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在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炼钢厂特冶生产线上,炉台内正在冶炼新研发的高氮马氏体不锈钢。抚顺特钢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副主任王琳对记者说:“这种高氮不锈钢主要应用于高端光学产品,目前已经批量生产,其综合性能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有着85年历史的抚顺特钢正是依靠科技创新,始终保持强劲的发展活力,高端产品生产比重占企业总产量的75%,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80%以上。”王琳说,作为我国特钢行业的龙头企业,抚顺特钢承担着在研国家科研课题40余项,近几年获得国家专利30余项,平均每年研发生产新产品150个,科技创新让企业始终走在行业前沿。
瞄准高、精、尖、奇、难、缺、特产品,今年以来,抚顺特钢全面实施技术改造工程,全年投资近10亿元,这是近几年来技改投入最大的一年。“为满足国家重点领域对高端特殊钢材料的需求,我们加快推进技改项目建设,扩大高端特钢品种的产能,生产的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特冶不锈钢和高档工模具钢等产品成功应用到我国诸多重点领域,为高铁、核电、风电、新能源等行业提供了大批关键性特钢产品。”王琳说,2020年以来,抚顺特钢总投资近20亿元,实施了十余项重点技改项目。这些技改项目全部投产后,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将达到国内一流。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今年以来,抚顺特钢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开发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形成产、学、研、用战略产业链条,提升产品档次。通过全员创新,快速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为鼓励和调动科研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抚顺特钢细分行业、细化品种,积极推行项目经理制,每个月设立的科研技术方面的攻关项目多达130余项,根据项目大小和周期特点,按月和季度进行综合评价奖励。在抚顺特钢,科研人员的每一次创新和进步,都有相应的激励制度作支撑,大家在收获着科技进步成果的同时,更多的是体会到自身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作为我国重要的特殊钢新材料科研和生产基地,抚顺特钢将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之路,持续加大研发力度,让中国特钢更出彩,满足我国各领域对特殊钢产品的需求。”王琳说,目前,抚顺特钢已形成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特冶不锈钢、高档工模具钢、高档汽车钢、减速机及铁路用钢、高档轴承钢、钛合金八大特殊钢系列产品。企业每年的研发费用达3亿元到4亿元,以后会继续增加。
(王凯 辽宁日报记者 崔振波)
上一篇:二十大时光丨跟着政策走种田底气足
下一篇:下地种田不容易(农民种地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