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最近几个月感觉到视物模糊不清,看什么都雾蒙蒙的,看灯光时呈现花花的一片,经专业眼科医生检查确诊为白内障,视力下降已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并且经过充分评估各方面条件(身体状况稳定、精神心理可配合、眼部情况无禁忌、个人能做好术后护理)都基本满足就可以考虑做白内障手术。
按常规,白内障引起的视力下降,若矫正视力≤0.5即可做手术。部分年龄不到60岁的中年人,或者刚退休还想发挥余热的人群,检查视力达到0.6甚至0.8,且已经确诊白内障,由于其白内障呈不均匀浑浊,透过中间相对透明的间隙测得的视力虽较好,但实际视物却清晰度不足,看灯光时会出现眩光、光线刺眼的情况。若让这类人群等待视力降到0.5再做白内障手术,这段时间可能较长,需数月甚至1~2年,其工作、生活等势必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2023年底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组的专家在《中华眼科杂志》上发表文章《中国成人白内障摘除手术指南》,文章中未对白内障术前视力必须下降到多少才能手术作出硬性规定。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开出视觉质量分析检查如iTrace、OPD、OQAS等,报告可以显示白内障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有多大。所以,只要白内障引起视力下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且预计术后视力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便可以考虑做白内障手术。
如果已经满足做白内障手术的基本条件,但又因某些原因暂时无法立即做手术,经咨询医生后也未获强烈手术建议,一般情况下等候数月甚至半年再做手术亦无不可。但是存在一些特殊情形时,医生会建议患者尽快做白内障手术。
眼球的结构从前到后有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和巩膜。其中,前房的深度每个人都不一样。远视眼人群的眼球前后径长度偏短,前房深度相对比较浅,晶状体厚度相对偏厚。角膜和虹膜之间的夹角连接处叫前房角,有滤网状的小梁网,它是眼睛里边房水滤出的通道。如果前房角比较狭窄,在某些情况下,如白内障病情发展至膨胀期推挤虹膜根部贴近角膜、情绪抑郁或波动大、长时间在黑暗场所停留,这时候瞳孔散大,虹膜根部组织堆积在前房角,阻碍了房水从小梁网滤过,那么眼压会升高甚至诱发急性青光眼,表现为眼睛红痛视力迅速下降,伴同侧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症状,眼球充血触摸疼痛。有些患者到综合医院急诊,难以明确区分头痛与眼痛,仅感觉一侧头部疼痛。在病史症状指向不明确的情况下,急诊医生会优先处理对生命威胁更大的血压升高,做检查排除急性的脑血管意外,待排除其他问题后再转到眼科,无形中患者忍受了更长时间的痛苦。
此外,有些白内障患者同时还伴有眼底病变,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前膜等。白内障的发展可能会影响对眼底病变的观察或者治疗,在这种情况下,白内障手术需提前进行。去除白内障的影响因素后,眼底病变的影像检查结果更加清晰可靠,视力下降程度更直观反映眼底病变的严重程度,可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做相应的手术处理。
白内障手术的最佳时机是一个个体化的决策,需要由眼科医生在全面评估以上各种因素后,结合患者的具体视力需求来决定。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高龄本身不是禁忌,不要因为年龄大而拒绝手术,也不要等到白内障过熟、视力极差甚至出现并发症(如青光眼、葡萄膜炎、悬韧带脆弱断离)后才手术,那样手术难度更大、风险更高、效果更差。现在有些偏远山区的孤寡老人,没有子女在身边,出行不便,即使患上了白内障,只要有一边眼睛还能看见,就不会主动前来就医。随时间推移视力持续恶化,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丧失,跌倒风险显著增加。
因此,医生建议白内障患者定期做眼科检查,当医生告知白内障已经发展到影响视力需要手术时,患者应及时与医生详细沟通全身情况和顾虑,便于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制订安全、合适的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