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这个星期是我校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普通话是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会听会讲的语言,是全国的通用语言,推广普通话,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经济腾飞具有重要意义.普通话是人们日常交流文明与进步的象征,使用普通话不但可以显示个人的修养也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试想你和一个使用着完全让你听不懂的方言的人交流,会怎样呢?不但会产生交流上的障碍,甚至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有些时候同学们由于语言使用上的不文明乃至满口脏话,从而引发矛盾,甚至大动干戈的现象时有发生,都是因为没有注意语言上的文明与修养.讲好普通话,能提高综合素质,陶冶爱国情操.可是在我们校园里面大家对普通话的重视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普通话,需要文明用语.这段期间,我们学校将大力宣传、号召同学们和老师说好普通话,同学们也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做普通话推广的宣传的工作.同学们之间需要更好的交流与沟通,学生要听能听得明白的知识,更不希望成天为了一些小事情而闹出大麻烦,这就需要我们共同来承担起正确使用普通话,文明使用日常语的重任.“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沟通----从普通话开始”、“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这些将成为我们学校推广普通话的宣传口号.请大家跟我一起念. 语文教研组 周海鹰。
说普通话,做文明人 什么叫普通话呢?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民族共同语.为使普通话在全国普及,自1998年起,每年九月的第三周在全国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有人也许认为“推普周”活动是小事一件,实则不然.推普活动具有多方面的得要意义.由国家教育部指导督办的《语言文字周报》“宣传周特刊”上有这样一条宣传标语: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的确,作为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和国旗、国歌一样,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讲好普通话是热爱祖国的表现之一.所以,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实际是对全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普通话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人素质、修养的尺度之一.希望大家借“推普周活动”之东风,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使自己的普通话讲得更好.那么,是不是普通话讲得好就能成为一个文明人呢?绝不是,当我在操场上、教学楼的走廊上听到个别同学用普通话的发音吐出难听的脏话时,我都会替这些同学感到难过,如此难听的脏话怎么能从正受着中学教育的同学口中吐出呢?语言不文明,光会讲普通话又有什么用呢?相反,每当我听到同学们口中的“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话时,我都觉得是听到了最动听最美好的语言. 在此,我以一名少先队员的名义向大家呼吁:1、在校园内使用普通话交流.2、积极督促自己的家人讲普通话.3、努力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4、文明用语,做语言美的人. 同学们,你热爱自己祖国吗?请讲普通话!你想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吗?请讲普通话。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开展第九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于200*年9月12日至18日,开展了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做好宣传工作
9月12日早晨的国旗下上,我校进行了“推广普通话,争当小标兵”的倡议:坚持以城市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水平,充分认识推广普通话对消除语言隔阂,增进人际沟通,促进社会交往,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意义和作用。在校会上强调教师必须说普通话,并带动学生说普通话,要求学生在校任何地方都说普通话,从而带动全社区都参与说普通话。
二、抓好活动主题
根据教育局要求,本届推普周活动的主题为“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本着这一活动主题,我校安排了各个班级在班队课上开展主题队会,围绕推广普通话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的讨论活动、推广活动、实践活动,注重创新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突出重点与扩大覆盖面相结合,推广普通话与推行规范字相结合。
三、搞好活动项目
9月9日,我校制订了推普周活动方案,根据这一活动方案,我校切实执行了活动方案的内容,并取得一定成效。
1、为了抓好普及普通话和规范字的阵地建设,充分发挥五星广播站、小星星电视台作为推广普通话规范字窗口的宣传作用,努力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自我发展的舞台,我校举办了“小鬼当家——争做主持人”活动,凡在播音、主持方面有特长或感兴趣的同学均可在校广播站中主播节目,到小星星电视台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活动后由全校学生评选出自己最喜爱的小主持人。
2、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班组织“啄木鸟小队”,带领学生走上社区、街道、商店寻找错字、别字,并与有关部门联系加以改正。
3、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学校组织“百灵鸟小队”,在推普周期间加大对全校师生说普通话、写规本文来自文奴网范字的检查力度,每天课间检查师生使用普通话的情况,并做好记录,评选语言文字规范班。 4、开展推普主题队会。9月15日的班队课上,每班都进行了推广普通话的主题队会。低年级组织学生朗读诗歌、课文;中年级组织学生开展说绕口令比赛;高年级进行了普通话讲故事、比赛。各班的主题队会,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普通话的普及,在同学们的心里加强了说普通话的必要性、重要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周的推普周活动,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共同配合下,圆满地取得了成功。“请说普通话”在师生心里扎下了根,我校师生表示,推普活动将继续延续,师生将坚持说普通话,说好普通话,从而达到带动周边社区环境,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水平的目的。
第11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部分省份主要活动一览表
◆ 黑龙江省
1.与二、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相结合,举办全省第11届推普周活动启动仪式(鹤岗市承办)和结束仪式(黑河市所辖三类城市五大连池承办)。
2.举办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全省经典诵读大赛。
3.召开黑龙江省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公布50周年座谈会。
4.继续开展全省推普周特色活动评选,采取申报推荐、集中投票、公开评选的方式,评出最具特色、社会各界参与面广、影响大、效果好的“十大特色活动”。
◆ 江苏省
1.举办全省首届中华经典诵读暨“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比赛。
2.组织讲学团,开展苏北县(市)中小学校诵读活动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推动经典诵读活动向农村学校拓展,推广普通话工作向农村延伸。
3.开展图书馆、博物馆讲解员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组织讲解员参加全国中华经典诵读大赛。
4.开展全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
5.推普周后,评选表彰本届推普周活动优秀组织奖、活动创新奖、十佳大学生诵读社团、十佳诵读活动指导教师。
◆ 广西壮族自治区
1.开展自治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活动。
2.结合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开展社会用字规范化检查活动。
3.继续组织“推普周宣传大篷车”“农村推普行”等活动,深入基层宣传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4.举办“广西幼儿讲故事大赛”活动。
◆ 河南省
1.举办全省公务员、教师、记者、窗口行业服务人员规范字书法大赛。
2.表彰一批省级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3.命名首批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并对首批示范校师生进行汉字应用水平能力测试。
4.副省长、省语委主任发表推普周电视讲话。
5.协助全省旅游和文化系统开展具有地区和行业特点的宣传、规范、培训活动。对全省导游员、讲解员进行排查,对普通话水平不达标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对旅游景区、博物馆、展览馆的说明牌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清理不规范用字。
6.组织全省教师参加“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和“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活动。
◆ 安徽省
1.组织全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及语文规范知识大赛。
2.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活动。
3.组织全省第三届大学生诗文朗诵比赛。
4.利用网络开展推广普通话知识宣传和相关讨论。
◆ 上海市
推普周期间组织开展“十个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1.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2008年“我爱祖国语言美”学生诗文诵读活动决赛)
2.一次“中华赞”诗文创作征文活动。
3.一台“我们的节日——中秋篇”诗文诵读电视晚会。
4.一次大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活动。
5.一次语言文字规范合格街区检查评比活动。
6.一次公共场所招牌、广告、设施等用字集中执法活动。
7.一次市民“迎市博,学双语”主题活动。
8.一次街头法制宣传咨询活动。
9.一次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培训、竞赛等活动。
10.一次媒体集中宣传活动。
◆ 福建省
1.以南平市作为全省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的重点城市,省语委与南平市语委联合举办“福建省开展第11届全国推普周宣传日活动”,开展学习宣传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开展诵读活动,免费为30名南平务工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
2.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3.举办全省经典诵读和诗词歌赋征文创作征集选拔活动。
4.组织推普志愿者开展“普通话下乡、入户、进社区”活动,将推广普通话纳入社区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关培训内容。
5.组织全省师生参加《我与汉语拼音》征文活动和第三届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
6.编印全省第11届推普周宣传专辑简报和手册。
◆ 山东省
1.9月12日,举办全省中华经典诵读选拔赛和决赛,组织全省大中小学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我们的节日——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活动”。
2.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公布50周年,开展《我与汉语拼音》征文活动和“汉语拼音的推行与应用”论文评选活动。
普通话是我们祖国的通用语言,如果不会讲标准的普通话,就会闹出许多笑话。我听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一天,一位中文水平很高的外国朋友到一家中国饭店吃饭,这家饭店老板是广东人,普通话不标准。外国朋友点完菜,老板大声告诉后面的厨师:“两份牛扒,两碟青菜,青菜一定要‘死’(洗)干净。”外国朋友听了,表情怪怪的,他一定在想:青菜怎样才算死干净呢?不要吃出毛病来。结果他饭也没吃,转身就走了。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普通话有多么重要,所以同学们应该积极开展“推广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活动。首先在家庭中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每个同学都建议自己的家长坚持讲普通话;在参加各项活动中,同学们不仅做到自己讲普通话,还劝说别人讲普通话;作业写规范字,同学之间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同学们还应该开展“捉拿”错别字活动搜索店牌和店面广告牌,发现错别字立刻“捉拿”,并向店主提出了“写好规范字”的建议。搞这样的活动活动不仅提高了同学们讲好普通话的意识,同时还起到了推广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作用。
身为一个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我们代表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更加是我们的祖国 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做好国家的小主人。
小知识:
★ 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自1998年开始,每年9月份的第三周。
★ 普通话的定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
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重要性:
普通话,之所以这么称它,因为它是大众语言,它能使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儿女融洽地交流。如果没有它,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南方妇女到北方旅游,由于不小心,她的鞋子掉到了河里,而她又不习水性,她大叫,“我的孩(鞋)子掉进河里了!”立即有许多善游的北方人为此跳入河中,因为南方方言中的“鞋子”在北方人听来就是“孩子”。
再如,一个南方人和一个北方人在一起喝酒,北方人豪爽的一句“这个酒贼烈”,南方人当场愣住,因为北方人口中的“贼”就是“很,非常”的意思。
1.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及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
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
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之,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
2. 推广普通话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第四条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第五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第十一条规定:“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第十二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第十三条规定:“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第十四条规定:“广播、电影、电视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
第二十条规定:“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 ( 班级 ) 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根据情况从小学低年级或者高年级起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四十九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应当使用普通话。” 《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民族乡的中小学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同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3. 推广普通话的方针和政策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986 年国家把推广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1992 年确定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在强化政府行为,扩大普及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