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点:
1、真实准确。
2、迅速及时。
3、简明扼要。
4、内容新颖。
不同点:
1、写作对象不同
简报写作对象较狭窄主要写本系统、本单位;新闻写作对象则非常宽泛,可以写本系统、本单位、也可以写其他系统和单位。
2、传播范围不同
简报传播范围狭窄,一般限于本系统、本单位内容;新闻一经发表,则面向全社会,传播范围非常广泛。
3、编写格式不同
简报有固定的报头和报尾;新闻编排时的报而设计,则富于变化,忌固定呆板。
4、语言风格不同
5、简报属事务文体,语言偏重平时质朴,一般不要求形象性;新闻属记叙文体,在真实的基础上,语言讲究文采,可读性强。
扩展资料: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狭义上: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附近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使一定人群了解。
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写法以叙述为主兼或有议论、描写、评论等。新闻是包含海量资讯的新闻服务平台,真实反映每时每刻的重要事件。您可以搜索新闻事件、热点话题、人物动态、产品资讯等,快速了解它们的最新进展。
简报是传递某方面信息的简短的内部小报。是具有汇报性、交流性和指导性特点的简短、灵活、快捷的书面形式。
简报又称“动态”、“简讯”、“要情”、“摘报”、“工作通讯”、“情况反映”、“情况交流”、“内部参考”等。也可以说,简报就是简要的调查报告,简要的情况报告,简要的工作报告,简要的消息报道等。它具有简、精、快、新、实、活和连续性等特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简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新闻
政务专报:就是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政府办公室为一些专题性政务信息所编发的内部工作简报,主要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和新问题的专题信息。
政务专报信息一般可以归结为三个层次:
1.是党和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贯彻执行过程中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企业和群众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反映。
2.对经济发展起到重大影响作用的事件和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法律、自然环境等。
3.在经济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值得借鉴、交流、推广,具有示范效应的方法经验等等。
扩展资料:
政务专报信息编撰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准确把握专报信息的内涵,正确理解信息与新闻、信息与分析的关系。专报信息与新闻有许多共同点,都有必要抓“苗头”、抓“倾向”,但信息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决策层,主要侧重于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以负面信息为主;而新闻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公众,以正面宣传为主。
二是要准确把握“以点带面”和“以偏概全”的界限,正确理解“新动向”和“个别现象”的区别。信息抓的是倾向,因而在处理上应力求避免“以偏概全”或误以“个别现象”作为“全局动向”。
简报的特点主要包括: 1、内容专业性强。
简报一般由有关单位、部门主办,专业性十分明显。如《人口普查简报》、《计划生育简报》、《招生简报》等等,分别由主办单位组织专人撰写,传递该项工作的各种信息,包括情况、经验、问题和对策等,一般性的东西少说,无关的东西不说,专业性的东西多说。
2、篇幅特别简短。 简,是简报区别于其它报刊的最显著的特点。
简报的语言必须简明精炼。一期简报甚至只登一篇文章,几段信息,或一期几篇文章,总共一两千字,长的也不过三五千字,读者可以用很短的时间把它读完,适应现代快节奏工作的需要。
3、限于内部交流。 简报一般在编报机关管辖范围内各单位之间交流,不宜甚至不能公开传播,特别是涉外机关和专政机关主办的简报更是如此。
有的简报,往往是专给某一级领导人看的,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不能任意扩大阅读范围。 扩展资料 写作要求: 1、选题准确。
选题是否准确是一份简报价值大小、作用好坏、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一般说来,选题应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符合上级指示要求,符合面上指导需要,符合实际情况;抓的是领导和机关非常关注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急需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具有覆盖全局的广泛性、切中要害的针对性、发人深省的典型性。
2、主题深刻。 定准选题之后,要进一步深入思考,斟酌推敲,提炼出深刻的主题思想。
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组织各方面文字材料使之成为有机整体的核心。在提炼主题的过程中,应当力求使主题内容体现创新的思维和独到的见解,体现认识的升华和规律的揭示。
3、用事实说话。 要使一篇简报写得血肉丰满,需要大量事实材料来填充。
写情况简报,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靠事实来说明。一定要掌握和运用大量事实材料,而且要选择最本质、最典型、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材料。
4、材料可靠。 简报所反映的情况要真实、准确、可靠。
对基本情况的估价要客观、全面、辩证,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只报喜不报忧。未经审核的材料,不能写入简报。
引用材料,要准确无误,严禁弄虚作假,随意拔高夸大,确保选用的材料经得起事实检验。 5、表述精练。
简报要求简洁明快,不能拖泥带水,语言要精练。文字表述上要惜墨如金、删繁就简,讲究语短话明、言简意赅。
要善于用概括性语言,尽量把纷繁复杂的情况加以归纳,用更少的话说更多的事;要善于用文件性语言,准确估价所涉及的内容,增加工作指导的权威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简报。
1、内容不同 消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不求细节反映,主要特点是新、短、快、灵活。
它只需报道事实,没有必要把事件的根源及相关问题挖得很深很透。 新闻最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简洁性、可读性、准确性的特点,时效性高于通讯但不及消息。
2、运用方式不同 消息这个词应用比较广泛,新鲜事就叫消息,还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明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最新事实的短篇新闻宣传文书,也是最常见、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
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3、所用范围不同 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附近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使一定人群了解。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区别 1、标题不同 一般而言,新闻采用一行标题,即主标题。
需要时,新闻也可以加一副标题,即用破折号附加在主标题之后,用以解释或说明标题,把新闻做成两行标题。 2、开头形式不同 消息最明显的标志是“电头”或“本报讯”,即在导语之前有用异体字标出的“XX社X地X月X日电”或“本报讯”;新闻则没有这种形式,即使使用“电”,也是“电尾”式通讯稿件,用括号尾部附加“XX社X月X日电”,以示所用为通讯社的电传稿。
3、时效性不同 新闻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息。通讯发稿件较慢,是因为对材料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记者需要有一个采集选择和认识的过程。
同时通讯强调报道的完整性,有时还必须等新闻事件有一个较充分的展示过程或等事物发展有一个阶段性成果时,采写通讯的时机方成熟。 4、详尽程度不同 新闻报道的事实比消息详细、完整、富有情节,可以满足读者知详情的需要。
消息是将事件的几个新闻要素报道出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等),使受众尽快了解到最重要的概括性信息,而通讯则往往在消息之后,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等读者渴望知道的详尽信息加以整合,然后完整地报道出去。 通讯报道的事实往往比消息更形象、更生动,它以感性素材还以生活的原生状态,使文章更生动、具有感染力。
通常消息篇幅几十字、几百字最多千字左右,而通讯则四五百字,长则上千上万字。 5、主题结构不同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的快速文体,讲求速报与时效。
主题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有些消息,如简讯,无需提炼主题。
通讯则不然,通讯必须提炼出主题,主题对通讯来说必不可少的。作者在采访中收集的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粗细庞杂的事实材料组织在一起,有主题贯穿起来进行写作。
6、表现手法不同 新闻与消息的表现手法和写作要求有很大区别。出于反映事实信息的需要,消息报道讲究客观报道,与此相应,消息写作主题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即以局外人的姿态出现,让“他”“他们”以及被报道主人公的名称,身份运行在字里行间极少让“我”出现在报道之中。
通讯则不然,出于详尽深入需要,第一、二、三人称各显所长,“我”、“你”、“他”在描写、议论、叙述、抒情中各取所需。消息较少有议论、描写,极少有抒情,通讯常常融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
通讯通常借助文学手法表现主题,通讯包括报告文学,和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的根本区别是就是在于真实性。 扩展资料: 新闻 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
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上: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 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新闻 百度百科—消息。
简报是传递某方面信息的简短的内部小报。
是具有汇报性、交流性和指导性的简短、灵活、快捷的简报又称“动态”、“简讯”、“要情”、“摘报”、“工作通讯”、“情况反映”、“情况交流”、“内部参考”等。也可以说,简报就是简要的调查报告,简要的情况报告,简要的工作报告,简要的消息报道等。
它具有简、精、快、新、实、活和连续性等特点。 常见的简报有三种:一是会议简报,主要反映会议交流、进展情况;二是情况简报,反映人们关注的问题,供机关领导参考;三是工作简报,报告重大问题的处理情况以及工作动态、经验或问题等。
简报不是一种文章的体裁。因为一份简报,可能只登一篇文章,也可能登几篇文章。
这些文章,可能是报告、专题经验总结、讲话、消息等,故此,把简报说成一种独立的文体,或只说是报告,是不妥当的。 简报不是一种刊物。
因为有些简报可装订成一本,像一般“刊物”,更多的是只有一两张纸,几个版面,像一份报纸。更重要的是简报具有一般报纸的新闻特点,特别是要求有很强的时效性。
而刊物的时效性则远不及报纸。故此,简报不是“刊”,而是“报”,说它是刊物,不如说是“小报”更恰切些。
综观各种工作简报、会议简报、动态简报,再拿这些简报同一般的报纸、刊物相对照,可以得出这样的看法:简报不再单纯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的简要书面报告,不能看作是一种独立文体,也不是一种刊物,而是一种专业性强的简短的内部小报。 (二)特点。
简报具有一般报纸新闻性的特点,这是共性;它又有本身的特点,主要是: 1.内容专业性强。公开的报纸,一般是综合性的,内容广泛,各方面的新闻都有,政治经济文化、工农商各行各业、城市乡村、国内国外的新闻等;除了新闻,还有文艺作品。
这样,它就能满足各阶层读者的需要,有宣传政策、沟通信息、传播知识和陶冶性情等多方面的作用。简报就有所不同,它一般由有关单位、部门主办,专业性十分明显。
如《人口普查简报》《计划生育简报》、《水利工程简报》、《招生简报》等等,分别由主办单位组织专人撰写,传递该项工作的各种信息,包括情况、经验、问题和对策等,一般性的东西少说,无关的东西不说,专业性的东西多说。这样,对一般读者来说,能使他们了解工作的进展情况,增强责任感。
对领导机关来说,“各级领导接到这样的简报,掌握了情况,有问题就有办法处置了。” 2.篇幅特别简短。
虽然所有报纸篇幅都有限,文章都较简短,但比较起来,公开的大报,一般都有4版,有4万多字;地方小报,每期也有2万多字,简报姓“简”。简,是它区别于其它报刊的最显著的特点。
一期简报甚至只登一篇文章,几段信息,或一期几篇文章,总共一两千字,长的也不过三五千字,读者可以用很短的时间把它读完,适应现代快节奏工作的需要。简报的语言必须简明精炼。
3.限于内部交流。一般报纸面向全社会,内容是公开的,没有保密价值,读者越多越好,正因为如此,它除了新闻性外,还要求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简报则不同,它一般在编报机关管辖范围内各单位之间交流,不宜甚至不能公开传播,特别是涉外机关和专政机关主办的简报更是如此。有的简报,往往是专给某一级领导人看的,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不能任意扩大阅读范围。
(三)分类 简报的种类,按时间分,有定期的简报、不定期的简报;按性质分,有工作简报、生产简报、学习简报、会议简报;按内容,有综合反映情况的简报和反映特定情况的专题简报。 1.日常工作简报又称业务简报。
这是一种反映本地区、本系统、本部门日常工作或问题的经常性简报。它包含的内容较广,工作情况、成绩问题、经验教训、表扬批评,对上级某些政策或指示执行的步骤,措施都可以反映。
它常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出现,在一定范围内发行。 2.中心工作简报又称专题简报,它是一种阶段性的简报。
它往往是针对机关工作中某一时期的中心工作、某项中心任务办的简报,中心工作完成,简报也就停办了。 3.会议简报是会议期间反映会议情况的简报,它是一种临时性的简报,内容包括会议中的情况、发言及会议决定等。
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会议常要编发多期简报,以起到及时交流情况,推动会议的作用。小型会议一般是一会一期简报,常常在会议结束后,写一期较全面的总结性的情况反映。
4.动态简报,包括情况动态和思想动态。这类简报的时效性、机密性较强,要求迅速编发,发送范围有一定限制,在某一个时期、某一阶段要保密。
二、写法 (一)报头 1.简报名称一般用套红印刷的大号字体。如有特殊内容而又不必另出一期简报时,就在名称或期数下面注明“增刊”或“XX专刊”字样。
秘密等级写在左上角,也有的写“内部文件”或“内部资料,注意保存”等字样。 2.期号,可写在名称下一行,用括号括上。
3.编印单位。 4.印发日期写在与编印单位平行的右侧。
再下面,用一道横线将报头与报核隔开。 (二)报核 报核,即简报所刊的一篇或几篇文章。
简报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它的形式也较灵活。大多数是消息,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果和穿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