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是一个被父母宠爱着的独生子,然而因为经不起朋友的引诱,沾染了毒瘾。
毒品控制了他的大脑,使他险些自杀。吸毒使他不得不进了戒毒所,但父母却仍然支持他,希望等他能够从头再来。
今天的系列报道《毒品是魔鬼——关注吸毒特殊群体》请听记者春怡采写的第三篇:一名吸食冰毒者的心路历程。 见到何明,是在天津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里面。
白净的皮肤、开朗的性格和那带着一丝稚气的面庞,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名被强制戒毒的吸毒人员。他吸食的毒品是冰毒,第一次接触是在2年前,只是因为好奇就尝试了,而且尝试之后的感觉并不好。
(录音:2006年8月份,第一次是在朋友家里,他们玩,大家说用完很兴奋,看他们在一块吸食毒品我很好奇,说试试,这一试就沾上了,第一次吸食毒品难受,想吐,连水都不想喝,不吃饭,两天瞪眼瞪着,睡不了觉,非常难受,吸食完了以后脑袋发麻,晕,一玩就连上了,不像其他能停一下,就什么也不顾了,一直玩了两天两夜都没睡觉,都蒙了,出现幻觉了,总觉得后面有人跟踪,差点没从楼上骨碌下来,有恐惧感,总觉得有警察跟着,心想下次可不玩这个,省得受罪。) 虽然身体上的感觉很难受,但是何明想放弃已经来不及了。
冰毒就是这样的,吸食过后能让人持续地兴奋,并且睡不着觉,何明曾经疯狂地连续三个月只睡了六天。 (录音:以前对毒品有点意识,知道海洛因成瘾挺厉害的,所以不碰,但是对冰毒了解的比较浅,我那三个朋友说这个东西没有瘾。
第一次是玩多了,过了两天又玩,第二次玩的少点,就好多了,越玩越想玩,只是不吃饭不睡觉,没有难受的感觉了。后来一看别人玩时还想玩,还想找那种感觉,就是心瘾。
大概过了三个月以后,玩的挺频繁的,两三天都吃不下去东西,身体很瘦,不到三个月掉了30多斤肉,光想玩,一沾这个东西人就兴奋,玩着就入迷了,控制大脑。玩到最疯狂时三个月都没怎么睡觉,就睡了五六天觉,睡不着,也没吃饭,不困不饿,三个月就是玩牌,除了玩牌就是吸食,除非是太困了,迷糊三个小时顶正常人的一天,起来吃一点东西,又接着玩。)
这疯狂的三个月就发生在2007年1月份到4月份之间,身边不吸食毒品的朋友看到何明的样子,都劝他戒掉毒品。但是,对毒品的依赖,以及追去毒品带来的刺激,已经让他疯狂了,那里还听得见亲友的劝告。
(录音:朋友劝过我,告诉我别沾这个,成瘾,我说没事,没有瘾,一两天不用也没什么反应,海洛因难受就知道了,这个不用也没事就是心瘾大,光想溜完玩牌,当时无法自拔,朋友的话听不进去了,朋友对我很疏远。) 随着吸食冰毒量的加大,何明身体内的毒瘾越来越大,对毒品的依赖近似于着魔的状况,他自己有时感觉体内好像有一种魔力在控制着他,自己已经不能左右自己,成了这种魔力的俘虏,就这样,何明就在冰毒的作用下不仅生理发生了变化,心理上,特别是情绪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而抑郁,时而狂躁,甚至多次产生了自杀轻生的倾向。
(录音:觉得后背疼针扎似的,沾不了床,非常难受,迷糊想睡觉,晚上睡觉觉得有幻觉,总觉得有人掐我脖子,晚上睡觉忽然就醒了,因为浑身难受,疼,一用完再不用就又难受,一不用五六天起不来床,吃完饭就睡觉,动不了,就是精神崩溃了,玩完这种东西容易特别抑郁,玩到一定程度看谁都不顺眼,看谁都想打,脾气特别暴躁,老想打架,有一段时间玩就像神经病一样,自己一个人特别抑郁,一想没劲,都有自杀的倾向。) 何明就这样痛苦煎熬了一年多,为了缓解身体上的痛苦,他不断的加大毒品用量,而用量越大,身心遭受的摧残就越严重,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在毒品的深渊中越陷越深。
终于,今年4月26日,何明和朋友在宾馆里吸食毒品时被警察抓获了。 (录音:我们吸食完了,在那坐着说话,警察来了说检查身份证,翻东西翻到了吸管和板纸,然后就带我们去验尿就发现,去看守所呆了几天,30日到了这里。
那时戒毒意识很浅。) 进入强制隔离戒毒所后几天之后,何明渐渐冷静下来,离开了毒品、远离了毒友,他开始反思自己,想到自己父母,这个1.80米的小伙子低下了头,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录音:家里不知道,我和家里人说我在外面上班住宿舍,眼有时熬夜肿了问我怎么回事我说上班累的,她也看不出来,老不想回家,我妈老找我,这种状态没法回家,所以妈妈一直很担心很牵挂,家里在我这次进来4月30日才知道的,父母来看我哭,挺伤心的,告诉我在这里好好改造,对我来说是个惩罚,出去别再用毒品了,我心里挺难受的,觉得对不起父母,) 吸食冰毒已经有2年的时间了,何明充分体会到了毒品的危害,意识到了毒品是“害人害家害身体”,他憧憬着戒毒成功后,开始新的生活。 (录音:我亲身体验过,不睡觉不吃饭的感受,这一年多的体会,确实害我不浅,身体也恢复不过来,难受,不自在,除了腰疼就是背疼,我以前140多斤,用完冰毒就瘦了,我进来时110,对钱也造成影响了,也毁坏家庭,我吸毒大概花了五六万块钱,亲戚朋友看我挺老实的,一听说这个造成阴影了,出去之后我不再复吸,管教天。
小蒋是南铁公安处乘警支队查缉小分队的惟一一名女乘警,在队里,小蒋经常向有查缉经验的乘警讨教,学到了不少缉毒本领,她第一次上车查毒品时就查获一名女旅客身上所带的1200多克海洛因。
今年1月16日20时10分,由昆明开往桂林北的2056次列车运行到罗平至威舍间时,小蒋和查缉分队的成员在列车上开展查缉工作,当小蒋一人查缉到5号车厢67号位置时,发现一名20多岁的女旅客神色有些慌张,目光刚与小蒋相遇,就赶紧低下头。小蒋觉得这名女旅客一定有问题,就不动声色,坐到该女旅客旁边的空位上,与其攀谈起来。
在交谈中,小蒋得知女旅客叫王霞,福建省武平县平川镇人,今年22岁,她自称是做钢材生意的。但在交谈中,小蒋发现王霞对钢材市场上的事根本就一窍不通,心里便有了底。
在列车转弯时,小蒋“突然”碰了一下王霞,发现其身上硬邦邦的,似有东西绑着。当小蒋碰到王霞身上时,王霞闪电般地闪开了,神态极不自然。
“你身上带的是什么东西?”小蒋厉声问。 “没有呀!”王霞边说,边惊慌地站了起来。
小蒋立刻通知查缉队,几名乘警迅速赶到,由小蒋带王霞到车上的卫生间进行脱衣检查。小蒋从王霞的身上穿的一件黄色方格马夹中查出用白色塑料膜包装的毒品海洛因共76节。
经检验,这些毒品净重1298.5克。 王霞供认,去年8月她在广东梅县经人介绍认识了年轻男子李某。
同年12月26日李某打电话让王霞帮带点“东西”到广州,事后可得到5000至10000元的报酬。今年1月12日,王霞得到李某给的1000元路费后,乘坐355次列车到达昆明,住进了一家小旅社。
1月16日上午7时30分左右,另一名男子叫王霞穿上一件装有76节毒品海洛因的黄色方格马夹,并叫她乘坐汽车到师宗,并于下午6时15分在师宗站乘坐昆明开往桂林北的2056次列车,没想到被乘警查获。
毒品是一种危害性极其大的东西,在我的记忆中虽然没有尝试接触过它,但对它的了解还是不少,妈妈从小就教育我让我不要沾染毒品,妈妈描述了毒品的“功效”让我觉得毒品就像一个大恶魔。
毒品,让我害怕,让我避之千里,不知你可听闻过在戒毒所戒毒人员的忏悔,他们的悔过已太迟了。不仅伤害了自己,还伤害了他人,使他们原本和谐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
朋友们,全国有20多万人因吸毒而死亡,他们当初只是好奇地尝了一口,就沾上了毒品,身体一天比一天地瘦弱下去,直到死亡。吸毒的人有些得了艾兹病,有的得肺部病,这样的病有许多,还有些人甚至把家中的钱去换毒品,使家从毁,有些没钱的甚至走上盗窃、抢劫等,它们可能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有许多青春少年、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而未来就在自己手中,可是被毒品这张大网网住了手脚,束缚心灵把自己埋葬在毒品中,结束了自己的花样年华。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毒品分为天然、半合成、合成毒品三大类,在这时我想对大家说,千万不要沾毒品,毒品不仅对人有害,对社会也有害,吸毒者在自我毁灭时,也在使其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贩毒人的猖獗,吸毒人的痛苦,不知大家听说过没有:在南宁的一名妇女在怀孕时沾上了毒品,婴儿出生时就是畸形人,这样的事情是多么让人听闻害怕的事啊!可这些事不仅是一件,两件,还有许多许多。
毒品着实侵害着我们,如果我们都能控制自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那么我们都会拥有美好的生活与未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今天,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我们将会拥有长久的幸福,一生的快乐!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太多 除了自己走向末路,家人也饱受打击 可以说一人吸毒,全家聚毁 另外吸毒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是极其恶劣的,吸毒可以吸穷一个大富豪,那么穷人呢?其实不论穷人富人,最后的结局就是求毒无路,怎么办?抢,偷,掠,从此他们走上的伤人害己的不归路 案例一: 男丁入狱女人“守寡” 毒品,不但在中国沿海城市肆虐,在内地也有泛滥之势。
在宁夏,不少人一提到韦州镇、下马关镇便有惊恐之色。这里是宁夏毒品犯罪活动的发源地和集散地,曾产生过一个个臭名昭著的大毒枭。
下马关镇的西沟村在当地“声名显赫”,由于部分村民因涉毒而被判刑、劳教、强制戒毒,全村有半数左右的家庭成为毒品的受害者,致使村中多见老人、妇孺,难见青壮劳力,被当地人私下称之为“寡妇村”。 历史上,这里有着经商的传统。
改革开放之初,当地不少民众发挥擅长经商的特点,在西海固地区率先走出山门,下山闯广东、上云南,部分人迅速富裕起来,出现了一批“万元户”。他们搬出了山沟,在公路两边盖起了一座座崭新的砖瓦房和一栋栋漂亮气派的小洋楼,形成了一个新村。
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受暴利驱使,西沟村村民开始染指毒品,昔日红火富足的村子如今变得空旷和凄凉。 据村民李晓霞介绍,她新婚不久,丈夫就因涉嫌吸、贩毒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年仅19岁的她已独守空房两年。
她的公公因贩毒已被执行死刑,包括她丈夫在内的4个兄弟皆因吸、贩毒被判刑,偌大的院子,只有婆婆和几个女人领着一个不满10岁的小侄子相依为命。 与李晓霞邻近的张桂花老人更是痛心疾首,她的丈夫马学明因贩毒被枪毙了,大儿子因贩毒被判刑,二儿子、三儿子因吸毒、偷窃、抢劫被判刑,四儿子因吸毒被劳教,三个儿媳妇“守活寡”。
前赴后继灯蛾扑火 韦州、下马关镇的毒贩有不少受到国家公安部的长期通缉,他们不仅操纵着宁夏的毒品市场,而且对西北地区的毒品犯罪活动有着一定的影响。目前正在监狱服刑的特大贩毒组织头子周彦吉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以韦州镇为中心,与境外国际贩毒势力勾结,组建了一个跨区域的庞大贩毒网络,对当地的贩毒活动推波助澜。 如今,周彦吉的父亲周生全重病缠身、瘫在床上,他哭诉道:“毒品使我这个原本人丁兴旺的大家庭家破人亡,6个儿子有5个涉毒,两个被处决,两个被判刑,一个被劳动教养,6个媳妇,5个‘寡妇’,家中8个孙儿、孙女一大堆,没有一个喊爸爸的。”
与周彦吉“齐名”的是下马关镇的大毒枭康有贵。他本是个精明的生意人,长期以贩运羊绒、发菜为业,并以此发家。
但在贩毒活动猖獗时,为了“赚钱来得更快一些”,他竟召集两个儿子、两个侄子,开着两辆汽车南下贩毒,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后来竟向同村乡亲集资搞“股份制贩毒”。其结果是使其整个家族由富足迅速转向衰败。
两镇禁毒办提供的数字更是触目惊心:截至去年底,韦州镇已有68人因贩毒被判极刑,14人吸毒致死,因贩毒正在服刑的173人;下马关镇因涉毒被执行死刑的有46人,被判刑的165人人,其中大多为15年以上的重刑犯。案例二:我的自白 由于我偏离人生的航线,使自己一度失去自我,成为了一名吸毒者。
今天我站在这里,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诫大家。 我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从小把我当成掌上明珠一般的呵护,使我有一个十分幸福的童年。
入学以后,我一直都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同时也特别爱好音乐。高中毕业后,我如愿的成为了一名业余歌手,步入了人生的另一个舞台,我骄傲而满足。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以后的命运。记得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受邀来到刚从广州回来的朋友家,一进家门,只见她坐在床边,在锡皮纸上烧一种白色粉末,嘴里含一根管子吸烧出来的烟雾,从来没有接触过毒品的我问她在干什么?她告诉我,因工作关系她有头疼的毛病,她吸的是一种特效止疼药。
不管什么地方疼,只要吸上几口,马上止疼。我一听,马上想到自己也有胃疼的老毛病,既然有这样神奇的效果,何不试一下。
于是我学她的样子吸了一口,没什么反应,我又连吸了好几口。果然我的胃不疼了,身子轻飘飘地、头也发昏,脑袋一片空白,只想找个地方躺着不动,有一种难以形容的轻松感。
有了第一次这种奇妙的感觉后,从此我就一发不可收拾。以后每当我胃疼,我就找她。
起初,她每次都给我吸几口,后来她告诉我,这种药很贵,要六百块钱一包,如果我要吸的话,就要拿钱买。当时我把这当成一种高档的享受,钱我根本不在乎。
于是我第一次花钱买回了一包,并分三天吸完了。那三天,是我工作以来最舒服、最轻松的三天。
然而,第四天上午起床后,我浑身上下难受得要命,鼻涕、眼泪不住的流,我以为着凉了,也没有在意。可不知什么原因,我越来越难受,骨子里好象有无数只蚂蚁在爬、在咬;身上一会儿冷得只哆嗦、一会儿又热得汗透了衣服。
情急只下,我想到了神奇的止疼药。我马上打电话给那个朋友,告诉了她我的症状,她叫我马上过去,去了以后,她又给我吸了几口。
奇怪,我所有的不舒服在片刻之间消失了,人立刻。
案例一: 拿性命交换短暂的快乐,荒谬! 24岁,正值豆蔻年华。
而冯丹满24岁生日不到十天,却因一针海洛因命归西天。 曾经的冯丹人长得漂亮,还有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
2002年3月,她被好友拉出去玩染上毒瘾。2003年5月,因吸毒被公安部门抓去强制戒毒,后在恋人的鼓励下戒掉了毒瘾。
2007年4月,冯丹回娘家。不料一起吸过毒的几个瘾君子知道了她回家的消息,便相继找上门来。
冯丹先是推辞,他们就给她讲以前一块吸毒的事,又拿出白粉在她面前展示。几天的夹击,冯丹终于敌不过诱惑,又一头栽到了白粉里。
也许是几年未吸毒的原因,再度吸毒的冯丹如饥似渴,直到一天父母发现躺倒在床的她已全身冰凉,没了气息。冯丹因吸食毒品过度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点评:生命诚可贵。冯丹只因好玩染上毒瘾,最终将自己年轻的性命葬送。
拿宝贵的生命换来短暂的快乐,这是多么荒谬和可笑的交换,然而冯丹在初尝吸毒的时候又怎会想到其代价的沉重呢? 目前,我市吸毒违法人员有数千人,年龄最大的近60岁,最小的为16岁,每年因为吸毒过量而死亡的就有近10人。这些人与冯丹一样,他们沉迷毒海的时候是不会想到代价的沉重的。
所以,热爱生命的人们,在濒临毒海之前就请收步吧。 案例二: 有时候吸毒上瘾,是无知的结果 黄澜,34岁,平江县城关镇人。
记者见着她的时候,脸庞清瘦,没有血色,她已是二进强制戒毒所的“瘾君子”了。 当问起为什么要吸毒,她脸上露出一丝不难察觉的哀伤。
那是1999年11月的一个下午,她从岳阳乘车回平江,车上遇见了久未谋面的初中同学马林,马林邀请她到家里去玩。第二日晚上,黄澜应邀前往,她没有料到,这一去竟给她的将来埋下了惨败的一笔。
到了马家,马林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纸包问黄澜:“你平时感冒多吗?这东西除了能治感冒外,还能提神,只要吸上几口就像做神仙!”黄澜知道是毒品,马上推辞说:“这东西我一辈子都不会碰的。”说罢起身就要走,马林又拦在黄英前转换话题问她在哪里上班,工作辛苦不辛苦。
黄英如实说:“每天三班倒,累得人都要散架了。”这话正中了马林的全套,他又以三寸不烂之舌头把毒品的“神奇功效”吹得天花乱坠,并说吸毒没有一年半月是不会上瘾得。
黄澜信了,心想“自己玩几次也不会碍事”,而这一吸却让她没能摆脱掉“对海洛因的想念”。 这些年来,黄澜因吸毒而爱上了睡懒觉,丢掉了工作,还把和丈夫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8万元吸得精光。
回首往事,她感叹说:“若是当初对毒品多点了解,就不会落到今天这个样子了。” 点评:有不少人因无知而犯上吸毒。
要抵制毒魔,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什么是毒品。 毒品通常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k粉、冰毒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它吸食或注射到人体后,能使人产生短暂的兴奋和幻觉,损害大脑,影响中枢神经、心脏功能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功能,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殖能力,降低免疫能力,感染乙肝和丙肝,它最容易传染各种皮肤病、性病和艾滋病。同时,毒品也是滋生犯罪的温床,当吸毒费用远远超过吸毒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时,瘾君子们为满足毒瘾就会进行多种犯罪活动。
毒品已成为人类的一大灾难。 案例三: 戒毒真的很难,向戒毒成功者致敬! 杨青今年38岁,是几个酒楼的老板。
在他的人生履历中有与毒魔搏斗的一页,那是一场夹杂了血泪、惊人的灵与肉的斗争。 在与毒品打交道之前,杨青做生意已攒有百万身家,还娶了个美丽贤淑的妻子,生了个可爱的儿子。
那个时候的杨青意气风发,沉迷于玩麻将。1994年的一天,他认识了牌友刘峰,刘峰是个瘾君子,他看到杨青如此足的气魄,就下决心要把杨青拖下水。
刘峰递过一支烟给杨青,杨青觉得这烟怪好抽的,刘峰又递过去第二支,并说:“以后想抽这烟尽管打我电话。”半个月后,杨青果然电话给刘峰要烟抽,刘峰这次带过去的不是卷烟,而是海洛因,他心里明白:杨青十有八九是有瘾了。
果然,杨青一见面就急不可待地求他教吸毒的方法。 吸毒成瘾后,杨青干事没了精力,他只得背着妻子放弃了做生意。
朋友劝他戒毒,但他已经听不进去了,整天和刘峰之流混在一起。在近三年的时间里,杨青吸光了做生意赚来的近百万资产,家里值钱的东西全都被他送进了当铺,结果落得妻离子散,只剩下一个破败得算不上家的家。
美满的一切不复存在了,巨大的失意让杨青痛哭流涕,他发誓要把自己从毒魔的地狱拯救出来。 戒毒是一场超强意志的斗争。
从1996年7月开始,他慢慢地摆脱刘峰等瘾君子,做到不与他们交往。毒瘾发作时,他全身疼痛难忍,骨头里就像有无数条虫子在爬,他便叫亲人用绳子将自己的手脚捆在凳子上。
当年8月,他又在姐姐的陪同下到市强制所强制戒毒。一个月后,他又请求戒毒所的领导送他到劳教所劳教两年。
家人相信杨青有斗赢毒魔的决心。1998年10月,亲友每人出点钱帮他在市区开了家酒楼,酒楼开张那天,刘峰前来庆贺,并送上一包海洛因作礼物,杨青接过毒品扔在地上用脚踩得粉碎。
在自己的辛苦经营下,半年后杨青就赚了。
毒品的危害可以说有很多,归纳起来最主要的危害有两大类: 一、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 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 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 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
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 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 的艾滋病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二、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 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 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一、静脉注射毒品 (1)静脉注射阿片类毒品的危害最大,后果严重而且是多方面的:不洁注射导致感染各种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破伤风、败血病、横断性脊髓炎,并极易传染乙肝、丙肝等血清型肝炎。不洁注射是传播艾滋病毒的重要途径。
(2)注射阿片类毒品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着直接和全面的损害。静脉注射毒品,最容易引发吸毒过量死亡,国内外大量的统计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肌肉或皮下注射毒品 注射部位的皮肤可能出现脓肿、感染、色素沉着、疤痕硬结等症状。 三、通过呼吸道途径吸食毒品 是指毒品加温后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吸食方式。
长期吸食对呼吸道系统造成恶性刺激,轻者易患气管炎,重者导致肺炎、肺气肿和肺癌。
禁毒宣传:一是继续开展针对在校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禁毒教育主阵地作用,推动中小学校按照国家禁毒委员会、中央综治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和《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适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宣传教育活动,尤其要通过典型事例,帮助青少年增强自觉远离毒品的意识和抵制毒品的能力,确保校园无毒品、学生不吸毒。 二是不断深化“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各级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联系千家万户的优势,不断深化“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以存在毒品问题的社区和涉毒家庭为重点,教育广大妇女认识毒品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督促家庭成员远离毒品,开展对涉毒家庭的帮教,努力减轻毒品对家庭的危害。 三是继续推进“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各级共青团组织要进一步发挥密切联系青年的优势,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禁毒教育活动。要继续依托“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对青少年进行禁毒宣传教育。通过“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学校(站、点),切实加强对进城务工青年的禁毒法制教育。 四是加大对重点场所的宣传力度。铁路、交通、民航、城建、文化、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要利用标语、传单、户外电子显示屏、现场演出等形式,在车站、码头、空港、大型建筑工地等流动人口密集的地方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对娱乐场所的业主、从业人员开展禁毒教育培训,在娱乐场所内张贴禁毒宣传画,设置禁毒标牌,发放宣传资料,起到警示作用。 五是针对高危人群开展减少吸毒危害和戒毒康复的教育活动。司法行政、公安、卫生等部门要在监狱、劳教场所、戒毒所、拘留所和自愿戒毒机构等特殊场所开展禁毒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治,使已染毒的人员认清摆脱毒品的正确途径和方式,树立改过自新的信念。 六是加强禁毒工作成效和先进人物的宣传。各级禁毒领导机构要及时宣传禁毒斗争的成效,适时推出先进典型,积极支持反映禁毒斗争历程和英模事迹的各种作品问世,鼓舞群众,弘扬正气。 七是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把禁毒宣传作为法制宣传的主要内容,组织引导各地各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为禁毒工作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要在毒品问题严重地区深入开展贩毒必惩的法制教育,以公布典型案件、召开宣判大会等形式震慑犯罪,教育群众。 八是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扩大禁毒宣传教育覆盖面。各地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和互联网站等主要媒体要积极参与,配合禁毒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组织记者深入禁毒一线采访,充分利用品牌栏目和黄金时段,开展大容量、高质量的宣传报道,提高宣传教育的广度、密度和影响力。
有位青年董某,听说毒品能让人舒经活络,便萌生了试一试的念头。
岂料,再也不能自拔。最终,他为筹集毒资而抢劫出租车,被绳之以法。
由于对毒品的无知,有的女孩子听说吸毒可以减肥,竟信以为真,结果生命逝去的速度比体重减轻的速度还要快。抱着“找一下吸毒的感觉”、“抽着玩玩”、“尝尝新鲜”等念头,一些青少年认为“我只想知道吸毒是怎么回事”、“我不信它有那么神”、“吸一口不要紧”等心态,在毒品面前放任自己的好奇心,就好比在悬崖边抬脚试探崖底有多深一样危险。
北京的花季少女刘某,一向活泼好学,还是高三年级的团干部。她知道自己的一位同学吸毒之后非常好奇,从打听同学吸毒后的感受开始,逐渐产生了试一试的想法,最后,也尝试起吸毒。
第一次吸毒后,她的感觉并不好,她详细地在日记中记录了当时的感觉。但是,第二次、第三次之后,她就再也无法控制自己。
结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辍学出走,为筹集毒资进了歌舞厅,直到被送进强制戒毒所。 吸毒诱因之二:上当受骗。
有不少青少年是在不知情的状态中被毒贩诱骗而吸毒的。毒品贩子为躲人耳目,同时为了“以贩养吸”,往往设下陷阱,把青少年一个个拉下水。
这些陷阱有花言巧语、请客吃饭、递烟、诱骗服用掺有毒品的食物饮料等。青少年常常成为他们猎取的对象。
毒贩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往往六亲不认,更何况牺牲少年儿童。广州的高二学生李某,无意间碰到原来的一个邻居,那个邻居其实是个毒贩。
李某被毒贩拖着进了饭馆,两扎啤酒下肚,二人无话不谈。毒贩给了李某一支装有毒品的香烟,李某吸完后感到有些不舒服。
毒贩于是告诉李某这是专门为男性制造的香烟,有强身壮阳的功效。两人第二次见面时李某又抽了一支“壮阳烟”,感觉似乎不错。
这样,毒贩在两个星期里不断免费提供“壮阳烟”给李某,直到李某成瘾,自己掏腰包买“烟”。李某从此成为这个毒贩的固定“客户”。
有对毒贩子夫妇,利用赊账供毒的方式,诱骗了76名青少年吸毒成瘾,不但榨干了他们的钱财,还致使其中4人因吸毒过量而死亡。 这些青少年至少犯了三个错误:一是缺乏警觉戒备意识,对诱惑未能提高警惕,轻信谎言断送了大好前程,甚至丧失了宝贵的生命;二是发现自己吸毒后,缺乏主见,意志薄弱,没能及时向人求助;三是没有向公安机关报告,使毒贩逍遥法外,危害社会。
在列车上,贩运毒品的犯罪分子藏匿毒品的手段越来越隐蔽,有的将毒品藏在身上或塞到内衣中,有的将毒品用避孕套包装好后吞到肚子里,一些毒贩甚至利用婴儿作为毒品运输的工具。列车上的乘警与贩毒分子斗智斗勇,凭着经验,眼盯、手摸、肩碰,将贩毒分子在客流中揪了出来。
轻轻一碰 查获毒品
小蒋是南铁公安处乘警支队查缉小分队的惟一一名女乘警,在队里,小蒋经常向有查缉经验的乘警讨教,学到了不少缉毒本领,她第一次上车查毒品时就查获一名女旅客身上所带的1200多克海洛因。
今年1月16日20时10分,由昆明开往桂林北的2056次列车运行到罗平至威舍间时,小蒋和查缉分队的成员在列车上开展查缉工作,当小蒋一人查缉到5号车厢67号位置时,发现一名20多岁的女旅客神色有些慌张,目光刚与小蒋相遇,就赶紧低下头。小蒋觉得这名女旅客一定有问题,就不动声色,坐到该女旅客旁边的空位上,与其攀谈起来。
在交谈中,小蒋得知女旅客叫王霞,福建省武平县平川镇人,今年22岁,她自称是做钢材生意的。但在交谈中,小蒋发现王霞对钢材市场上的事根本就一窍不通,心里便有了底。在列车转弯时,小蒋“突然”碰了一下王霞,发现其身上硬邦邦的,似有东西绑着。当小蒋碰到王霞身上时,王霞闪电般地闪开了,神态极不自然。“你身上带的是什么东西?”小蒋厉声问。
“没有呀!”王霞边说,边惊慌地站了起来。小蒋立刻通知查缉队,几名乘警迅速赶到,由小蒋带王霞到车上的卫生间进行脱衣检查。小蒋从王霞的身上穿的一件黄色方格马夹中查出用白色塑料膜包装的毒品海洛因共76节。经检验,这些毒品净重1298.5克。
酒井法子的例子洛.
老公供出她也是吸毒共犯,并在吸食器上验出其DNA,酒井法子不但清纯玉女形象已经毁于一旦,事业上更是连遭沉重打击。
酒井法子吸毒案轰动港日台。事件爆发后,酒井相关代言活动已遭撤回,甚至原定9月要发行的精选专辑也停卖。为此酒井不仅损失大量报酬,也赔上了自己的演艺生命。 丰田汽车的官方网站上,原本播放酒井拍摄的汽车广告已不见。之前拍下的头痛药广告确定停播,广告商都扬言要和酒井追讨赔偿。
日前,酒井为日本最高法院拍摄用来推广司法制度的电影《审理》,预估已经有19万套收录此片的DVD被送到各个法务机关。昨日(7日),日本最高法院宣判,全数收回相关产品及宣传海报,也取消官方网站的下载。
据悉,法庭拟判酒井法子入狱1年半,其夫高相佑一入狱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