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稻有哪些优点(巨型稻缺点)
admin
2022-09-28 09:15:09
0

  近日,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的隆平稻作公园中2米巨型稻将进入成熟期的视频引发关注。什么是巨型稻?巨型稻和杂交水稻有着什么样的关联?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实现了吗?巨型稻好吃不好吃?记者就此采访了被誉为“巨型稻之父”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夏新界。

  记者:什么是巨型稻?巨型稻和杂交水稻有着什么样的关联?

  夏新界:顾名思义,巨型稻就是比一般的稻子形状要大、产量要高的水稻。我们最先研究出来的巨型稻是一种常规稻,是选优培优出来的,并不是杂交稻。巨型稻是在现有优异水稻种源基础上,运用突变体筛选、籼粳亚种间及野生稻远缘杂交等一系列生物遗传育种技术,获得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生物量水稻新种质材料。

  但是,常规巨型稻数量很少,所以我们把常规巨型稻作为亲本材料,与其他普通水稻杂交,产生很多后代后再去种植,解决了巨型稻少的问题。现在地里试种的巨型稻,都是杂交后的巨型稻。如今在各地推广种植的巨型稻,也是一种新型杂交稻。

  实际上,2013年,常规巨型稻就在我国研发出来了,2015年之后才做成杂交稻。我们以籼稻93-11、日本晴等为材料,获得突变体植株,筛选合适目标突变体后经田间授粉杂交,获得较稳定后代群体后再与茶陵野生稻进行授粉杂交,逐年选育纯化,最终获得基本稳定的巨型稻株系。

  记者:有说法认为,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实现了。这个说法准确吗?

  夏新界:目前,我国水稻产量就其收获指数而言,已达到了植物生理学家认为的上限。因自身生物量的限制,在过去20年间,我国水稻产量增幅十分有限,不超过15%。未来要在水稻产量上有较大突破,必须培育出超大生物量的新型水稻。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就是梦想种出能在禾下乘凉的巨型水稻,通过增加水稻自身生物产量来提高其单位面积的稻谷产量。

  如今,巨型水稻试种出来了,但“禾下乘凉梦”还没有真正实现。只有把巨型稻的亩产量提高到1200公斤甚至1500公斤,才算真正实现了“禾下乘凉梦”。

  为什么这么说呢?2017年10月16日,巨型稻在湖南长沙市长沙县金井镇培育成功。袁隆平说,只要种植技术过关,巨型稻单季亩产可达1200公斤至1500公斤。现在的巨型稻株高达1.8米至2.2米,与普通水稻相比高出1米左右,单位面积生物量可达40吨/公顷,为现有水稻的1.5倍以上。如果改进优化栽培种技术,将巨型稻杂交品种的收获指数提高到现有超级杂交稻水平,其理论单季产量将超过1200公斤/亩。

  2017年以来,研究团队在南方多省多区域试验发现,在中等肥力水平,大田常规肥水管理条件下,巨型稻单季产量能达到800公斤/亩上下,比普通杂交稻每亩高出100公斤至200公斤。其中,巨型稻品种之“巨丰5号”株高2米以上,平均有效分蘖51个,比普通稻多2倍;单穗实粒数高达680粒,比普通稻多2倍至3倍。试验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8年在长沙县金井镇试验区的普通稻田和常规田间管理条件下,其单季产量稳定达到每亩660公斤至860公斤,远高于全国440余公斤的平均产量和湖南当地杂交稻产量。今年由于气候原因,很多地方比较干旱,受旱情影响,四川省西充县试种的200亩巨型稻亩产量只有650多公斤,但也比同期的常规杂交水稻多100公斤左右。

  正常情况下,试验田的巨型稻亩产能达到1000公斤以上,但大田推广的亩产还需要努力。“禾下乘凉梦”中的禾苗高度已经实现了,但产量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记者:巨型稻发展前景如何?

  夏新界:巨型稻发展前景非常好,特别是种养结合的试验,更体现了巨型稻的优势。

  巨型稻可以起到很好的遮阳效果,再加上巨型稻稻秆粗壮,种植密度比其他水稻小很多,能为稻下动物提供良好生存空间。2017年和2018年,研究团队在长沙县金井镇湘丰村建设了300亩“巨型稻”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试验与示范区,全程无化肥、农药、抗生素等使用。与现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稻谷产量至少提高1倍,青蛙、泥鳅、稻花鱼等养殖动物的成活率也提高1倍以上,生长周期缩短15天至20天,个体重量提高20%以上,产量提高1.5倍以上。除了种养结合,巨型稻生物量巨大,每亩可产出3吨至5吨秸秆,秸秆经处理后可饲养牲畜,也有不少附加价值。

  在种植环境上,巨型稻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并不苛刻。巨型稻根系发达,深度达35厘米至60厘米之多,比普通稻的根系长度增长1倍以上,根系总量是普通稻的3倍至4倍。其发达的根系,使养分流失大幅减少,能够把水稻周边的养分充分吸收利用起来。稻田、水沟、水塘、干湿地、贫瘠新垦地、盐碱地均可成其“落脚地”。比如,2020年种植在广东阳江海边的巨型稻就经受住了海水的反复浸泡,每亩产出稻谷1040斤,同时还出产基围虾1000多斤。巨型稻个高体大、吃水深、耐淹涝,2020年四川犍为县种植巨型稻400多亩,每亩产鱼800多斤,稻谷近1000斤。今年5月份,巨型稻在京津冀地区首次试种,目前已进入灌浆期,预计10月进入收获期。东北的黑土地上也开始尝试种植巨型稻了。目前,有22个省份的300多个种植点试种巨型稻近2万亩。

  还有人担心,巨型稻长这么高大,肥料、农药肯定用得多,会影响粮食的安全。这种担忧其实大可不必。由于巨型稻株形高大、根深叶茂、茎秆粗壮、宜疏植、生育期较长、淹水深度大,可为蛙、鱼、泥鳅和鸭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结合相关技术,可用来打造可持续循环发展的高效生态立体种养农业新模式,并充分利用巨型稻种养结合的这一特殊优势,提升稻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虽然巨型稻苗比普通水稻苗价格高一些,但种植1亩巨型稻的成本却比种1亩普通水稻成本降低200元左右。这是因为巨型稻“好养活”,后续也没有除杂草的烦恼,综合考虑稻谷产量增加以及秸秆用作青贮饲料,每亩巨型稻能增收800元以上。

  记者:巨型稻米口感怎么样?

  夏新界:经过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米质已达国家优质稻谷三级,突破了杂交稻“高产不优质、口感差”的难关,且经检测分析发现,巨型稻米中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红线。 (经济日报记者 刘 麟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陈虹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洁美科技(002859.SZ)... 格隆汇4月28日丨洁美科技(002859.SZ)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4...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如何预防职业病... 中新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 谢雁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如何有效预防职业病以及工作相关疾病?中国疾病...
这些地方,一定要来打个卡! 闽韵千年,爱拼敢赢快来随着海报解锁“福气满满”的打卡点来赴一场“清新福建” 的山海之约!统筹:于卫亚...
乐歌股份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 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歌股份”)于近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
浙商银行:2024年实现利息净...   4月28日金融一线消息,浙商银行今日发布2024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在业务规模方面,截至报告期末...
百信国际(00574.HK)拟... 格隆汇4月28日丨百信国际(00574.HK)公告,将于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举行董事会会议...
西安青少年旧物“蔬”写环保时尚 4月27日,“童塑未来·旧物做新衣”环保主题活动在太乙城生活中心举办。这场充满童趣与创意的环保主题活...
三维股份:追加投资11.34亿... 转自:财联社【三维股份:追加投资11.34亿元并优化BDO一体化项目(一期)建设内容】财联社4月28...
复旦张江(01349.HK)第... 格隆汇4月28日丨复旦张江(01349.HK)发布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8亿元,...
科华生物2024年年报解读:净... 2025年4月,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华生物”)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各项财务...
调研速递|宏宇五洲接受投资者调... 4月28日,安徽宏宇五洲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举行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众多投资者及社会公众参与...
普京:感谢朝鲜军人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据新华社莫斯科4月28日电 俄罗斯总统普京28日发表书面声明,感谢协助俄军收复俄库...
龙虎榜|华光源海跌3.66%,... 4月28日,华光源海跌3.66%,日振幅值达6.93%,日换手率达21.40%,收盘价21.82元,...
中建环能(300425.SZ)... 格隆汇4月28日丨中建环能(300425.SZ)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
长城基金曲少杰:看好港股科技互...   今年以来,随着南下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表现颇受瞩目。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今年以来...
北京安定医院开设「体重管理与营...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为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年”行动号召,切实解决患者“治病易发胖、减重难坚持...
俄罗斯外长:扎波罗热核电站不会... 转自:上观新闻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4月27日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俄罗斯没有收到美国就扎...
招商证券: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 格隆汇4月28日|招商证券(600999.SH)公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13亿元...
春秋电子: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转自:财联社【春秋电子: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78.70%】财联社4月28日电,春秋电子(60389...
紫牛问政后续|小区树木被修秃后... 转自:扬子晚报扬子晚报网4月28日讯(记者 朱鼎兆)扬子晚报紫牛问政栏目4月22日报道淮安经济技术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