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配照片的简短文字有:
1、谁都不是谁的另一半,你的想法不说出来谁会了解?需要什么感受,讨厌什么事情,你告诉别人,别人才会懂。
2、做一个惜时的人。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生命,这已是人所公认的。的确,生命就是由这叫做时间的材料组成的,浪费时间的人,就是在浪费生命。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多的事,谁就赢得了更多。
3、做一个勇敢的人。勇敢地打拼,勇敢地承担,勇敢地面对——这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唯有勇敢才能让自己方正做人,踏实做事;也唯有勇敢,我们才会多一份赢取人生的把握。
4、不要惧怕苦难和挫折,只有在苦难和挫折中人才会慢慢成熟。
5、做一个宽容的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道理深刻,其中恐怕就有宽容待人之意。不能宽容,多是性格所致,可见憨诚淳朴的性格很是可贵。但我们理想的境界是既有灵透的性格,又有容人的雅量。
6、明天,这是个美丽灿烂、辉映着五光十色的迷人的字眼。愿你的明天无限美丽、无限灿烂、无限迷人.
7、健康高于一切,理智大于情感。
8、最后,妈妈想让你知道,身为女性是你的幸运,女人在与男人相等的生命里,可以感知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要比男性的宽而广,所以职场上,女性的柔弱并不全是缺点,你要记得,这是女性的特征,不必避讳。
9、如果条件允许常出去旅行,行万里路。
10、改变能改变的一切,接受不能改变的一切。
一、心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线缠住了,步步地靠近他,那线一寸寸地收紧。
二、风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而你的笑容摇晃摇晃,成为我命途中最美的点缀,看天,看雪,看季节深深的暗影。
三、因寒冷而打颤的人,最能体会到阳光的温暖。经历了人生烦恼的人,最懂得生命的可贵。
第二章 汉字的字体演变 P14汉字的字体长时间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
汉字字体的演变大约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商周甲骨文、金文变为小篆,二是从小篆变为隶书,三是从隶书变为楷书。其中小篆变为隶书是最大的一次变化,这次变化标志着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阶段。
本章分为甲骨文、金文、秦系文字、六国文字、隶书、草书和楷书等六节,分别讲述各种字体的特点及其演变情况,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字体的特点及演变的基本规律。※学习要点 1、秦书八体及其分类方法与各体名称的涵义 2、新莽时代的六书及各书的涵义或用途 3、大篆与小篆 4、汉字字体演变的阶段及其特点※学习内容* 秦书八体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这八种字体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分类的:1、汉字发展不同时期的字体:大篆、小篆、隶书。2、不同用途的特殊字体(基础均小篆):刻符、虫书、摹印、属书、殳书。
* 汉字字体演变的三个阶段 1、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演变为小篆:由形体随意、接近图画的写实象形变为形体整齐、接近抽象符号。2、小篆演变为隶书:又称为“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变化,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使汉字从古文字阶段进入今文字阶段,是古今文字的转折点。
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形成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象形意味更加淡薄,符号性进一步加强。 3、隶书演变为楷书:字体结构基本没变,用笔有些变化。
第一节 甲骨文1、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体系。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偶然发现。
主要出现于河南安阳殷墟。其内容大多为当时占卜的卜辞,又称“甲骨卜辞”。
2、甲骨文是成熟的成体系的文字:基本字形是象形字。也有相当数量的假借字,借用象形字的字形表示一个同音词,与词的关系是借音。
有近五分之一表意又表音的形声字。3、从形体看,甲骨文的主要特点:1)象形程度较高,接近图画文字。
2)字体不规范:有的字方位可以颠倒;一个字可以有若干不同形体;偏旁可以不同。4、甲骨文研究:1)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书:刘鄂的《铁云藏龟》。
2)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书:孙诒让的《契文举例》。3)考释方面集大成的:于省吾的《甲骨文字诂林》。
4)资料最丰富的: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相关链接:甲骨文化第二节 金文 1、金文:指商周时代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与甲骨文属于同一体系。
因最初发现于钟鼎等器物上,又称钟鼎文。如图:2、金文字体与甲骨文的共同点:形体都不规范。
不同点:1)商代金文象形程度高于甲骨文。2)金文范铸,笔法肥厚;甲骨文刀刻,笔画改为方形。
3)金文书写款式较甲骨文规整。3、金文早晚期形体不尽一致。
4、春秋晚期后,金文中出现一些美术字体:1)故意将笔画拉长或作曲折宛转之势。2)字形之外,加画鸟虫之类装饰物。
第三节 秦系文字 1、籀书(大篆):西周末年,周宣王大史籀作《史籀篇》,作为教授学童之书,并用以统一周王朝的文字。所用字体依班固《汉书.艺文志》和许慎《说文叙》说,即为大篆。
2、秦国在春秋及战国初期所用字体为史籀大篆。3、目前发现的秦国文字:1)石鼓文:唐初在陕西凤翔发现。
是春秋战国之交刻于石碣上,笔法、形体与西周金文有明显继承关系的石刻文字。2)诅楚文:秦王诅咒楚王而祈求天神保佑的石刻文字。
4、秦系文字中最重要的是小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保存小篆最丰富,了解小篆最宝贵的资料;解读甲骨文、金文不可或缺的桥梁。
小篆:用于区别于大篆,指秦始皇书同文字,向全国推行的一种字体。是秦代的标准字体。
小篆是秦国文字继承西周晚期金文而一脉相承的字体。二者的共同点:形体规整匀称,笔画宛转流畅,象形程度不断降低。
小篆也是李斯等人作《仓颉篇》整理秦国文字的结果。5、秦始皇“书同文”政策:用秦国文字小篆统一全国文字,删除六国文字中的奇形异体。
第四节 六国文字 1、六国文字:指战国时期除秦国以外的东方六国文字。又称古文,来源于孔壁中的古文经。
2、六国文字的特点:1)草体或俗体流行;2)文字异形。第五节 隶书 1、隶书:战国末期在秦国篆文草体基础上形成的字体。
除为篆书的草体在民间通行,逐渐成为正规字体。是汉代的标准字体。
2、隶书分为古隶和汉隶。古隶:也称秦隶,还存在篆书痕迹,是尚未成熟的早期隶书。
汉隶(今隶):汉代逐渐成熟的隶书。笔法几乎完全脱离了篆体,逐渐形成波挑笔势。
字形从略呈长方形变为略称扁方形。3、从篆文发展成隶书的主要变化:字形结构的改造:(隶分隶合)1)将篆文圆转相连的笔画分解成平直的数笔。
2)将篆文相同的偏旁转化为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3)将篆文单个或多个不同的部件归并为相同的偏旁。
4)将篆文复杂的笔画省并为简单的笔画。5)将篆文繁杂的字形省略一部分。
隶变:指篆书演变为隶书。这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变化,是古今文字的转折点。
隶变使汉字结束了以象形线条为标识的古文字阶段,进。
第一张:女的怀抱着男的说:“把那东西叫出来。男的(垂帘):“就不交,你能奈我何用?”女的:“把你奸了。”
第二章:女的:“把东西叫出来。”男的:“好吧,不过,你要把我奸了。”
第三章:女的:”哦~好累啊,这里不错,恩~这个叫什么花呢?(一脸沉思)“
第四章:男的:”杯子杯子,告诉我世界上最美的美男子是谁“
第五章:男的(张开双臂):把我奸了吧。
第六章:女的:”好困哦“旁边一个侍女:”小姐,波,亲一口
只看见六张,里面的词不妥,不要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