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在铁岭市铁岭县蔡牛张庄玉米新品种推广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一株株豆秧密密麻麻地结满豆荚,随着收割机轰鸣驶过,豆秧被收入机器,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作业,不一会儿,车厢里就装得满满当当。
大豆收割完毕,紧邻的4垄玉米露出“全身”。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国迫不及待地扒开几穗玉米,只见个个玉米颜色金黄、籽粒饱满。“这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新模式,经过实际测产,亩产大豆380斤;现在看来,玉米亩产突破2000斤也不成问题。”站在田间,赵玉国满脸喜悦。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咱合作社也迎来今年的最大喜讯,玉米套种大豆的成功实践再次证明,只有跟着党的政策走,种田才会底气足。”赵玉国笑着介绍,今年,合作社积极响应国家扩种大豆的号召,成为铁岭市4个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千亩方”的一员,眼下玉米、大豆迎来双丰收。
2007年,蔡牛镇种粮大户赵玉国乘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东风,决定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开展规模化种植。当年,合作社统一采购种子、化肥,统一管理,统一提高机械化水平,社员人均增收1000元。随后,流转土地的面积连年递增。
这些年,紧跟党的步伐,合作社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主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等十余家科研院校合作,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借助科技的力量,合作社不仅引进了“铁研58”“辽单575”等玉米新品种,还掌握了“大垄双行”“秸秆条带还田”“玉米归行”等种植模式和技术。
今年,合作社在省、市、县三级农业专家的支持下,在保护性耕作地块开展玉米套种大豆模式,让玉米、大豆“聚”在一起,既保证了玉米亩产不减产,还增收了一季大豆,有效推进了大豆与玉米兼容发展,让土地实现最优收益。
因为有了党的好政策,这些年,合作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飞跃式发展。目前,合作社流转土地2.26万亩,年产玉米等粮食2万余吨,带动周边3000余名农民走上了致富路。赵玉国感慨道:“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让农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党的二十大召开了,更多更好的惠农政策将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作为合作社的带头人,我要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带领农民多种地、种好地,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赵玉国坚定地说。
(辽宁日报 记者 王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