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有着注重团结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人民之间相互融合,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共同进步,孕育、培养和形成了一种崇高而朴实的民族团结意识。正是这种民族团结意识,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没有解体,始终没有屈服,始终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这种共同愿望,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方向。
单靠一朵美丽的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个人只有融入团结的集体才能实现宏伟目标。
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我们这些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应该学会团结,这样才能立足社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56个民族之间是和谐、团结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
让56个民族联手牵手手相握,将心比心心相连,齐心协力向前进,共创美好明天!
以上、
单靠一朵美丽的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个人只有融入团结的集体才能实现宏伟目标。
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我们这些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应该学会团结,这样才能立足社会。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56个民族之间是和谐、团结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
让56个民族联手牵手手相握,将心比心心相连,齐心协力向前进,共创美好明天。
民族团结人人有责,事事可为,时时可为。
关键在平时,关键在小事。 民族团结月可集中开展系列活动: 一是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大力营造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浓厚氛围,大力营造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浓厚舆论氛围,大力营造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浓厚舆论氛围,着重宣传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历史性变化,大力宣传各地区党委、政府实施惠民工程和为各族群众所办的实事好事。 二是认真开展民汉“结对子”活动。
要总结我们多年来加强民汉人民团结互助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进一步增强组织凝聚力,大力开展在教师之间、学生内部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信任、共同提高的“四个相互一个提高”的“结对子”活动,形成一种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家庭之间和各民族之间融洽、和谐的良好工作和生活氛围,把民族团结教育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切实提高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积极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努力振奋民族精神。
组织开展一系列有力度、有声势、有影响、有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凝聚力量,振奋精神。以民族团结典型评选活动为载体,联系实际,宣传典型人物。
等等。
构筑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坚固长城 2004年9月02日13:49 西藏日报评论员 正当全区各族人民在***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豪情满怀投身“一加强、两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争创优异成绩,喜迎伟大祖国55华诞之际,我们迎来了全区第14个“民族团结月”。
在今年的“民族团结月”活动期间,将隆重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0周年,并召开全区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这是全区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标志着我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依法处理民族问题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我区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已经有14个年头。14年来,我区的民族工作始终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对民族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突出“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学习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广泛深入地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和帮助全区各族人民投身发展经济和繁荣各项社会事业的大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涌现出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
可以这样说,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以来的14年,是西藏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团结奋斗,促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14年;是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14年。历史的经验也使各族人民更深刻地认识到,团结促发展,发展促稳定。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讲团结,它是事关西藏稳定发展的大事,是事关西藏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是事关党性党风建设的大事。可以相信,随着全区第14个“民族团结月”活动拉开序幕,各族人民必将同心同德、万众一心,为构筑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坚固长城不懈奋斗。
构筑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坚固长城,要在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加强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学习、宣传和教育。《民族区域自治法》不仅是国家权力机关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少数民族权益的法律武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西藏只有在中国**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真正实现和保障西藏人民当家作主,才能维护好、发展好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确保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在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中,深入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把重点放在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宣传、教育上,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民族政策理论水平。
同时要认真研究解决民族区域自治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坚定不移地把《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好、执行好。 构筑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坚固长城,要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
***同志曾经指出:“在各民族干部群众中,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我们党运用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观察和处理民族问题,在几十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基本的观点和政策,这是我们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指针。
我们一定要以生动的事实为依据,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使各民族始终保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手足情谊。要妥善处理区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要在宣传教育活动中,深入揭批境内外敌对势力打着种种旗号,妄图破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破坏安定团结大好局面的罪恶阴谋,旗帜鲜明地同一切分裂活动作坚决斗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 构筑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坚固长城,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在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涌现出的民族团结先进典型。
长期以来,我区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一大批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对他们进行表彰,表彰他们在任何情况和环境中都能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中经得住大风大浪的考验,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社会更加关心和重视民族工作,全区上下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把今年的“民族团结月”活动搞好,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好、落实好本地市、本部门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工作及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的评选工作;各级领导要坚密结合实际,带头学习《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执行好党的民族政策,把着力点放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要根据活动的重点在基层的要求,深入基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一曲优美动听的《新疆好》,唱出了两千万天山儿女的心声。
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处奏响民族团结的凯歌。 “团结月”凝铸兄弟情 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47个民族,在历代抵御外敌入侵、反对分裂祖国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 厚情谊。
新中国成立以后,**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平等、团结、互助、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在加强民族团结、搞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总结出一套成功经验,那就是加强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群众性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的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1982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隆重召开新疆首次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发出了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的倡议,将每年5月定为全区的民族团结教育月。从此,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天山南北广泛开展起来。
每年5月春暖花开时,新疆各地的农村牧区、工厂矿山就荡漾起民族团结教育的思想之风和政策之风,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报刊、广播、电视宣传,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和党的民族政策带到各族干部群众的身边,团结互助蔚成风气。 20年来,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以月促年,在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使他们懂得了“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百姓遭殃”的道理。
针对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和暴力恐怖分子的活动,自治区党委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使破坏民族团结的极少数人无处藏身。民族团结教育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密切结合,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得到普遍尊重。
同时,一大批德才兼备、立场坚定的少数民族干部被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目前,全区少数民族干部已达34.8万人,占干部总数的51.8%。
随着少数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少数民族各级各类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的第20个年头,各地不仅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和报告会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而且举办了一系列的电影周、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吸引各族群众广泛参与。
自治区各家新闻媒体通过对20年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回顾和评论进行宣传,营造出浓厚的舆论氛围。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树立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在全区营造出一种人人讲团结、个个争先进的氛围,推动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民族团结的思想,已经深深扎根在新疆各族百姓的心中。
热爱民族团结的无数群众,在生活和工作中身体力行,数十年如一日地贯彻民族团结的精神,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默默付出。 团结稳定促社会发展 民族团结带来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形成了建设合力,为新疆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新疆的发展。20多年来,新疆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3000多亿元,其中国家投资占60%以上。
这一时期,新疆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立起以农业为基储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一批大型骨干项目的完成和生产能力的实现,使新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大大加强。
棉花和石油是新疆两大优势资源,在中央政府和兄弟省市的支持下,这两项资源已经变成新疆的支柱产业。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的三分之一,这几年各级干部和技术人员下到田间地头,帮助各族群众掌握生产技术,使得棉花连年高产,棉农收入稳步增长。
随着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两大油气田不断探明新的储量,新疆已经成为我国石油资源战略接替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也给新疆各族人民带来巨大实惠。伴随石油开发进行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了长期困扰南疆人民的出行不便和照明问题,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条件。
新疆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世居高原和沙漠边缘,尤其是南疆地区的各族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特别艰苦。解决这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始终是自治区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工作。
去年,新疆30个贫困县市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138元,比“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前增加了570多元,农牧区的贫困发生率从1994年的20%下降到目前的4.4%左右,贫困地区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了新疆对内对外的经贸合作,吸引了大量外来资金。
无论是首府乌鲁木齐,还是南疆重镇喀什或西部边城伊宁,到处都是一派和睦安宁的景象,吸引着国内外的投资者。 党的十六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
在新疆这片祖国西部的热土上,各族人民正团结一心,共同营造着团结、稳定、繁荣的美好家园。
上一篇:儿童小快板(儿童节目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