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查处打架斗殴简报(打架简报标题)
admin
2023-03-06 16:05:50
0

1.对虚假新闻的认识

假新闻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媒体在思想观念上无视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在制度建设上缺少完善的新闻报道机制,在管理环节上缺乏严格的管理规范,结果使虚假新闻在外面招摇撞骗。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如果命都没了,还算是什么新闻? 假新闻的主要来源于:第一,商家的炒作,为了自身出产的某样产品而夸大其词;第二,记者职业道德上的缺失,为了追求新闻的惹眼,引起大家的关注,而刻意谋划的自导自演;第三, 虚假信息的传播,简单来说就是“三人成虎”,没有确切的依据,完全就是道听途说; 当然,还有其他众多来源,就不一一列举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虚假新闻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一是子虚乌有,通篇捏造;二是虚构情节,编造典型;三是强扭角度,跟风拔高;四是文艺手法,合理想象;五是作风飘浮,以讹传讹;六是删改不当,造成失实;七是预制新闻,造成失实。

新时期新闻如何“打假”?具体来说: 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规范,用法规来严惩造假者。从新闻价值的核心要素和新闻产品质量的标准来看,真实性不再是一种模糊、弹性的道德要求,而是一个明智、刚性的法律标准。2005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出了《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以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维护新闻界良好形象,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规定强调,新闻采编人员要坚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新闻事实准确。要认真核实消息来源,杜绝虚假不实报道。新闻报道在新闻媒体刊发时要实行实名制。新闻采编人员有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行为,情节严重的,一律吊销记者证。凡被吊销记者证的新闻采编人员,自吊销之日起5年之内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因故意犯罪被判处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要让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真正行使法律赋予的行政处罚权,对刊登虚假新闻的媒体进行处罚。笔者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国家出台媒体行业规范,对刊登虚假新闻的媒体进行严厉惩处。虚假新闻的投稿人、消息提供者以及参与造假的记者、媒体,均应该为虚假新闻承担法律责任。

进一步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管理,提高其识别虚假新闻的能力。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大力提高记者编辑队伍的业务水平素质,把好新闻入口关。教育新闻采编人员在新闻实践中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都城设计的思想原理 (来源:光明日报)转自:光明日报    《藏春:元大都规画》 武廷海 著 商务印书馆    元大都大...
山西助力中小企业“触电增能”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为助推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帮助中小企业对接优质电商平...
从看景到入情 “沉浸+”焕发文... (来源:光明日报)转自:光明日报    图为《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一景。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
探索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新路径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近日,民政部发布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
甘肃古浪县探索打造服务民营企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注册企业、土地使用、施工许可、环保审批……至少涉及...
周三国际油价震荡走低 市场关注...   周三国际油价走低。在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暗示周三晚些时候将宣布是否本周推进对俄制裁后,油价回吐...
政企连心,激活民企发展动能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工商联以“两个健康”...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路径解码 (来源:光明日报)转自:光明日报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在迪拜的沙漠中,...
法国奥德省森林大火已致1死13... 当地时间6日晚,法国奥德省政府发布通报称,截至当天19时,该省森林大火已造成1人死亡,另有13人受伤...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转自:新华社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