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组织领导。
迅速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部署召开了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议。 (二)深入对照检查,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结合本单位工作职责和个人承担的责任,对照“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主要表现,逐项检查履职尽责情况,列出详细专项整治清单,为专项整治工作打牢了基础。 (三)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
对照自查自纠中发现的领导干部为官不作为突出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公开整改承诺。 (四)加强督导检查,形成长效机制。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加大对作风问题的检查、整治和问责力度,积极探索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新途径、新举措。把整改治理工作与完善体制机制相结合,加强督导检查,制定详细的督导检查措施和办法,认真检查,确保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列出具体案例,形成处理意见。
(五)严格档案管理,建立健全专题台账。对照其中5个整治重点:①群众观念淡薄;②工作执行不力;③工作不敢担当;④工作状态不佳;⑤工作推诿扯皮等问题统一编号,纳入工作管理台账实行动态管理。
明确了专项整治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结果。强化学习,统一思想。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加强党性学习,增强宗旨意识。
强化纪律,务求实效。进一步强化工作纪律,坚持和完善调研制度和调研方式,深入群众,把群众的疾苦与需求真实地反映上来,尤其在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上谋思路,出举措,把调研成果有成效转化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实践形式。
强化督导,重点问责。对问题整改实行销号管理,整改落实到位后,定期公布整改进展情况,对悬而不决的问题进行严肃问责处理,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远离懒惰。有学者说,懒惰是人的本性。这个判断正确与否可以讨论,但它不能作为政府官员懒惰的根据。古人曰:“为官避事平生耻”。我们的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决定了政府干部必须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勤奋工作,追求卓越、追求效率、追求效益,决不能因为自己的懒惰,辜负人民期望,放弃政府责任。必须明白,别人可以懒,政府干部不能懒。各级政府机关必须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增强其责任意识。有了责任心、责任感,就有了克服懒惰、保持勤政的内在动力。
加强效能监察,督促干部远离懒惰。效能监察是监察机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政府的决定、命令,对公职人员履行法定职责及行政效率、效果、效益等情况进行的监察活动。认真开展效能监察,有利于规范行政行为,推动机关工作人员作风转变,提高行政效率,有效实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治懒的有效手段。效能监察,可以是某个决策环节、执行环节、监督环节的专项监察,也可以是针对某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的全方位监察。为了使效能监察更加有效,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实行政务公开,积极受理群众的效能投诉,完善效能投诉机制;坚持进行科学的效能考核,对干部的工作成绩作出客观评价;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根据不同部门和行业特点,健全和完善公开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加强各监督主体间的协调配合,努力形成效能监察的整体合力,鞭策干部不懒不庸。
加强依法问责,使为官不为者及时受到相应责罚。实行政府干部问责,是增强干部责任意识、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必然要求。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同志一再强调,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应根据新形势下整治懒政怠政的要求,健全政府干部责任追究的法律制度体系。通过严格执法,真正使法律制度规定成为“烧红的火炉”,碰不得;使有为官不为、懒政怠政行为的干部引以为戒。当前在实行领导干部问责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必须遵循中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所确定的原则,对干部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做到权责一致、惩教结合,寓教于惩、以惩施教,切实把惩处和防范、治标和治本有机结合起来,用好问责这把治懒的利剑。
贯彻优胜劣汰的干部选任原则,重用德才兼备、忠于职守、勇于负责的干部,及时清除庸官懒官。领导上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历来对官场风气起着导向作用。如果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坚持提拔重用敢于负责、勤奋工作的人,那么庸、懒之风就刮不起来,反之,庸官懒官就会顺势而生。因此,必须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全干部退出机制,切实解决庸、懒干部不能下、不能出的问题。总之,要通过改革和强有力的干部管理,让贪官、庸官、懒官、昏官无路可走,而让那些为国为民尽心竭力的德才兼备者在管理国家的道路上畅行无阻。
要整治这种情况,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思想作风。
经济社会发展对许多公务人员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带来强烈的冲击,他们迷失了思想方向,对待工作得过且过,互相推诿,只图安逸,为官不为。要么就紧握一点公权力不放,认为自己所处的位置能给自己带来好处,老百姓找政府办事成了找个人办事,以此来要求等价交换。
要彻底清除这种自以为是的错误意识和揽权不为、拥权自重的歪风邪气,必须加强思想教育,转变思想作风。党风廉政建设不能只是走过场,走形式,开会讲话喊口号。
政工部门要对公务人员进行深刻扎实的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及时了解公务人员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完善监管和考核机制。
任何权力的约束都不能单靠道德形式的宣传来控制,而是要靠实实在在的法律框架支撑,要使法律框架撑得起来,就必须有一个完美的架构体系,也就是机制。 监管和考核机制大多是内部监管,无法起到充分的监管和督促作用,需要建立完善的层级监管,内部、上级、外部多方面的监管、考核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监管考核体系。
政工部门和监察部门应该相互配合,对懒政怠政的公务人员进行进行谈话和批评教育,并进行通报和公开曝光。发现多次以上这种情况的,需要撤换职位,且一定期限内不得担任主要领导职务。
同时,建议对面向公众的服务窗口单位,可以在窗口设置满意程度评价,以评价结果作为公务人员个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并与评奖评优和福利待遇挂钩。 三、法律制度要健全,办事环节要透明。
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前提必须是完善的法律制度。在公务人员懒政怠政的问题上,应该同时健全机制和法制。
政府办事环节务必须更加公开透明,让办事用权在“玻璃房”里,让老百姓满意放心。
(一)加强组织领导。迅速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部署召开了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议。
(二)深入对照检查,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结合本单位工作职责和个人承担的责任,对照“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主要表现,逐项检查履职尽责情况,列出详细专项整治清单,为专项整治工作打牢了基础。
(三)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对照自查自纠中发现的领导干部为官不作为突出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公开整改承诺。
(四)加强督导检查,形成长效机制。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加大对作风问题的检查、整治和问责力度,积极探索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新途径、新举措。把整改治理工作与完善体制机制相结合,加强督导检查,制定详细的督导检查措施和办法,认真检查,确保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列出具体案例,形成处理意见。
(五)严格档案管理,建立健全专题台账。对照其中5个整治重点:①群众观念淡薄;②工作执行不力;③工作不敢担当;④工作状态不佳;⑤工作推诿扯皮等问题统一编号,纳入工作管理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明确了专项整治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结果。
强化学习,统一思想。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加强党性学习,增强宗旨意识。 强化纪律,务求实效。进一步强化工作纪律,坚持和完善调研制度和调研方式,深入群众,把群众的疾苦与需求真实地反映上来,尤其在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上谋思路,出举措,把调研成果有成效转化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实践形式。强化督导,重点问责。对问题整改实行销号管理,整改落实到位后,定期公布整改进展情况,对悬而不决的问题进行严肃问责处理,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懒政怠政是党员干部消极颓废、精神不振、不思进取、裹足不前的表现。
为官不为、懒政怠政,严重影响了机关作风建设和党员干部良好形象,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正常发展,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经济正常发展。整治为官不为、懒政怠政势在必行,要高悬反腐“利剑”,坚决“下猛药”、“动刀子”、“出重拳”、“严追责”,让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重塑政治生态环境。
总理在国 务院第三次廉政会议上针对“为官不为”现象再次表态,他强调指出:“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庸政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那么,如何整治为官不为、懒政怠政,让党员干部真正为官有为呢?应抓好以下几方面: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政治信念。“人不学要落后,刀不磨要生锈。”
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党员干部应自觉增强学习意识,坚持以学习为先,把学习当成是工作、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向焦裕禄、杨善洲、文朝荣等先进典型事迹看齐,用先进思想武装自己头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服务观。
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作风好不好,关键看领导;组织强不强,关键在‘领头羊’。”
由于党员干部身居要职,手握重权,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个人形象,更是代表着党委和政府的形象,倍受社会关注。因此,党员干部应认真履行职责,增强服务意识。
正确认识权力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引导干部热心、耐心、精心和诚心对待群众,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加强监督检查,严肃纪律问责。
“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严以律己,是摆在所有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永恒课题,值得时时警醒、事事谨记。
以“三严三实”为镜,认真对照笃行,从严格工作纪律、严格会议纪律、严格保密纪律等方面入手,加强对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对违法违纪人员必须严肃问责,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决不手软,绝不姑息。强化预防措施,密织纪律“防护网”,发挥惩处震慑作用,用制度匡正党员干部行为。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根据你的描述 有以下方案供你参考
按照“三严三实”活动的要求,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立足本职,求真务实,确立了作风建设的新目标。为深入传达**精神,及时把党的精神思想落实到基层,认真学习了省政府关于开展懒政怠政专项治理活动的文件,通过自查发现 “懒政怠政”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取得一定成绩,有点儿自满自足。
近年来经过各位同事的努力,单位工作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工作基础也上了一个台阶,班子取得了一些荣誉,班子成员也获得了一些荣誉,同时也有了一些自满思想。具体表现在随着工作时间的不断增长,吃苦精神有些退步,自满思想有些膨胀。推进工作中存在一些思维定势和惯性做法依赖,有时还会满足于“将就将就过去了”等现象,工作精细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二)、遇到复杂工作时产生急躁
工作当中存在着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有时上认为只要履行好职责就行,工作存在满足于老经验、老办法,习惯于老一套,工作任务按时完成但缺少亮点。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思想上有些烦躁,急于求成,作风过于急躁。
(三)、工作中不能耐心细致的对待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
在下乡和镇乡村干部一起工作中,对感觉是确实有困难需要帮助的群众,能够做到用心、用力,在遇到与政策规定有一些冲突的事情时,不能更好地做到耐心细致的去解释,只是告诉他们规定、文件号,法规出处等。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学习政策法规不够系统
平时工作中存在不够系统对一些政策进行深入探究和学习,仅仅是对政策要求方面进行学习,没有从理论方面深入展开学习。
(二)工作中对群众关系联系不够紧密
由于工作性质平时大部分时间接触镇乡村干部,和群众的联系不够紧密,接受群众的监督还不够广泛深入。在于群众交谈中没有从细节抓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做得还不够好。
(三)纪律执行还不够严格。
平时工作中,上下班时间上要求多,主要让办公室去执行。工作中督查多,耐心细致疏导不够好。环境卫生要求多,自己动手不够好。
不懂追问,望采纳,你的采纳是我答题的动力。