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
乙:对
甲:相声演员啊,脑子得聪明。
乙:对对对
甲:嘴皮子也要利索
乙:对对对对对
甲:像您这个 ——
乙:我特别合适
甲:什么合适啊,这嘴唇,根香肠似的
乙:有那么厚嘴唇子吗?
甲:像你这嘴说相声不合适,
乙:谁不合适啊,告诉你,我脑袋聪明 、嘴皮子利索
甲:你别吹,我当着各位老师和同学我来考考你,咱们来一段反正话
乙:什么叫做反正话呢?
甲:就是我说一句话,你把这句话翻过来再说一遍,能说上来就算你聪明!
乙:咱们可以试试
甲:说来就来,我的桌子
乙:我的桌子
甲:唉,你怎么这么笨啊,我说我的桌子,你就要说我得子桌
乙:哦,我明白了
甲:明白啦!下面我们开始。看你反映怎么样啊!
乙:没问题!
甲:我掉你脑袋
乙:你脑袋掉啦
甲:你。。你骂我!
乙:活该!
甲:哼,我脑门子
乙:我没脑子!
甲:我眼眉
乙:我没眼!
甲:我眼珠
乙:我猪眼,嗨不像话啊!
甲:我鼻梁子
乙:我量鼻子, 哎呀我量他干吗啊!
甲:我嘴。
乙:。。 咬你!
甲:咬我干什么啊!
乙:我巴不得把你啃了!
甲:不说这个,咱们报一回小说人物!
乙:哪部小说呢?
甲:咱们就报一回《西游记》里得人名。
甲:我是猪八戒
乙:我是戒八猪
甲:我是沙和尚
乙:我是和尚三,我怎么成三个和尚了!
甲:我是孙猴子
乙:我是猴孙子!你说点好的!
甲:点好的,咱俩逛逛花园,报报花名 怎么样
乙:逛花园?那好啊
甲:可在逛花园之前我有一个要求
给你推荐一个短的才2分钟多 相声《讲礼貌 》文本: 马:这个,现在提倡呀讲礼貌。
唐:讲礼貌反应了一个人修养,反应了一个民族的文明。 马:对人呢要用尊称。
唐:嗯。 马:说话呢要讲文明。
唐:这样才和咱们这个文明国家相称。 马:比如说我见着您了。
唐:你见着我了。 马:我得跟您这么说话。
唐:怎么说呀? 马:哎,同志劳驾,我跟您打听点事。 唐:你瞧这多客气呀。
有什么事,你就事吧。 马:我跟您问一个人。
唐:你要问谁呀? 马:我问的这个同志呀。 唐:嗯。
马:长的是高大魁梧、浓眉大眼。 唐:哦。
马:听说他是一位相声演员。 唐:哦,你说的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呀? 马:他叫唐杰忠同志。
在您这单位吗? 唐:哦,在在在。 马:啊! 唐:在在在。
马:您给我请出来,我跟他见见面。谢谢您呀。
唐:别谢了,我就是。 马:哎呦,您就是唐杰忠同志。
唐:哎。 马:哎呦,太抱歉了。
唐:嗯? 马:这么半天没看出来你。对不起呀! 唐:这有什么呀。
马:你听这话你心里? 唐:我听着舒服呀。这多谦虚多客气呀。
马:你看看,抱歉、对不起、谢谢、您、请。 唐:客气话。
马:这不是客气话。 唐:嗯? 马:这表示了对对方的尊重。
唐:哦。 马:自己的谦虚、自己的讲礼貌。
唐:是呀。 马:哎,都得这样说话。
唐:哦哦。 马:你要换一种方法,没有这些客气话。
你听这你心里不是滋味。 唐:那怎么说呢? 马:就这么说呀。
唐:嗯。 马:嘿!我说。
唐:这叫什么称呼呀。 马:我跟你打听个人。
唐:你要问谁呀? 马:这个人呀。 唐:嗯。
马:长的比武大郎高一点,脑袋跟茶盘子是的,听说是个说相声的。叫什么名字,大伙叫唐稀松呀。
唐:嗨,你干吗叫外号呀。 马:啊? 唐:我就是,有什么事吗? 马:你就是! 唐:嗯。
马:别逗了。 唐:什么叫,别逗呀。
我就是唐杰忠,有什么事吗? 马:有事呀,没事能找你来吗? 唐:有事你就说吧。 马:说呀,别说了,两头都不乐意。
说什么呀? 唐:你干吗来了? 马:我说你,别瞪眼,别瞪眼。一瞪眼比骺还难看。
唐:喝! 马:你看,这模样干吗呀,别,不至于这样。别介,行不行,干吗呀这样。
你看看,回头你一生气你回头得病,一病回头哏屁着凉了,麻烦了吧,你不愿意告诉我,我找别人打听,别介,傻老爷们。 另外再给你推荐一些相声剧本,你看看可以吗 /zhcl/index.htm 行吗?。
甲:听说你喜欢下象棋
乙:没错
甲:你爸爸也喜欢下象棋。
乙:是啊
甲:可不,以前我老和你爸爸下棋。
乙:对
甲:有一回我们俩下棋,我还剩一士,你爸爸还剩一象。
乙:那不和棋了吗?
甲:是啊,依着我也是和棋,可你爸爸不干,非得接着下不可?
乙:啊??那怎么下呀?
甲:呵呵,你爸爸有主意。
乙:什么主意?
甲:你爸爸说了“要不咱们士象都过河吧。”
乙:没听说过!
甲:然后呢你爸爸的象就过河了,我的士也过河了,你爸爸就拿他的象象我,我就拿我的士士你爸爸。。。你爸爸再象我,我再士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士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
乙:去你的吧!!
普通话> 甲:诸位领导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 齐:大家晚上好! 甲:今天上报告厅来 乙:啊! 甲:是来给大家说段相声 乙:可不是嘛,要是吃饭就上食堂啦。
甲:我们的相声名字叫《普通话》。 乙:是这么个名儿。
甲:什么是普通话呢? 乙:听她给您解释解释。 甲:普通话啊!! 乙:啊! 甲:有这么大,皮薄馅多,咬一口一嘴油…… 乙:去!你这是小笼包子吧! 甲:对对!!要说这小笼包子啊!那是真好吃!咬一口,一嘴油…… 乙:甭咬啦!!!象话嘛你!咱们今天说的是普通话。
甲:我是在说普通话啊! 乙:怎么回事? 甲:你……敢说我刚才说的是地方言? 乙:骇,这么个普通话啊!我的意思啊,您得大伙解释解释! 甲:用得了解释吗?现场除了你这么笨的……都知道!不要以为自己不知道的,别人也就不知道。所 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啊!你都知道什么呀?外表美丽有什么用!讲过多少次,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啊!我之所以没有正面解释什么是普通话,是因为我不知道吗? 乙:(垂头不语) 甲:是因为我为人谦虚谨慎。所谓普通话,啊,(背手)就是普普通通说话。
乙:啊?这不望文生义吗! 甲:这是不对的! 乙:你吓我一跳! 甲:给你一个机会表现一下。告诉大家什么是普通话。
乙:哦!(怯生地)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以北方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我说得对吗? 甲:啊对!你说得很好嘛。
知错就改还是好同志嘛!啊,普通话是……这个……啊啊就共同语。 乙:啊! 甲:二者!普通话的发音要规范。
乙:没错。 甲:我们都用嘴说话。
乙:多新鲜,用鼻子……那是打呼噜! 甲:可是我们中有极个别的女同学有着不良的发声习惯。 乙:怎么不良习惯啊? 甲:为了显得乖巧、可爱、讨人喜欢,不好好说话! 乙:哦,都怎么说的 甲:有男生夸你长得漂亮,你怎么回答? 乙:当然是要说“谢谢”了啊! 甲:到他们这变味了! 乙:怎么说? 甲:SIE SIE ! 乙:SIE SIE? 甲:显得可爱,小鸟依人啊! 乙:是嘛? 甲:还有就是滥用双音节词! 乙:哦,什么是双音节词呢? 甲:你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都是双音节词。
乙:哦,都怎么个滥用法呢? 甲:我们管那咬一口一嘴油那叫什么? 乙:小笼包啊 甲:她们管它叫“小笼包包”。 乙:改成日本菜了啊。
甲:我们管那两头尖,当不间宽那吃的叫什么? 乙:饺子啊 甲:她们叫“饺饺” 乙:这能听懂吗? 甲:你甭管听懂不听懂,说出来音节明朗、音调柔和、就是好听讨人喜欢。 乙:这我不信,这是人家的语言风格。
甲:不信咱俩给大伙学学! 乙:怎么学 甲:你就是那追我的男生。 乙:我是女的, 甲:这不演戏嘛! 乙:演戏?演戏我也是女的呀! 甲:假如,假如你是男的。
这回总可以了吧? 乙:假如我是男的 甲:对! 乙:那我凭什么追求你呀? 甲:……我……你说我怎么找这么一搭档啊!……你不想追我。有的是人想追我,什么黄宏啊赵本山啊,特别是潘长江,哭着喊着要追我!……你想追还来的及! 乙:(不语,神气) 甲:不演拉倒!现场有哪位同学想做我搭档的,您尽管站出来,演完了之后我请您吃小笼包子! 乙:嘿!嘿嘿!我说过我不演了吗? 甲:改变主意了? 乙:我不一直站在您一边嘛! 甲:好,现在你就是我男朋友了啊 乙:恩!我怎么演? 甲:你得甜言蜜语 乙:甜言蜜语? 甲:就是你男朋友平时说的那个 乙:明白啦! 甲:开始啦!怎么没有掌声哩? 乙:亲爱的! 甲:恩? 乙:我想死你啦! 甲:哦! 乙:我快把你想疯啦! 甲:啊哦! 乙:你有病啊? 甲:你才有病呢? 乙:没病你老叫唤什么呀! 甲:这不显得暧昧嘛!继续继续! 乙:亲爱的! 甲:恩! 乙:你今天好好漂亮哦! 甲:sie sie 乙:你的眼睛好妩媚哦! 甲:sie sie 乙:樱桃小嘴更好看 甲:sie sie 乙:吃饭了没有啊? 甲:sie sie 乙:问你吃饭了没有? 甲:哦!没有哩! 乙:想吃点什么 甲:饺饺 乙:还有呢? 甲:小笼包包 乙:去!肉麻不肉麻! 甲:所以说推广普通话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乙:关系挺大的 甲:我们应该带动更多的同学学说普通话,说好普通话 乙:对,我们要积极推广普通话 甲:广告词我都想好啦! 乙:哟!还有广告词! 甲:以前不说普通话的时候,身上起满了小红疙瘩, 乙:啊!~~~ 甲:自从我说了普通话以后 乙:怎么样? 甲:小红疙瘩全都不见了耶! 乙:嚯!! 甲:现在我忍不住想看自己的皮肤!看这里看这里…… 乙:可以谢幕了 齐:谢谢大家! (鞠躬下台)。
刘宝瑞《翻跟斗》 说段单口相声,单口相声的新段子很少,我们自己想编,在写作上又不行.实不瞒您说,我 是解放以后才学习文化,解放以前是个半文盲.怎么叫半文盲呢?书报杂志我也看,也能看下 来,反正有蒙对了的时候,蒙不对的时候多! 怎么叫蒙哪?比如说,我看书看报有几个不认得的字,看看上面的字,再瞧瞧下面的字,一 琢磨这几个字,大概差不多了,也就蒙下来了.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我瞧这个字象什么模样,我 就念什么.过去,人家都管我叫别字先生.有时候念着念着自己都乐了.怎么?不能不乐呀. 过去那"邮政局",我念"垂政局",您就知道我这学问怎么样了. "北大医院",我念"此大 酱碗"!这就是我的学问,一念就把人念乐了.鲜货店门口贴着个红纸条子,四个字:"糖炒栗 子",这"栗"字,我不认识,站在那儿我还念哪,念就念得了呗,我还念出声来: "糖炒'票'子!" 哎,那能吃吗?您说,旁边的人能不乐吗?非把人念乐了不可!人家乐了,我也乐了. 过去我就是别字先生. 过去我究竟念过书没有?也念过几天,可不是在学校里念的,也不是 在私塾里念的,我是跟我一个亲戚念的.什么亲戚呢?是我叔伯二大爷.我这"此大酱碗"就 是打我二大爷那儿来的.怎么哪?再清代给皇上治病的地方不是叫太医院吗,"太医院"那 仨字,他就念"大酱碗",所以我这"此大酱碗"就是得他的真传.他念别字念得比我可乐, 有过这么一个笑话. 在旧社会,北京有个大财主,这家儿姓潘,家里死了人,要请一位读祭文的先生.这家儿也 是倒霉催的,应当是请老秀才,举人,翰林老夫子啊,也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把我那位二大爷 ——"大酱碗"——给弄去了.这下儿漏子了,他给读祭文,那还好得了哇!往棺材前头一站, 捧着这个祭文,在他眼前跪着两个人,这边儿跪着的是那个孝子,那边跪着的是孝妇. 家里有钱 是财主啊,两个用人搀着孝子,两个老妈子搀着孝妇,他站在那儿就念这个祭文: "孤哀子……" 什么叫孤哀子哪?古时候,父丧为孤,母丧为哀,父母俱丧称为孤哀子,孤哀子就是那个孝 子. 这孝子叫什么名字呢?姓播,名叫良显,"云苏潘葛"的潘,良就是优良的良,显就是显耀的 显.潘良显,这仨字,叫我二大爷一念好了,仨字儿没多错,错了一对儿半! "孤哀子……翻跟头!" 翻跟头?这个"潘"哪,他给念成"翻"了,优良的"良",他给念成跟头的"跟"了,显 耀的"显",他给念成"头"了. "孤哀子——翻跟头!" 这孝子一听也纳闷儿了,心说:这叫什么规矩啊?我爸爸死了,我翻跟头干什么?这叫什么 事啊!这是谁请的这么一位先生?孝子跪在那儿直运气. 我二大爷念到这儿还不念了,瞧着!这工夫,旁边儿这两个佣人说话了,叫孝子: "少爷,少爷,您听见了吗?先生叫您翻跟头哪!您快翻吧!" 孝子一听这话,鼻子差点儿没气歪喽: "废话!我爸爸死了,我翻跟头干什么?" "那……那不是,先生叫您翻的吗!" "胡说八道,我翻不过去." "这不要紧,翻不过去我们帮您翻,来!翻哪!" 两人一掀,给翻过来啦!孝子这个气呀,翻过来又跪在那儿了.我二大爷接碴儿往下念: "孝妇……" 这个孝妇,娘家姓"乜","曾母沙乜"的那个"乜",就是之乎者也的"也"字短中间 那一小坚.他这一念热闹了; "孤哀子——翻跟头!" 佣人一掀,孝子翻过去了. "孝妇——也氏!" 孝妇一听"也是": "噢,我也得翻哪?!"。
《百家姓》 甲:过来过来过来,叫什么名字啊? 乙:嘿嘿嘿……嘿嘿嘿嘿……我叫记不住~ 甲:考考你啊,这是几呀(伸出一个指头) 乙:油条。
甲:这是几呀(伸出二个指头) 乙:两根油条。 甲:这是几呀(伸出五个指头) 乙:一把油条。
甲:告诉你两个词,记著啊:孙,就是小孙子。李,就是不讲礼。
周五朕王。周,就是皮蛋粥。
吴,就是无事生非,无法无天。郑,就是不正经。
王,就是兽中之王。 乙:哦,就是大老虎吧? 甲:随你怎么说。
明白了吧? 乙:明白了。 甲:能讲么? 乙:讲是能讲,老师我不能顺着讲,我只能到过来讲。
甲:那你到过来讲。 乙:到过来就是:大老虎,不正经,无法无天皮蛋粥。
小孙子,不讲理。骗钱的是赵老师。
相声文本——追 去年秋天啊有这么一天,下午五点来钟,正是下班的时间,马路上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交通非常繁忙。
在这个路口上,人就更多了,民警同志呢,站在马路中央的一个木制的指挥台子上指挥交通,忙的呀手脚不停。 正这时候啊,由打路口不远处的马路上跑过一个人来,行人应该走便道啊,他不是,在马路上跑,来往的车辆都躲他,什么人呢——一个胖子,穿一身儿破旧的蓝制服,脸上这肉都嘟噜着,边跑边喊——“截住他,截住他,别让他跑了!”,胖人嘛——脖子顸、声带厚,所以呀喊出来的声音就发紧——“截住他,截住他,别让他跑了!”,跑的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追谁呢?前面不远处啊,跑一瘦子,这瘦子是鬼鬼祟祟、惊慌失措。 胖子追瘦子那没法追。
周围这大家伙一看大胖子追瘦子这么费劲,有这个好心的、热心肠的三、五个人呼啦一块儿帮忙儿追过去了;指挥台的民警同志一瞧,马路上,胖子追瘦子、这么多人跟着追……民警也从指挥台上下来了,也追过去了…… 有这个跑得快的在前面伸腿一绊这瘦子“叭唧!”瘦子摔那儿了,大伙这么一围,形成一堵人墙,再想跑可跑不了了。民警追到跟前儿——“起来!起来!”起不来了,大家伙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啊,等着吧,等这胖子吧…… 胖子追上来,众人闪开,胖子过去一把把这瘦子摁住了——“…这回看你往哪儿跑?!…调完级了,你不请客!!!”。
相声:超级主持人
甲、乙(合):大家好!(鞠躬)
甲:一个节日马上就到了,是什么日子?大家知道吗?
乙:什么呀?
甲:还能是什么日子?一月一日不是元旦,还能是方蛋吗?
乙:你是说圆圆的蛋吗?蛋不都是圆的吗?
甲:别乱说了,我说的是元旦节呀!
乙:好,咱言归正传。听说中央电视台办了个联欢会,那主持人的水平可真不咋地儿!
甲:可不是吗?联欢会刚开始,主持人就出来报幕了(一扭一扭地):“迎新春庆元旦联欢晚会到此结束!”
乙:啊?不会吧?还没开始怎么就结束了?
甲:这还不算什么呢,接下来还有更厉害的!
乙:又怎么了?
甲:下面的节目是《黄河大合唱》,为了弥补前面的错误,主持人特意加了一句台词(充满激情地):“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源远流长,孕育了无数中华儿女,请欣赏合唱(拉长腔调)——《长江之歌》!”
乙:看这激动的,长江跟黄河都分不清了!
甲:又一个节目是舞蹈《当枫叶红了的时候》,主持人又上来了(两手对握放于胸前,悦耳动听地):“请欣赏舞蹈——《当红叶疯了的时候》。”
乙:这都哪儿跟哪儿呀!我看红叶还没疯,我倒是快疯了!
甲:接下来主持人朗诵配乐散文《黄果树瀑布》(抒情地,乙哼乐曲):“今天我要去游览世界文明的黄果树。到了山脚下,我们开始行进,转过山,我惊呆了!只见山崖上高高地挂着一条破布……”(被乙打断)
乙:破布呀!擦桌子用的破布啥时候跑半山腰了!
甲:别忙着笑!还有更逗乐的呢!
乙:啊?
甲:下面一个节目是童声独唱《采蘑菇的小姑娘》,主持人又上来了(声音清脆地):“请欣赏童声独唱——《采姑娘的小蘑菇》!”
乙:哈哈!这小蘑菇可真够厉害的!
甲:接下来是笛子独奏《扬鞭赶马运粮忙》,是说农民秋后丰收了,赶着马车运输粮食的欢乐情景。主持人报幕了:“请欣赏独子笛奏——《扬鞭赶马运流氓》!”
乙:啊?这独子是什么呀?还运流氓呢!
甲:最后一个节目是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主持人这回倒很自信,不慌不忙地开口了(充满自信地):“请欣赏新疆民歌《掀起你的头盖骨》!(带动作)”
(乙转身要跑,被甲拦住)甲:相声还没说完呢,你跑什么呀?
乙:我再不走,这脑袋都要没了!
甲乙(一起鞠躬):谢谢大家!(下台)有些我是看网上的笑话的编得 变得像网上的了 谢谢啦!~
甲:我们俩从小就是同学
乙:对,小学我们俩就同班
甲:那时候老师总让我们说自己的理想
乙:对,老师总问,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甲:我的梦想是当**叔叔
乙:小男孩都羡慕**
甲:通过我多年的努力,现在我的梦想实现了一半……
乙:怎么是一半呢?
甲:有人管我叫叔叔了……
乙:哦,这么个一半啊。再努力,还有人管你叫大爷呢,管什么用啊
甲:我们俩从小就是兄弟,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宿敌
乙:宿敌
甲:对,他的名字,叫别人家的孩子
乙:别人家的孩子?
甲:对,我小时候一调皮,我妈就说,你看看,别人家孩子多听话
乙:对,我一考试不及格,我妈就说,你看看,别人家总考一百
甲:这个别人家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从来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
乙:这个别人家的孩子,长得好看,又听话,回回年级第一
甲:这个别人家孩子,有个漂亮的女朋友,
乙:这个别人家孩子,研究生和公务员都考上了
甲:一个月工资上万
乙:会做饭,会家务,会八门外语
甲:上学在外地一个月只要400生活费还嫌多
乙:说了半天,这别人家孩子到底长什么样啊
甲:是啊,这么完美的孩子得长什么样啊
乙:从来就没见过,那只是一个传说
甲:有一天,学校广场上号召同学们献血,说是200CC送一盒巧克力,400CC送个手表。我想那我捐400,献了爱心,还有手表戴,我的搭档不一样
乙:我怎么了?
甲:我的搭档听说了,跑过去问护士:“一万CC送什么?”
乙:霍,一万CC
甲:护士淡定的说:“骨灰盒。。。”
乙:连骨髓都抽没了
甲:我这搭档很有爱心
乙:爱心什么啊爱心,我这不是财迷转窍么
甲:还有一次,我和搭档去看电影,演的是哈利波特
乙:对,我们都喜欢这个
甲:进场的时候,一小女孩和她妈妈在我们背后,是个小粉丝,穿着斗篷,拿着一个玩具的魔杖玩,
乙:哈利波特的小影迷
甲:她举起魔杖指着我搭档的后背:我要把你变成丑八怪!这也搁别人,可能就生气了,我的搭档,他很有度量,他听完,笑了
乙:小孩啊,咱不能和他一般见识
甲:他转身过去,“小朋友,你也来看电影啊”,就听到一声惊叫:妈妈!妈妈!魔法显灵了。
乙:唉哟,去你的吧
完整的剧本,淘宝搜索“杨老咪”
这天,老友小刘告诉我最近出了款可以自动回复短信的手机,我正好要换手机了,便买了一部。手机到手后,我立即就开始设置自动回复:朋友一般都是发些搞笑的段子,就自动回复成“哈哈”;女朋友一般爱问“在哪儿呢”就回复“在路上”吧;还有李科长常常会问“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就给他回复“没问题”了。
果然刚刚设置好,朋友的段子就发了过来,我开启自动回复功能,“哈哈”便发了出去。不出所料,女朋友和科长的短信也接踵而至,全让我自动回复了。凭着自己的小聪明既省事又省心,我洋洋自得了起来。
这天,去上班时我一时疏忽,手机开着忘在家里了。刚到单位,便碰见李科长了。李科长笑嘻嘻走上前,握住我的手:“小张,没想到你这么爽快,够朋友!”我满头雾水,不解地问:“科长怎么了?”“嗨,都是这房子的事。我东挪西借还差一万块钱,便试着给你发个短信借借,想不到你这么爽快就答应了。”科长笑着说。我这才想起自己把给科长的回复都设置成“没问题”了,只得暗自叫苦。
下班回家,在路上遇见小刘了。他急匆匆把我喊住了:“小张,你怎么搞的。你女朋友的自行车让人偷了,到处找不到你。打你电话也不接,给你发短信你居然还有心思‘哈哈’笑!”我脑子嗡了一声,糟糕,短信惹祸了,也顾不得向他解释,赶紧赶去女友家负荆请罪。
女友开门看到我慌慌张张的样子,没好气地说:“你不是‘在路上’吗?怎么来了?从上午给你发短信一直到下午,你都是‘在路上’,也不知你究竟在哪条路上!”
我张了张嘴,想要解释,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