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公司的产品质量经过检验是合格的,但到了市场却不受欢迎,缺乏竞争力,销售不畅,企业效益不 佳。
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 问题出在哪里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譬如,产品的样式不够新颖、规格不够齐全、价格偏高,等等。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企业上上下下都满足于“合格”两个字,“合格”是他们抓质量的奋斗目标。如果 最后“合格”了反而不畅销,那就应该刨根问底,问一个到底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做? 力争检验合格,提高合格率,这样做错了吗?没错,这是企业始终要坚持的质量管理的方式。
问题 出在判定是否合格的标准上。产品质量符合标准,那么标准是不是符合市场呢?是不是符合顾客要求 呢?许多标准问题就出在它不符合市场、不符合顾客的要求,是主观上制定的标准,然后把它作为目标 去攻,攻了个合格品,但最后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根据这样的标准生产的合格品,可以说毫无意义,是一种资源浪费。
产品合格证明主要包括合格证、合格印章等 这两个应该一个意思吧,标识是贴在产品上的,合格证卡片形式的。
合格证样式和内容是五花八门,其表现: 1.证书的材质不统一。有纸质的、不干胶的、塑料的、金属片的等等。
2.证书的形态不统一。有圆的、方的、长方形的、棱形的、三角形的等等。
3.证书的大小不统一。合格证的大小相差比较悬殊。
4.证书的样式不统一。有的合格证只标注“合格”两个字,有的合格证有一定的格式。
5.证书使用的文字不统一。有的合格证使用中文文字;有的使用汉语拼音;有的使用英语、日语等外国文字。
6.证书标准的内容不统一。有的合格证上只标注产品的名称、生产企业的名称;有的产品只标注型号、规格、生产日期或者批号;有的标注内容比较齐全、完整,并加盖了质检机构检验专用章。
下一篇:民主生活会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