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鼠疫病情吗(一地确诊鼠疫病例)
admin
2022-07-21 08:01:21
0

  7月1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应对鼠疫疫情工作指挥部发布公告,宁夏回族自治区确诊一例区外输入性原发性鼠疫(腺鼠疫)病例。

  当日,宁夏已启动鼠疫疫情防控四级应急响应。鼠疫有哪些危害?是如何传染的?需要警惕吗?

  宁夏卫健委网站截图

  近4年来确诊鼠疫病例11例

  主要发生在内蒙古和宁夏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7月19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一例鼠疫(腺鼠疫)病例。

  患者为男性,45岁,职业为牧民。7月12日9时左右,患者自觉发热、乏力、意识不清、水样便腹泻,自内蒙古返回银川。7月19日确诊为鼠疫病例。

  此消息一出,随后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说,又是疫情又是鼠疫的,让人担心。

  其实,一直以来鼠疫并没有消失在公众视野。中国疾控中心曾专门刊文解释,历史上,鼠疫出现过三次世界范围内大流行,曾经被称为“黑死病”,造成人类生命健康严重损失。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鼠疫防控工作,发病数明显下降,至上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报告约20例病例,90年代,我国南方鼠疫疫情曾出现过短暂上升,自2010年以来每年仅有零星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北部分省份。

  近四年来,我国每年都有零星鼠疫病例出现,主要发生在内蒙古、宁夏两地。

  2019年,全国鼠疫报告发病5例,死亡1人。其中,内蒙古公开报道的鼠疫确诊病例有4例。

  2020年,全国鼠疫报告发病4例、死亡3人(1例为2019年报告病例)。其中,2名鼠疫死亡病例发生在内蒙古。

  2021年,全国鼠疫报告发病1例。患者收治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居住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查布公社,常年从事放牧工作。

  加上今年的这1例,近4年的鼠疫报告病例已达11例。

  过往病例如何患上鼠疫?

  三种传播方式要警惕

  可以注意到,近年来西北地区,尤其内蒙古是鼠疫的常发地区。是何原因?这还要从鼠疫的特点来说。

  鼠疫的传染源主要为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动物常见有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如蒙古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和达乌尔黄鼠、长爪沙鼠、布氏田鼠等。

  内蒙古自治区属于鼠疫历史自然疫源地,有蒙古旱獭、达乌尔黄鼠、长爪沙鼠、布氏田鼠四型疫源地,分布在57个旗县,总面积达33.7万平方公里。

  2019年,北京市发现2例内蒙古输入性鼠疫病例,引发广泛关注。当时内蒙古卫健委通报,最近的1例人间鼠疫病例是在2004年,距当时已有15年时间。

  那么,鼠疫又是如何发生的?中国疾控中心曾对2019年、2021年内蒙古与宁夏的鼠疫病例进行溯源分析,发现内蒙古来京就诊的两名原发性肺鼠疫患者,丈夫很可能在自家农场挖土时吸入带有鼠疫菌的气溶胶感染,妻子很可能与丈夫接触而感染。另一名腺鼠疫患者给死野兔剥皮后被感染。

  至于2021年宁夏的鼠疫病例,调查人员发现,患者的生活区域存在严重的带足跳蚤的鼠疫流行病,患者可能是被跳蚤叮咬感染的。

  去年,国家卫健委联合内蒙古卫健委科普指出,鼠疫的传播方式分为三种,一是经跳蚤叮咬传播。跳蚤叮咬鼠疫患者或感染鼠疫的动物后,再叮咬人,可致人感染疫情。

  二是经直接接触传播。人们在捕猎、宰杀、处理感染鼠疫的动物时,鼠疫菌可通过人们皮肤上的伤口(包括非常细小的伤口)进入人体,致人感染。

  三是经飞沫传播。肺鼠疫患者或动物通过呼吸、咳嗽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中,导致肺鼠疫传播。

  在易感人群上,人对鼠疫普遍易感。而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员或猎杀、剥食旱獭的猎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机会高于一般人群。从此前病例中也可看出,多个病例都从事放牧工作。

  鼠疫如何防范?治疗有效吗?

  对于疫源地内的居民来说,如何防范鼠疫?官方提醒,要做到“三不三要三护”,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三不”:不接触、剥食和携带鼠、野兔、狐狸、狼、流浪狗、流浪猫、黄羊、旱獭等动物;不要在野外,尤其是不要在鼠类(包括旱獭)、野兔等动物洞穴周围进行休憩,更不要挖刨动物洞穴;不要接触急死患者、疑似鼠疫患者、确诊鼠疫患者。

  “三要”:要及时报告病死鼠、疑似鼠疫患者,不明原因的高热患者和急死患者;要做到住所及周边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猫入笼,狗拴养,定期进行灭蚤处理;对患者要做到就地治疗,确保患者可以得到迅速及时救治。

  “三护”:要进行有效防护,人在野外活动或作业时,要穿长裤、长袖上衣,必要时穿高筒靴子或防蚤袜子。在疫区、疫点处理过程中,强化疫情处理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要进行健康监护,对从事高危职业人员如放牧人员、灭鼠人员、野外作业人员和疫源地内居民要每天进行健康监护,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报告;要进行看护,对出入疫点周围的人员,要进行必要的看护,防止人员在没有有效防护下进入疫点。

  中国疾控中心曾发文称,鼠疫是古老的细菌性传染病,临床上可以使用多种有效抗生素进行治疗。病人如果能够早期就诊,并得到规范有效治疗,治愈率非常高。可疑接触者也可通过预防性服药而避免发病。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也曾表示,虽然鼠疫在历史上留给人类惨痛的记忆,但随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及现代医学的发展,鼠疫已非不治之症,绝大部分为散发病例,人群大规模感染几无可能。因此,公众不必再闻鼠疫而色变。(记者 袁秀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球城市科技传播能力指数202... 今天,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创新与青年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徐剑教授团队在上海科技节·科技传播理论分会发布了《...
甘肃张掖:“宣讲+礼赞+关爱”...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甘肃张掖:“宣讲+礼赞+关爱”开启劳模工匠风采宣传月工人日报-中工网记...
惊艳!老祖宗绣给你的绝美织锦壁... 老祖宗的审美高级感中国织物中对金线、金箔的运用,可追溯至战国时期。波光粼粼的织金锦缎,华美而不俗艳!...
尼山鲁源村景区将于5月31日盛... 官宣了!官宣了!尼山鲁源村景区将于5月31日盛大开园!尼山鲁源村位于山东曲阜是尼山圣境二期工程,以“...
云南举行国际护士节主题活动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云南举行国际护士节主题活动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榆5月15日,云南省...
狂赚近百亿!光伏一季度,谁“翻... (转自:全球光伏)  2025年第一季度,光伏行业是喜忧参半!在行业周期下行期间,430和531两个...
【拔节生长看雄安】雄安未来之城... 转自:河北新闻网 冀时客户端报道 5月15日,雄安未来之...
内蒙古三位厅干拟“由政转企” 转自:上观新闻《内蒙古日报》消息,5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其中三位厅干拟...
隆基、晶科、通威、晶澳、正泰、... (转自:全球光伏)  5月16日,《财富》中文网正式发布“2025年中国ESG影响力榜单”,隆基、阳...
【撸起袖子加油干 风雨无阻向前... 转自:河北新闻网 冀时客户端报道 以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
山东移动发布四大云智宽带产品,... 转自:大众报业·齐鲁壹点5月17日,山东移动在济南举办“万兆智联 云启AI家”爱家计划暨云智宽带系列...
桂林三金:整体库存水平持续向好... 人民财讯5月17日电,桂林三金(002275)近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公司不仅实现自身库存的高效...
俄乌直接会谈 欧盟为何“唱反调... 转自:央视当地时间16日,俄乌在土耳其进行了直接会谈。同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却表示,欧盟方面准...
6月1日起实施!吉林省执行10... 5月15日,吉林省医疗保障局发布通知,林下山参(生晒参)支付标准执行10元/克。林下山参费用可使用个...
百姓看联播丨氢能“大肺王” “... 转自:河北新闻网 这两年,路上的氢能卡车、公交车越来越多...
当地回应应县木塔持续倾斜:正评... #网友反映山西应县木塔持续倾斜#【#当地回应应县木塔持续倾斜#:正评估修护方案并1:1复原】近日,有...
小学生纠错,浙江文广旅厅长回信... 来源:人民网 近日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安城小学 五年级学生金陈乐收到了一封来自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
探索“眼睛的奥秘” 青少年眼健... 为助力青少年科学护眼,普及眼健康知识,契合全国爱眼日来临之际,2025青少年眼健康知识挑战营将于5月...
黄莺:从特殊走向融合,从黑暗走... 编者按:5月16日,由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举办的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
中柬“金龙-2025”联演开幕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中柬“金龙-2025”联演开始仪式5月17日在柬埔寨磅清扬省王家军宪兵训练中心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