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的由来(的来历简单介绍)
admin
2023-03-05 06:32:15
0

1.年的来历 简短

古时候,有个叫年的兽每到正月初一时便出来害人,于是每到这时村民纷躲进深山里不敢岀来,后来人们发现年怕红色,于是每到这时就贴春联,放鞭炮,从此年再也不敢害人了。

春节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风俗习惯非常非常的多,下面我简单的说一下。具体要体验一次就知道了。下面是按照顺序来讲解的。

贴春联:在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把旧的门神和对联清除,让后换上新的对联和门神。这样寓意辞旧迎新。

放鞭炮:放鞭炮这个环节是从除夕就要放到年初。大概是年初五左右,每个地方每家每户都不一样的。在祭祖的时候要放。

2.一些字的来历(简短些100字以内)

“醋”字的由来

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而今,食醋又成为一种时兴的保健食品。

醋是谁发明的,又为什么叫“醋”呢?传说在古代的中兴国,即今山西省运城 有个叫杜康的人发明了酒。他儿子黑塔也跟杜康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黑塔率族移居现江苏省镇江的地方。在那里,他们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储藏着作为“调味浆”。这种调味浆叫什么名字呢?黑塔就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酸水叫 “醋”。据说,直到今天,镇江恒顺酱醋厂酿制一批醋的期限还是二十一天呢。

“茶”字的由来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得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

“示”字的来历与意义

这个“示”字是象形字,本意为供奉祭品的石台的意思。

甲骨文的形体很像是上古人祭祀用的石台:下面是石柱形,上面是供奉祭品的石台。

金文、小篆略有变化,下面的石柱变成了“小”字形的支架。

隶书、楷书的形体更加笔画化,就看不出石台的样子了。

可见“示”字的本意是祭台。在祭台上供奉祭品是为了使鬼神看见享用,所以后来“示”字又引申为“给人看”的意思,这样,又有了“显示”、“表示”这样的词语。

“示”做偏旁放在字的左边时,写作“礻”,“示”字也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是有“示”组成的字大多数与神灵、祝愿、祭祀有关系,如“福”、“祝”、“祥”、“神”、“祈”、“祭”等。

3.年的来历 简短

说法一: “年”最初是一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农夫在农历的十一月间庆祝丰收和新年的到来,最后确定农历的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

扩展:年的产生与农耕生活密切相关。它最初是指庄稼的一个成长周期。

其实就是“年成”、“收成”,后来才引申作为“年”这一计时单位。西周的农夫在农历的十一月间庆祝丰收和新年的到来,这被认定为是新年的习俗起源。

但这时的年没有固定在某一天。到汉武帝时期,才正式确定农历的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春节开始定型。

说法二: 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凶猛异常,”年”每到除夕,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人们逃往深山,躲避”年”的伤害.扩展:有一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然响的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

4.年的来历(简洁点)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5.汉字的来历,起源,简短

中国的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大约四千多年前就有了。

汉字的发展: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草书、行书、楷书等……那汉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是仓颉造的字,因为当时人多事杂,又要经常打仗,用结绳记事,刻木为号的传令办法实在难以应付。

一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仓颉一早起来到山上去打猎,只见满山遍野白雪皑皑,山川树木全被大雪覆盖。仓颉转了一座山,也未见到一个猎物。

正准备下山回去突然从树林里窜出来两只山鸡,在雪地上觅食。山鸡走过后,在雪地上留下了两行长长的爪印。

接着,又有两只小鹿也窜出树林,发现人后撒腿跑掉了,雪地上又留下了小鹿的蹄印。仓颉看得出神,把打猎的事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他把山鸡的爪印和小鹿的蹄印一对比,发现形状不一样。于是他想,把鸡爪印画出来就叫鸡,把鹿蹄印画出来就叫鹿。

世界上任何东西,只要把它的象形画出来不就成了字吗!从这以后,仓颉每日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兽山川,创造象形文字。不久,人、手、日、月、星、牛、羊、马、鸡、犬这些字都造出来了。

6.节日的由来,简短些

/news/lvyoubaodian/2005_8_24_14_28_534619.htm 1月元旦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

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

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2月情人节 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起源于古代罗马,于每年2月14日举行,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

关于“圣瓦伦丁节”名称的来源,是纪念一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他用反抗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徒的迫害,被捕入狱,并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被处死刑,行刑前,瓦伦丁曾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光明磊落的心迹和对她的一片情怀。自此以后,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3月国际劳动妇女节 1903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市的女工为了反对资产阶级压迫、剥削、和歧视,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大罢工和示威游行。这一斗争得到了美国广大劳动妇女的支持和热烈响应。

1910年,一些国家的先进妇女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大会根据主持会议的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蔡特金的建议,为了加强世界劳动妇女的团结和支持妇女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

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从此"三八"节就成为全世界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争取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妇女解放而斗争的伟大节日。 4月国际愚人节 每年4月1日,是西方也是美国的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

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

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

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

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清明节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在一年二十四节气当中,民间特别重视四月五日清明节。

清明祭祀坟墓的俗例,自汉相沿承袭。以后,普及民间,历二千年而不衰。

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孝子贤孙都要到郊外去祭祀祖坟,为墓地锄草,替坟墓加土,好好清扫修整一番。近世,孝子贤孙对于清明扫墓,已未必一定遵守于清明节这一日。

有的会在节日以前数天拜祭,也有的会在节日若干日子奉祀,只不过笼统地说是清明上坟拜祭罢了。 5月国际劳动节 五一国际劳动节亦称“五一节”,在每年的五月一日。

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 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

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母亲节 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

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 Amanm、Jarvis(1864-1948)发起,她终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亲身边。于1905年世纪,在母亲去世时,Amanm悲痛欲绝。

两年后(1907年),Amanm 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Amanm 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够让人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第一个母亲节于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举行,在这次节日里,康乃磬被选中为献给母亲的花,并以此流传下来。 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份议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

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6月国际儿童节 1925年8月,世界54个国家的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呼和浩特市:多彩文博盛宴 尽...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呼和浩特5月3日讯  (记者刘洋)“五一”期间,呼和浩特市推出了重磅展览、文创新...
墨西哥总统:已拒绝特朗普派美军...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资料图)当地时间5月3日,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表示,已坚决拒绝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提出...
多彩贵州城草坪音乐生活节 ...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 5月3日,多彩贵州城草坪音乐生活节以“一块草坪的100种美好”为题,...
【致敬劳动者】护林防火 转自:光明网  【致敬劳动者】  光明日报记者 徐鑫雨  “15人,分3组,宣传组、携装巡护组、预备...
第六届昆明市滇池流域“市民河长...   本报讯 记者孙潇报道 日前,第六届昆明市滇池流域“市民河长”聘任仪式在美丽的“母亲湖”之滨星海半...
多彩贵州城极地海洋世界 ...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 “五一”假期,贵阳文旅市场迎来客流高峰,5月2日,多彩贵州城极地海洋...
青年力量助推健康消费拔节生长 □ 袁媛 五四青年节,青年消费新动向引人关注:结伴骑行,和小伙伴们一起过节;走进运动场馆,体验...
“青城·青春”乐享假期 转自:内蒙古日报5月2日晚,市民和游客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塞上老街旅游休闲街区观看音乐表演。今年“五一...
“我们护航 您放心买买买” 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鲍贝贝5月1日晚8时,贵阳市南明区青云路步行街人来人往,热闹非...
截至2024年底 全国共有共青... 转自:光明网  光明日报北京5月3日电(记者李丹阳)共青团中央5月3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
“旅居云南大家拍”影像征集活动...   本报讯 首席记者李思凡报道 日前,“旅居云南大家拍”影像征集活动在昆明启动。  活动以“山水之境...
将茶园、鸡舍变成“沉浸式课堂” □ 本报记者 李睿哲 程晓琳 在互联网时代,孩子们需要怎样的劳动教育?如何避免劳动育人沦为“走...
德新政府对华政策或更加务实   本报记者 白波 实习生 陶桃  德国候任总理、基民盟主席默茨近日公布了基民盟推举的新内阁成员名单...
师生收粮忙   本报讯 记者蔡晓磊报道 近日,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大渔小学师生忙着收割校园里种植的小麦、油菜。...
从“象牙白塔”到“西部热土” 转自:贵州日报 青春,应该在哪里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这青春的命题,引一代代青年上下求索。其中,...
沸腾的浑善达克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记者  巴依斯古楞  “五一”假期,位于苏尼特右旗的浑善达克沙地迎来了一群热爱...
[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科学务...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评论员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提出的一以贯之的战略指引、与时俱进的...
公铁水牵手打通“最后一公里” 驱车从河南周口中心港出发,沿着沙颍河大堤向东行驶八九公里,便到了周口港中心作业区工地。机械轰鸣、焊花...
以青春之我 筑活力之城 转自:贵州日报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曾秦 刘云嵩 王涛 吴宇 张梅 王芳 新时代新征程中...
锤炼严实作风 凝聚发展合力——... 转自:光明网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光明日报记者 李 宏 张国圣 黄汉鑫  深入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