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的名人事例:
宋朝的苏东坡,年轻时就已是学识渊博,人见人夸的青年才俊.日子一久,不免自满起来.一天,苏东坡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看了,担心儿子过於自大,不知求进,又怕撕下对联会伤了儿子的自尊心,於是,提笔在对联上各加了两个字: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东坡回来,看见父亲的字,心中十分惭愧,从此虚心学习,有了非凡的成就.
学无止境的小故事:
从前有—个小和尚,他离开家乡到处寻找名师,想得到一些真正的修为。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位高僧;并恳求师父收他为弟子。 高僧见他一片诚心,又天资聪慧,便收下了他。 两年后,小和尚自以为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师父的真传,便不想再继续跟着师父参禅拜佛了,于是就向他的师父辞行,要下山去。 高僧明白小和尚的心思,他并没有阻拦小和尚下山,而是让小和尚拿来一个钵子,然后让他往里面装一些石头,装满为止。 高僧问小和尚:“钵子装满了吗?” 小和尚答:“满了,再也装不下什么东西了。” 高僧便抓了一把芝麻撒进去,然后晃了晃钵子,芝麻一会儿就不见了,接着高僧又抓起一把芝麻撒进去,晃了晃钵子,芝麻又不见了。 “钵子装满了吗?”高僧再次问小和尚。 小和尚惭愧地告诉师父:“看上去满了,可是还能装下很多东西。” 这时,高僧又取来一只杯子,让小和尚往里面倒水。 小和尚看杯子满了,就想停止倒水。 高僧却说:“不要停,继续倒。” 结果钵子倒满了水后,多余的水都溢了出来。 高僧这时候才让小和尚停止倒水,然后问他:“满了还装得下别的东西吗?” 小和尚明白了师父的一片苦心,请求师父原谅他的无知。
366
我们也正在写这个,你看看我们班同学写的
有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是不同的人又是不同地看待这个“黄金屋”的,有人为了升官发财,有人为了光耀门楣,也有人为了民族振兴。无论“黄金屋”在人们心中是怎样一个概念,但它却是人们永远挖掘不完的永无止境那个驼背,本是供皇帝逗笑取乐的一个侏儒,随时随地侍奉皇帝。他喝醉酒,溜出王宫后,一连两天也不见回宫。皇帝便吩咐打听他的下落。侍臣出去打听了情况,回宫禀报国王:追求。 为梦想而读书。 不论是采取科举制的古代,还是在考试制的现代,有多少人是为了成才而读书。为了出人头地,他们相信“学海无涯苦作舟”,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终究会到达自己希望的彼岸。但也有人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也只能向知识萨曼不得已,把他看到的情景一一讲出。山努亚听了,对弟弟说:“我要亲眼证实这一切。”彼岸靠拢,却到达不了,但这样也足够了,他们已经实现梦想并在知识的海洋上航行了,不管收获多少,曾经经历过也就足够了。 小荷作文网 为兴趣而读书。 因为读书,使枯燥乏味的人生增添了几分色彩,许多人可以在书中找到自己萨曼不得已,把他看到的情景一一讲出。山努亚听了,对弟弟说:“我要亲眼证实这一切。”一片天。这些人再也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他们认为“学海无涯巧做舟”。选择自己所需的感兴趣的书去读,这种现实主义者相信他们在读书那个驼背,本是供皇帝逗笑取乐的一个侏儒,随时随地侍奉皇帝。他喝醉酒,溜出王宫后,一连两天也不见回宫。皇帝便吩咐打听他的下落。侍臣出去打听了情况,回宫禀报国王:同时也品味人生了吧! 为博学而读书。 有些人可以把书中的知识转为自己的,又为后人创造出更多的知识财富。为增长知识,为充实生活,不管是呱呱落地的婴儿,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都在学习不同的知识。学会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我们都在读书,读着一本永远也不知最后一页的书。或许每个人的一生是一本书,当生命结束时,这本书才有了结尾。让后人去读这本书,人们所谓的天才也只不过是知道许多一般人不学萨曼不得已,把他看到的情景一一讲出。山努亚听了,对弟弟说:“我要亲眼证实这一切。”知识,但也不是无所不知。 不管你为了什么目萨曼不得已,把他看到的情景一一讲出。山努亚听了,对弟弟说:“我要亲眼证实这一切。”去读书,只有明白学无止境,用知识实现梦想,用读书寻找乐趣,用知识创造生活,你的人生就会树立起永不沉沦的风帆。
有人问爱因斯坦,说:“您可谓是物理学界空前绝后的人才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说:“目前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
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他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面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大,所以更感到自己的未知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去探索。”
宋朝的苏东坡,年轻的时候就小有名气,于是,他在自己的书屋门前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他的父亲见了,想把对联撕下来,但怕伤了儿子的尊准心,就在对联前面各加两个字:发奋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东坡见了,明白了父亲的用心,从此寒窗苦读。到最后,他终于功成名就了!一个关于学无止境的故事一个徒弟向他的师傅辞行,“学满了,出徒了。”
师傅未置可否,只是叫徒弟拿来一只桶并装满石头。 师傅问:满了吗?徒弟答:满了。
师傅叫徒弟抓几把沙到桶里,没有溢出。 师傅问:满了吗?徒弟答:满了。
师傅又叫徒弟撒一些灰到桶里,没有溢出。 师傅问:满了吗?徒弟答:满了。
师傅再叫徒弟倒几瓢水在桶里,没有溢出。 师傅问:满了吗?徒弟答:满了。
天生的才干如同天生的植物一样,需要靠学习来修剪。(英国哲学家 培根 . F.)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歌 德
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
——高尔基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贝勒斯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佚 名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培 根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
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从前有—个小和尚,他离开家乡到处寻找名师,想得到一些真正的修为。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位高僧;并恳求师父收他为弟子。 高僧见他一片诚心,又天资聪慧,便收下了他。
两年后,小和尚自以为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师父的真传,便不想再继续跟着师父参禅拜佛了,于是就向他的师父辞行,要下山去。 高僧明白小和尚的心思,他并没有阻拦小和尚下山,而是让小和尚拿来一个钵子,然后让他往里面装一些石头,装满为止。
高僧问小和尚:“钵子装满了吗?” 小和尚答:“满了,再也装不下什么东西了。” 高僧便抓了一把芝麻撒进去,然后晃了晃钵子,芝麻一会儿就不见了,接着高僧又抓起一把芝麻撒进去,晃了晃钵子,芝麻又不见了。
“钵子装满了吗?”高僧再次问小和尚。 小和尚惭愧地告诉师父:“看上去满了,可是还能装下很多东西。”
这时,高僧又取来一只杯子,让小和尚往里面倒水。 小和尚看杯子满了,就想停止倒水。
高僧却说:“不要停,继续倒。” 结果钵子倒满了水后,多余的水都溢了出来。
高僧这时候才让小和尚停止倒水,然后问他:“满了还装得下别的东西吗?” 小和尚明白了师父的一片苦心,请求师父原谅他的无知。天生的才干如同天生的植物一样,需要靠学习来修剪。
(英国哲学家 培根 . F.)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 德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高尔基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 克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 名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 根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B.V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留学生故事:学无止境成为美国IT精英人物肖欲晓,1990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状元。
湖北荆州人,现年32岁。17岁时以623分的高考成绩从荆州中学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现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某知名IT公司担任软件设计师。
人物寄语人生要面对的考试有很多,除书面考试外,还有道德和人格方面的,无论哪种考试,保持一颗平常、淡然的心最重要。一时的状元并不能决定一生的路,只有不断学习、不停充电,才能走得更远,因为学无止境。
我会为女儿提供学习的机会,但我不会为她规划人生。对于女儿的教育,我更看重良好性格的培养。
“如果硬要问状元给我带来了何种影响,我想是在大学的专业上,选择的空间更大。”对于自己当初选择就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肖欲晓称,一方面是自己兴趣所在,另一方面,当时她分析IT业应是朝阳产业。
4年本科,3年硕士,在清华的7年,肖欲晓称,自己学会了如何学习。“与高中完全不一样,在清华的学习完全不是被动、填鸭式的,你必须得学会如何自主学习。”
在清华,肖欲晓最爱去的地方是图书馆。因为兴趣,肖欲晓跑图书馆、查资料,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当发现已有知识不足用时,她萌发了去国外深造的想法。
清华计算机系研究生毕业后,肖欲晓顺利考入美国伊里诺伊大学深造。接受晨报专访时,远在美国的肖欲晓在电话里寄语湖北学子:一时的状元并不能决定一生的路,只有不断学习、不停充电,才能走得更远,因为学无止境。
状元“出身”父母从不以分数定成败肖欲晓的家里,父母分工明确,爸爸主管两个女儿的学习,妈妈负责生活。肖欲晓的姐姐赖华欣比她大5岁。
爸爸赖以明介绍,在学习上,他对两个女儿要求极严。从小,他就教育她们,除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必须复习当天的功课和预习第二天的内容。
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经养成,父母便很少为女儿们的学习操心。“我们不要求孩子每次考试达到一个什么标准或名次,但总告诫女儿,无论是班级小测验还是高考,都要认真对待,尽自己最大努力。”
赖以明说,女儿付出努力后,即使不能在成绩上得到回报,自己也照样表扬和鼓励她们,从不惟分数定成败。说起姐姐赖华欣,肖欲晓称,姐姐既是自己的学习榜样,也是自己的赶超目标。
1985年,姐姐赖华欣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华中理工大学电力系(现华中科技大学)。姐姐考入大学,对肖欲晓无疑注入一针强心剂,她暗下决心:要和姐姐一样,考上名牌大学。
“姐姐所取得的成绩对我产生了巨大的鼓舞作用,至少在当时,我有了奋斗的初级目标,那就是向姐姐看齐。”拿到清华录取通知书后,父母还不时对她上紧“发条”:状元已成为历史,到清华后,一切得从头开始。
时至今日,肖欲晓仍记得父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生要面对的考试有很多,有书面的,也有道德和人格方面的,无论哪种考试,保持一颗平常、淡然的心来对待最重要。状元这样炼成认定的事一定要完成学生时代是“得奖专业户”从小学到高中,肖欲晓都有过“得奖专业户”的绰号。
肖欲晓的妈妈介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肖欲晓获得的奖状、证书、奖杯,塞满了家中几个大大小小的抽屉。不管是期中、期末考试,还是各类学科竞赛,她只要参与,必拿奖项。
对获得的荣誉,父母专门开辟了几个抽屉悉心保存,但肖欲晓从来不在人前炫耀。肖欲晓不是一个读死书的“得奖专业户”,她兴趣爱好比较广泛,虽然是理科生,但不仅数、理、化基础扎实,语文、外语、政治、生物也样样领先。
武侠小说是最爱与同龄女孩子迷琼瑶、三毛不一样,肖欲晓是个武侠迷,金庸、古龙、梁羽生笔下的人物是她的最爱。肖欲晓称,在学习最紧张的高中时代,自己还忙里偷闲地读武侠小说,她觉得这是学习之余的最好放松方法,“学理工科的学生不应该忽视人文知识的积淀”。
肖欲晓的大学老师介绍,肖欲晓的论文写作和表达能力都很强,她所表现出来的文理综合素质是很多同龄大学生所缺乏的。也许是受武侠小说的影响,肖欲晓特别有主心骨,认定的事一定要完成,绝不拖泥带水。
“武侠小说中的各类英雄人物心胸开阔,是非观很强。自己喜欢的事和人,会坦诚相对,对正义的一方毫无保留地拥护,对邪恶的一方不遗余力地反对。
这种豪气和侠气,我特别喜欢。”拒绝保送北大坚持高考“肖欲晓本可保送到北大,可她坚持要参加高考,拒绝保送”,肖欲晓的高中班主任、荆州中学的肖强烈老师说,拒绝保送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胆量,肖欲晓做到了,她参加了1990年的全国高考,并一举成为全省理科状元。
肖老师说,肖欲晓做事非常有主见,认定的事情,绝不轻易改变。“当时班上只有一个保送北大的名额,无论是个人成绩,还是竞赛获奖情况,肖欲晓各方面条件都非常符合保送标准。
可当老师告知她被保送北大时,她没有丝毫兴奋和喜悦,而是平静地谢绝了学校给予的保送指标。”肖老师回忆,相比其他学生,肖欲晓参加高考承受了较大的精神压力。
由于拒绝保送,她成了同学们眼中的“新闻人物”——“真牛,连保送北大都拒绝”、“万一高考考砸了,她肯定会后悔”,班上总有人小声议论。与外界舆论压力相比,肖欲晓自。
其实很多地方查得到啊,比如1.有人问爱因斯坦,说:“您可谓是物理学界空前绝后的人才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说:“目前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
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他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面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大,所以更感到自己的未知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去探索。”
2.一个徒弟向他的师傅辞行,“学满了,出徒了。” 师傅未置可否,只是叫徒弟拿来一只桶并装满石头。
师傅问:满了吗?徒弟答:满了。 师傅叫徒弟抓几把沙到桶里,没有溢出。
师傅问:满了吗?徒弟答:满了。 师傅又叫徒弟撒一些灰到桶里,没有溢出。
师傅问:满了吗?徒弟答:满了。 师傅再叫徒弟倒几瓢水在桶里,没有溢出。
师傅问:满了吗?徒弟答:满了。 … …你看合不合用吧~。
从前有—个小和尚,他离开家乡到处拜师学艺,想得到一些真正的修为。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位知识渊博的高僧;并苦苦哀求师父收他为弟子。 高僧见他一片诚心,又天资聪慧,便收下了他,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过去了两年,小和尚自以为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师父的真传,渐渐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便不想再继续跟着师父参禅拜佛了,于是就向他的师父辞行,要下山去。 高僧明白小和尚的心思,他并没有阻拦小和尚下山,而是让小和尚拿来一个钵子,然后让他往里面装一些石头,装满为止。 高僧问小和尚:“钵子装满了吗?” 小和尚信心满满的回答道:“满了,再也装不下什么东西了。” 高僧便抓了一把芝麻撒进去,然后晃了晃钵子,芝麻一会儿就不见了,“钵子装满了吗?”高僧再次问小和尚。 小和尚惭愧地告诉师父:“看上去满了,可是还能装下很多东西。” ,师傅又问他:“满了还装得下别的东西吗?” 小和尚恍然大悟,明白了师父良苦用心,请求师父原谅他的无知。
佳木斯市二十小学六年(5)班柳博洋
季羡林是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
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对此,季羡林在他的《病榻杂记》中力辞这三顶“桂冠”:“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
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国学大师季羡林(2002年) 季羡林曾被授予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
颁奖词中称:“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曾五次看望季羡林。
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
“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
“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6]感动中国颁奖辞:智者乐,仁者寿,长着随心所欲。
曾今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 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