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画卷(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admin
2022-09-20 12:21:29
0

  9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发展与成就有关情况。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入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有力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保障资源供给,推动节约集约利用

  十年来,始终坚持底线思维,严格保护耕地,有力保障资源供给,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

  十年来,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2020年耕地保有量18.65亿亩的目标,守住了耕地红线。特别是近两年来,耕地减少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2021年全国耕地总量实现净增加。

  持续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实现增长,煤炭、钨等矿产品产量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取得重大进展。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司长于海峰说,十年来,形成了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主要矿产保有资源量普遍增长:石油、天然气新发现23个亿吨级大油田和28个千亿方级大气田,非油气矿产新形成32处资源基地;80余座老矿山新增资源量达到了大中型规模,近800座生产矿山不同程度地延长了服务年限。

  依法依规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有力有序保障用地供给,有效支撑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城镇住宅、公园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大幅度增长,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十年来,深入落实全面节约战略,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坚持并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健全区域、项目节约用地评价制度,实行建设用地增量安排与存量盘活挂钩机制。严格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促进城镇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2012—2021年,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40.85%,国土经济密度明显提高。

  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国洪说,节约集约用地既是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耕地保护的现实需要。从2018年开始,建立建设用地增量安排与存量盘活挂钩机制,4年来,全国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372万亩、处置闲置土地436万亩。

  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

  十年来,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有力促进了美丽中国建设。

  坚持并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新增围填海,严格管控新增用岛活动。庄少勤介绍,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中统筹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把我国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敏感脆弱地区全部纳入生态保护红线。通过红线的划定,建立了国家“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格局。

  推动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部署实施了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江河湖泊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增长到24.02%,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加强系统治理,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对于区域、流域进行系统治理。“十三五”以来,重点在“三区四带”部署实施了44个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完成修复治理面积200多万公顷,同时围绕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区,特别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这些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涉及的地区开展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修复面积达到了28万公顷。深入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红树林保护修复等专项行动,共修复岸线1500公里,滨海湿地3万公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林草建设交出优异答卷:我国森林面积34.60亿亩,森林蓄积量194.93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13.14亿亩、居世界第一位;草地面积39.68亿亩、居世界第二位;湿地面积8.50亿亩左右;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高等植物种数、脊椎动物种数分别占世界的10%和13.7%;我国林草总碳储量达到114.43亿吨,居世界前列。

  “国家公园建设的成果已成为这十年林草工作的最大亮点,也成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最亮丽的名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说,2015年以来,我国陆续启动了10个国家公园试点,在管理体制创新、严格生态保护、社区融合发展等方面探索了做法,积累了经验。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十年来,着力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积极探索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建立覆盖土地、矿产等主要门类的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

  在高质量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体形成。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放管服”改革,基于“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实施“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

  不动产由过去多部门分散登记实现了统一登记,所有市县基本实现不动产一般登记和抵押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促进了营商环境的优化。刘国洪说,十年来,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任务圆满完成,不动产登记服务质量、水平和效率不断提升。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任务,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258.18万套建档立卡户应登记安置住房全部完成不动产登记。

  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基于实景三维中国,推进数字国土、智慧国土建设。十年来,我国基础测绘能力显著提升,地理信息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十年间,国产高分辨率影像数据获取实现了零的突破。全国卫星导航定轨基准服务系统已经全面建成,实现向全社会提供厘米级实时的导航定位服务。

  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新成效。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介绍,2012—2021年,我国海洋经济总值从5万亿元增长到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9%左右。新兴海洋产业的增速超过10%。我国是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海洋港口规模和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占世界第一。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20日 04 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花海竟变庄稼地 图一:曾经的鴜鹭湖花海里种满了玉米。图二:鴜鹭湖旅游度假区内,蒙古包淹没在荒草中。图三:金珠花海旅游...
埃及电信大楼失火致伤22人 开... 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开罗7月7日电(记者董修竹)埃及首都开罗市一座电信大楼7日晚发生火灾,导致22人受...
老师因学生高考志愿未报“清北”... 转自:上观新闻近日,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发生了一起因学生高考志愿填报引发的争议事件。该校一名老师在微信...
阿联酋总统与叙利亚政权领导人就... 转自:央视当地时间7日,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在首都阿布扎比会见了到访的叙利亚政权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
APP强制索取权益构成侵权 图:APP隐私政策等条款弹窗提醒时,用户一旦选择“暂不同意”,APP将不再提供服务。 资料图片■本报...
食用农产品电子凭证管理小助手上... 本报讯(裴新军 记者孟刚)日前,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开发的食用农产品电子凭证管理小助手微信小程序投...
官渡区六甲街道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本报讯 记者吕文康 通讯员何凡 环梦雯报道  日前,官渡区六甲街道召开警示教育动员部署会暨警示教...
农文旅深度融合绘新篇 游客在河北涉县更乐镇大洼村游览。 路海东摄 炎炎夏日,到河北涉县旅游的游客多了起来。游客们三三两两在...
德润心田 香远益清 转自:贵州日报 通讯员 李曼 徐训琴盛夏时节,走在六盘水市中心城区街头,细心者会捕捉到一些微妙的变化...
菜市场焕新聚人气暖人心 触摸一座城市的灵魂,莫过于逛一逛它的菜市场。本地方言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鲜虾活鱼在水箱中活蹦乱跳,五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