不知道狂犬病到底由什么引起。
在细菌学说占统治地位的年代,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Pasteur,1822-1895)的试验,为狂犬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路径。巴斯德从实践中发现,将含有病原的狂犬病延髓提取液多
次注射兔子后,再将这些毒性已递减的液体注射狗,以后狗就能抵抗正常强度的狂犬病毒的侵染。
1885年的一天,人们把一个被疯狗咬过的9岁男孩迈斯特尔(Meister)送到巴斯德哪里请求抢救,巴斯德犹豫了一会后,就给这个孩子注射了毒性减到很低的提取液,然后再逐渐用毒性较强的提取液注射。巴斯德的方法拯救了男孩的生命,巴斯德在1889年发明了狂犬病疫苗。
四、美国流感:极度灾情通报
翻阅美国年鉴你会惊讶地发现,1917年美国人均寿命大约51岁,到了1919年,人均寿命仅有39岁,流感病毒在一年中吞噬了50万美国人的生命。
一开始,医生们甚至不承认这是流感,谁也不会想到,常见的普通感冒,居然可以变异成为杀人的怪兽。流感传染的速度如此快,几乎每个暴露在疾病下的人都会在大约两天后得病,健康的青年人成为主要的袭击目标。灾难一直波及到几乎整个世界。
1918年流感,美国有超过25%的人口受到感染,全球由此死亡的人数估计有4000万。
五、西尼罗河:杀人蚊虫难题
2002年的夏季,“西尼罗河”病毒在美国再次暴发,从1999年到2002年四年间,这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夺去了几十人的生命,一百多人受到感染。
西尼罗河病毒是在1937年从乌干达西尼罗河区的一位妇女身上分离出来的,近年出现在欧洲和北美的温带区域。
专家认为,每两百个感染“西尼罗河”病毒的人中只有一个可能引发致命疾病,但对老人和慢性病患者等免疫系统较为脆弱的人,感染可能引发脑炎直至死亡。虽然政府投入300万到500万元用于灭蚊,但这样无处不在的威胁仍然足以使人们恐慌。
这种病毒的防治,除了清除积水,使用驱蚊水和穿长袖衣服防止传染外,似乎并没有更好的办法控制它的暴发。在美国政府宣布“西尼罗河”病毒在2002年严重暴发时,人们不得不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
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一、修昔底德:首度疫情记录 直到今天,没有人知道这场发生在两千四百多年以前的雅典的瘟疫从何而来,但可以确定的是,疾病几乎摧毁了整个城市。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雅典的市民们生活在噩梦之中,身边强壮健康的年轻人会突然发高烧,咽喉和舌头充血并发出异常恶臭的气息。不幸的患者打喷嚏,声音嘶哑,因强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
疾病像恶魔一样席卷整个城市,任何口服、外敷的药物都无济于事,最后,医生也被感染而生病。恐慌面前,人们开始选择放纵的生活,没有什么比现时的享乐更能使他们逃避现实的恐惧。
于是,雅典城因为人们的绝望而土崩瓦解。 两千多年过去了,瘟疫摧毁一座精心建造的文明城邦的惨烈依然刺眼,这场灾难被一个幸存的学者记录下来,他叫修昔底德,从此,人类遭遇瘟疫的编年史,从这里打开。
二、霍乱恐惧:疾病研究肇端 1831年,没有人能够想到,一场将持续几十年的霍乱大潮即将来临在第一波霍乱菌的袭击中,英国至少有14万人死亡,一些小村庄几乎全村覆灭。 霍乱,被描写为“蹭摧毁地球的最可怕的瘟疫之一”。
这种叫做霍乱弧菌的的菱形细菌,通常通过不洁的饮用水传播,它能够寄存在肉类、牛奶、苹果等食物上数天。 当然,对于19世纪初的人类来说,这种可怕瘟疫发生、传播和控制都是一个谜。
每天,在英国的城市和乡村,都有灵车不断的往墓地运死人,工厂和商店里没有人的活动,人们到处寻找药物,作最后无力的挣扎。宗教领袖们把病魔的蔓延看作上天对“人类的傲慢”所做的惩罚,许多人为自己的“罪孽深重”而祈求宽恕。
当患者从肠痉挛到腹泻,到呕吐、发烧,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后面临死亡时,人们能够感受到的,除了恐惧,还是恐惧。 1832年霍乱在英国平息以后,人类对疾病理论的研究,却从这次灾难后开始了漫长的征程。
三、狂犬疫苗:对抗病毒有招 病毒的面貌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仅仅百余年的历史,但明确的病毒致病的记载早在四百多年前就有了。早在1566年,疯狗咬人致病的案例已经被记录下来,但直到1885年,人们还不知道狂犬病到底由什么引起。
在细菌学说占统治地位的年代,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Pasteur,1822-1895)的试验,为狂犬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路径。巴斯德从实践中发现,将含有病原的狂犬病延髓提取液多 次注射兔子后,再将这些毒性已递减的液体注射狗,以后狗就能抵抗正常强度的狂犬病毒的侵染。
1885年的一天,人们把一个被疯狗咬过的9岁男孩迈斯特尔(Meister)送到巴斯德哪里请求抢救,巴斯德犹豫了一会后,就给这个孩子注射了毒性减到很低的提取液,然后再逐渐用毒性较强的提取液注射。巴斯德的方法拯救了男孩的生命,巴斯德在1889年发明了狂犬病疫苗。
四、美国流感:极度灾情通报 翻阅美国年鉴你会惊讶地发现,1917年美国人均寿命大约51岁,到了1919年,人均寿命仅有39岁,流感病毒在一年中吞噬了50万美国人的生命。 一开始,医生们甚至不承认这是流感,谁也不会想到,常见的普通感冒,居然可以变异成为杀人的怪兽。
流感传染的速度如此快,几乎每个暴露在疾病下的人都会在大约两天后得病,健康的青年人成为主要的袭击目标。灾难一直波及到几乎整个世界。
1918年流感,美国有超过25%的人口受到感染,全球由此死亡的人数估计有4000万。 五、西尼罗河:杀人蚊虫难题 2002年的夏季,“西尼罗河”病毒在美国再次暴发,从1999年到2002年四年间,这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夺去了几十人的生命,一百多人受到感染。
西尼罗河病毒是在1937年从乌干达西尼罗河区的一位妇女身上分离出来的,近年出现在欧洲和北美的温带区域。 专家认为,每两百个感染“西尼罗河”病毒的人中只有一个可能引发致命疾病,但对老人和慢性病患者等免疫系统较为脆弱的人,感染可能引发脑炎直至死亡。
虽然政府投入300万到500万元用于灭蚊,但这样无处不在的威胁仍然足以使人们恐慌。 这种病毒的防治,除了清除积水,使用驱蚊水和穿长袖衣服防止传染外,似乎并没有更好的办法控制它的暴发。
在美国政府宣布“西尼罗河”病毒在2002年严重暴发时,人们不得不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
10世纪,中国就有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记载;16世纪的明代则已经发明了用病人的皮痂磨成粉末通过鼻孔接种来预防此病的方法。
痘苗最初是用天花痘痂制成的,叫做“时苗”。实际上就是用人工方法感染天花,所以危险性比较大。后来改用经过接种多次的痘痂作疫苗,叫做“熟苗”。熟苗的毒性已减,接种后比较安全。
1566年,有了关于疯狗咬人致病,即狂犬病的记载,并发现它能够传染给其他许多动物。当时在世界范围内对狂犬病的病原进行了长期探索,但一直不知道病毒是由什么引起的,也不知道治疗方法。
1796年,英国医生琴纳接种牛痘预防天花试验成功,因为牛痘比人痘更加安全,我国也逐渐用牛痘代替了人痘,并改进了种痘技术。
1885年,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将含有病原的狂犬病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后,再将这些减毒的液体注射狗,以后狗就能抵抗正常强度的狂犬病毒的侵染。
一次,人们把一个被疯狗咬得很厉害的9岁男孩迈斯特尔送到巴斯德那里请求抢救,巴斯德犹豫了一会儿后,就给这个孩子注射了毒性减到很低的上述提取液,然后再逐渐用毒性较强的提取液注射。结果巴斯德成功了,孩子得救了。
20世纪初,研制成了活菌苗———卡介苗。它是把一株有毒力的牛型结核杆菌,通过培养基培养,每3个星期左右传代一次,一共传代230多次,费时13年之久得到的无毒活菌株,然后用来制成了卡介苗。
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当属天花。其历史至少可以推溯到3000多年前。据说从古埃及法老拉米西斯五世的木乃伊和其他古埃及木乃伊上,可以发现天花留下的疤痕。它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过去的3000年里,天花几乎一直在侵扰人类,共吞噬了大约2亿人的生命,甚至很多国王、皇帝都不能幸免。在战争史上,天花曾消灭了马其顿亚力山大印度远征军,也消灭了公元571年包围麦加城的埃塞俄比亚的军队和11-13世纪的东征十字军。美洲原住民在欧洲人进驻之后人口锐减,欧洲人带来的天花等传染病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阿兹特克与印加帝国的灭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班牙人带来了天花病毒。美国独立战争发生时,随着欧洲殖民者及探险家而来的天花病毒,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疫情,并扩散至墨西哥及西北太平洋地区。北美印地安人在此次天花中遭受灭族般的毁灭。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世界上每年仍然有约5000万人得天花。通过推广种痘,到1967年,这个数字降低到1000-1500万。就在这一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了消灭天花运动。1977年10月,最后一例自然发生的天花发生在索马里。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天花被完全消灭,天花病毒在自然界已不存在,只有美国和俄罗斯的实验室还保存着样本。我国最后一例天花发生于1960年3月。
4月22日下午,在上海市新收犯监狱,年轻的毛警官接待了一对从安徽赶来探望儿子的老年夫妇。
在被告知为严防“非典”疫情,监狱暂停会见后,这对老人仍不死心,再三恳求。毛警官微笑着,却坚定地拒绝了。
同时,他又耐心解释了监狱之所以采取暂停会见措施的理由。“那我们给他带的东西怎么办?”大爷两眼盯着毛警官。
毛警官当即表示:请放心,物品消毒后,一定亲手交给他。老俩口尽管没见到儿子,多少有些遗憾,但还是放心地踏上了归途。
为防止“非典”入侵,上海市新收犯监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三天中,监区共向18个省、市先后挂通了254只电话,不少电话是打了多次才通的。
10多名罪犯的亲属因电话实在联系不上,或者有些亲朋好友没有及时传递信息以致来监探望的,经监狱方说服解释,也都充分理解,爽快地回家了。新收犯监狱及时组织罪犯收看有关“非典”的疫情通报、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知识讲座,利用广播、墙报、黑板报宣传介绍“非典”的流行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和治疗措施。
警官们充实一线,一日三餐吃在会议室,睡在地铺上,实施极其严格的封闭式管理。这一时期,监狱采取的各种措施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即:拖———打扫卫生拖地面,开———勤开窗子通空气,洗———经常洗手用肥皂,喷———喷洒药液消毒好,照———紫外灯照不忘掉,晒———太阳高照晒被褥,量———测量体温不漏人,炼———锻炼身体能免疫。
每天,监区警官都这样认真地组织、督促服刑人员操作,决不放过任何疑点,不留任何死角。监狱警官的细致关怀,使罪犯中一度存在的莫名恐惧、焦躁不安的情绪慢慢得到缓解。
不少服刑人员也渐渐养成了重视个人保洁、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许多服刑人员给家里写信,把监狱里发生的这一切转告亲人:在监狱里有安全感!东方网5月10日消息:北京佑安医院的大门口曾经举行过一个特别的赠旗仪式。
那天北京佑安医院有3名非典患者病愈出院,他们将两面鲜红的锦旗和热情洋溢的感谢信送到了曾经挽救他们生命的医护人员手里。在这些医护人员中,一位有着一双明亮大眼睛的中年大夫特别引人注目,她就是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孟庆华大夫。
同成千上万医务工作者一样,她一直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北京佑安医院作为非典定点医院,现有床位90多张,3月11日收治第一例非典患者。
4月10日孟庆华大夫接受任务,加入到救治非典患者的队伍之中,从此就没有回过家。作为感染科主任,她负责三个病区非典病人的救治工作,始终坚持为病人负责、为同事负责、为同事的家庭负责的工作原则,运用全部的医学手段同冠状病毒做斗争,从实践中摸索经验,果断决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从北京佑安医院治愈出院的患者已有60多人。
20岁的女大学生杨静是这次出院的患者之一,住院期间得到了孟庆华大夫的细心治疗和精神鼓励。正是孟大夫及其战友们的精湛技术和无私关爱给了她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得以新生。
她父母用一首诗来表达感激之情:“非典肆虐如暴雪,神州霜降春意绝。幸喜白衣天使在,严守一线不退歇。
苍松翠柏立荒野,冰天雪地显高节。待到冰消雪化时,医护美名传世界。”
在这个简短的欢送会上,当杨静第一次见到摘掉口罩、给了自己那么多照顾的孟庆华大夫时,激动地流下了泪水。孟庆华大夫已在第一线战斗了近30天。
作为一名专业医务工作者,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工作压力。但工作的每一天,她都从容不迫,通过自己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将微笑传达给患者,把责任带到治疗中。
她知道,对于非典患者来说,除药物治疗外,重要的还是增加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心,信心给人力量,爱心给人希望。这,正是抗击非典时期,我们所需要的精神。
一、修昔底德:首度疫情记录 直到今天,没有人知道这场发生在两千四百多年以前的雅典的瘟疫从何而来,但可以确定的是,疾病几乎摧毁了整个城市。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雅典的市民们生活在噩梦之中,身边强壮健康的年轻人会突然发高烧,咽喉和舌头充血并发出异常恶臭的气息。不幸的患者打喷嚏,声音嘶哑,因强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
疾病像恶魔一样席卷整个城市,任何口服、外敷的药物都无济于事,最后,医生也被感染而生病。 恐慌面前,人们开始选择放纵的生活,没有什么比现时的享乐更能使他们逃避现实的恐惧。
于是,雅典城因为人们的绝望而土崩瓦解。 两千多年过去了,瘟疫摧毁一座精心建造的文明城邦的惨烈依然刺眼,这场灾难被一个幸存的学者记录下来,他叫修昔底德,从此,人类遭遇瘟疫的编年史,从这里打开。
二、霍乱恐惧:疾病研究肇端 1831年,没有人能够想到,一场将持续几十年的霍乱大潮即将来临在第一波霍乱菌的袭击中,英国至少有14万人死亡,一些小村庄几乎全村覆灭。 霍乱,被描写为“蹭摧毁地球的最可怕的瘟疫之一”。
这种叫做霍乱弧菌的的菱形细菌,通常通过不洁的饮用水传播,它能够寄存在肉类、牛奶、苹果等食物上数天。 当然,对于19世纪初的人类来说,这种可怕瘟疫发生、传播和控制都是一个谜。
每天,在英国的城市和乡村,都有灵车不断的往墓地运死人,工厂和商店里没有人的活动,人们到处寻找药物,作最后无力的挣扎。宗教领袖们把病魔的蔓延看作上天对“人类的傲慢”所做的惩罚,许多人为自己的“罪孽深重”而祈求宽恕。
当患者从肠痉挛到腹泻,到呕吐、发烧,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后面临死亡时,人们能够感受到的,除了恐惧,还是恐惧。 1832年霍乱在英国平息以后,人类对疾病理论的研究,却从这次灾难后开始了漫长的征程。
三、狂犬疫苗:对抗病毒有招 病毒的面貌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仅仅百余年的历史,但明确的病毒致病的记载早在四百多年前就有了。早在1566年,疯狗咬人致病的案例已经被记录下来,但直到1885年,人们还不知道狂犬病到底由什么引起。
在细菌学说占统治地位的年代,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Pasteur,1822-1895)的试验,为狂犬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路径。巴斯德从实践中发现,将含有病原的狂犬病延髓提取液多 次注射兔子后,再将这些毒性已递减的液体注射狗,以后狗就能抵抗正常强度的狂犬病毒的侵染。
1885年的一天,人们把一个被疯狗咬过的9岁男孩迈斯特尔(Meister)送到巴斯德哪里请求抢救,巴斯德犹豫了一会后,就给这个孩子注射了毒性减到很低的提取液,然后再逐渐用毒性较强的提取液注射。巴斯德的方法拯救了男孩的生命,巴斯德在1889年发明了狂犬病疫苗。
四、美国流感:极度灾情通报 翻阅美国年鉴你会惊讶地发现,1917年美国人均寿命大约51岁,到了1919年,人均寿命仅有39岁,流感病毒在一年中吞噬了50万美国人的生命。 一开始,医生们甚至不承认这是流感,谁也不会想到,常见的普通感冒,居然可以变异成为杀人的怪兽。
流感传染的速度如此快,几乎每个暴露在疾病下的人都会在大约两天后得病,健康的青年人成为主要的袭击目标。灾难一直波及到几乎整个世界。
1918年流感,美国有超过25%的人口受到感染,全球由此死亡的人数估计有4000万。 五、西尼罗河:杀人蚊虫难题 2002年的夏季,“西尼罗河”病毒在美国再次暴发,从1999年到2002年四年间,这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夺去了几十人的生命,一百多人受到感染。
西尼罗河病毒是在1937年从乌干达西尼罗河区的一位妇女身上分离出来的,近年出现在欧洲和北美的温带区域。 专家认为,每两百个感染“西尼罗河”病毒的人中只有一个可能引发致命疾病,但对老人和慢性病患者等免疫系统较为脆弱的人,感染可能引发脑炎直至死亡。
虽然政府投入300万到500万元用于灭蚊,但这样无处不在的威胁仍然足以使人们恐慌。 这种病毒的防治,除了清除积水,使用驱蚊水和穿长袖衣服防止传染外,似乎并没有更好的办法控制它的暴发。
在美国政府宣布“西尼罗河”病毒在2002年严重暴发时,人们不得不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 六、与非典做斗争参考资料:百度。
——————————1——————————
去年此时,台湾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病毒风暴,SARS的阴影还没远离,接踵来的,却是新一波的狂牛症及禽流感危机。
早在3000年前,人类就有了天花这种传染病,科学家从木乃伊考证出西元前1000年统治埃及的法老拉美西斯头部就有天花疤痕。大约到了6世纪,欧洲也出现了天花,接著殖民者又把它带到了美洲大陆,17、18世纪天花在西半球肆虐。
曾有历史统计认为,天花至少造成1亿人死亡,另外有2亿人失明或留下终生疤痕。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灭绝之后,人类一度以为藉由医药可以抵抗所有传染病,谁知道并非如此。
天花病毒只有人类身上才有,不过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部份的病毒却是从动物传给人类,而且不断的变种。
1967年,德国的研究人员被非洲猴子传染到一种怪病,几年后从他们的身上验出依波拉病毒,9年后苏丹和萨伊相继爆发依波拉出血热病,发病者的死亡率高达90%。
1980年,美国一小群男同性恋者,因为一种不知名的疾病病倒和死亡,之后科学家从他们的血液中分离出爱滋病毒,而这种病毒,同样是来自非洲的猴子和猩猩身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的估计,全球有超过4185万人感染了爱滋病毒,预料死亡人数在2010年将会达到最高峰。
正当全球的病毒专家苦心探究对抗之道的同时,新的变种病毒却又不断的出现,21世纪,人类面临许多新的病毒危机。
——————————2——————————
魔障浩劫何时了?
近代生态学及生态史的学者已愈来愈倾向接受一种理论,那就是细菌与病毒等乃是地球真正的原住民,它们在人类持续的入侵里节节败退,并不断以其构造简单,因而变种容易的特性,重振旗鼓。进入1990年代后,细菌的「多种药物抵抗品种」(MDR)以及病毒变种所造成的新型态疫病日增,所代表的即是「地球反扑」的一种型态,尤其是病毒变种所引发的疫病最堪注意。
去年引起全球恐慌的SARS,暴露人类与环境间多层冲突问题。滥用生物供应链、公共卫生、国际伦理诡谲等。面对这世纪的新瘟疫,比病毒传播更令人省思,当是人性的险峻与宏伟。口罩与害怕形成人与人的阻绝离间,另一方面,投入救难、共体时艰却又使人更紧紧相连。如同本书的副标:「瘟疫、瘟役、瘟意」,人与病毒的抗战史,也正是一部人性光明与黑暗并存的烽火纪实。
本书以时间为经,重大疫情事件为纬,述说病毒的源起及其与人类的缠斗记录。而在实验室中的生科研究人员,则是每一场战役决定关键的要角。事实上,自人类开始群居、近代社会发展后,瘟疫在城市文明史常霸占一页惨痛血泪。黑死病、鼠疫、天花,自中世纪至今,宛如世纪性的恶梦轮回。然而,除了因人与微生物之间平衡失控所造成的疫情,最是令人胆颤心寒的,莫过生物武器的蓄意残暴。
本书自2001年10月美国发现天花的惊世病例说起,莫名的起源、重现的骇人世纪病毒,引爆国家安全的危机戒备。在此之前,同年9月11日的双子星大楼摧毁,已经做了仇恨的宣告。原本存在实验室试管中的病毒、以为达成全球协议的控管地点,因为国族宗教的复仇计画,一封带有炭疽菌粉末的信件开启,鬼魅一般飘入抽风口……「瘟役」至此开展?
自人类预防医学萌芽,病毒研究的战役便已启动。天花以接种牛痘预防便是一例。从本书的真实故事中,研究人员身处在病毒以百万计数的实验室中解剖采样,并观察实验组的动物病况徵状,工作中笼罩的压力可想而知。胆大心细、密封严谨的克己负责、面对动物受苦痛的忍心悲悯,实验室里的「人性试验」,诚为「瘟役」外一章的「天降大任」;而这也正是防疫史上进步的动力。
作者另一著作《伊波拉浩劫》,以1989年美国伊波拉病毒危机为题材的纪实小说,将该次未引爆的危机做了虚构的重组,但它已确实将瘟疫可能性的恶兆,准确地传达出来。本书则进一步探讨人类生武竞技的恶斗,及与病毒抗战的实验室英雄故事;两相对照,让人看见自己走过文明过滤网,沉淀下的人性与历史的课题。
—。—。—。—。—。—。—。—。—。—。—。—。—。—。—。—。—。—。—。—。
我不清楚你要的是不是这个。
——————————1——————————去年此时,台湾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病毒风暴,SARS的阴影还没远离,接踵来的,却是新一波的狂牛症及禽流感危机。
早在3000年前,人类就有了天花这种传染病,科学家从木乃伊考证出西元前1000年统治埃及的法老拉美西斯头部就有天花疤痕。大约到了6世纪,欧洲也出现了天花,接著殖民者又把它带到了美洲大陆,17、18世纪天花在西半球肆虐。
曾有历史统计认为,天花至少造成1亿人死亡,另外有2亿人失明或留下终生疤痕。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灭绝之后,人类一度以为藉由医药可以抵抗所有传染病,谁知道并非如此。
天花病毒只有人类身上才有,不过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部份的病毒却是从动物传给人类,而且不断的变种。 1967年,德国的研究人员被非洲猴子传染到一种怪病,几年后从他们的身上验出依波拉病毒,9年后苏丹和萨伊相继爆发依波拉出血热病,发病者的死亡率高达90%。
1980年,美国一小群男同性恋者,因为一种不知名的疾病病倒和死亡,之后科学家从他们的血液中分离出爱滋病毒,而这种病毒,同样是来自非洲的猴子和猩猩身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的估计,全球有超过4185万人感染了爱滋病毒,预料死亡人数在2010年将会达到最高峰。 正当全球的病毒专家苦心探究对抗之道的同时,新的变种病毒却又不断的出现,21世纪,人类面临许多新的病毒危机。
——————————2——————————魔障浩劫何时了? 近代生态学及生态史的学者已愈来愈倾向接受一种理论,那就是细菌与病毒等乃是地球真正的原住民,它们在人类持续的入侵里节节败退,并不断以其构造简单,因而变种容易的特性,重振旗鼓。进入1990年代后,细菌的「多种药物抵抗品种」(MDR)以及病毒变种所造成的新型态疫病日增,所代表的即是「地球反扑」的一种型态,尤其是病毒变种所引发的疫病最堪注意。
去年引起全球恐慌的SARS,暴露人类与环境间多层冲突问题。滥用生物供应链、公共卫生、国际伦理诡谲等。
面对这世纪的新瘟疫,比病毒传播更令人省思,当是人性的险峻与宏伟。口罩与害怕形成人与人的阻绝离间,另一方面,投入救难、共体时艰却又使人更紧紧相连。
如同本书的副标:「瘟疫、瘟役、瘟意」,人与病毒的抗战史,也正是一部人性光明与黑暗并存的烽火纪实。本书以时间为经,重大疫情事件为纬,述说病毒的源起及其与人类的缠斗记录。
而在实验室中的生科研究人员,则是每一场战役决定关键的要角。事实上,自人类开始群居、近代社会发展后,瘟疫在城市文明史常霸占一页惨痛血泪。
黑死病、鼠疫、天花,自中世纪至今,宛如世纪性的恶梦轮回。然而,除了因人与微生物之间平衡失控所造成的疫情,最是令人胆颤心寒的,莫过生物武器的蓄意残暴。
本书自2001年10月美国发现天花的惊世病例说起,莫名的起源、重现的骇人世纪病毒,引爆国家安全的危机戒备。在此之前,同年9月11日的双子星大楼摧毁,已经做了仇恨的宣告。
原本存在实验室试管中的病毒、以为达成全球协议的控管地点,因为国族宗教的复仇计画,一封带有炭疽菌粉末的信件开启,鬼魅一般飘入抽风口……「瘟役」至此开展?自人类预防医学萌芽,病毒研究的战役便已启动。天花以接种牛痘预防便是一例。
从本书的真实故事中,研究人员身处在病毒以百万计数的实验室中解剖采样,并观察实验组的动物病况徵状,工作中笼罩的压力可想而知。胆大心细、密封严谨的克己负责、面对动物受苦痛的忍心悲悯,实验室里的「人性试验」,诚为「瘟役」外一章的「天降大任」;而这也正是防疫史上进步的动力。
作者另一著作《伊波拉浩劫》,以1989年美国伊波拉病毒危机为题材的纪实小说,将该次未引爆的危机做了虚构的重组,但它已确实将瘟疫可能性的恶兆,准确地传达出来。本书则进一步探讨人类生武竞技的恶斗,及与病毒抗战的实验室英雄故事;两相对照,让人看见自己走过文明过滤网,沉淀下的人性与历史的课题。
—。
—。—。
—。—。
—。—。
—。—。
—。—。
—。—。
—。—。
—。—。
—。—。
—。我不清楚你要的是不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